
這是我人生中看過最多陽光和晚霞的夏天,也是我最認真和與身體對話的一段時光。在之前的文章我有略略提過,這段時間我逐漸掌握了與身體連結的感覺,品嚐出對身體有益的選擇。
不只食物的鮮度,還有自己什麼時候應該休息、行走坐臥的姿勢是否更「正」,我都能感受到。
許多雞湯文總說要聆聽身體要告訴自己的訊息,我以前也以為自己有在聽,但如今我才真正知道「聆聽」該是什麼感覺,還有「健康的重量」是什麼意思。
二擇一
有兩位差不多病程的病人,預估餘命相當。一位窮盡一切治療手段之能事,忍耐治療的痛苦,誓要將癌細胞趕出身體。另一位僅做能維持生活品質的治療,將重心放在好好過生活。哪一位的選擇是正確的呢?癌細胞原本是普通細胞,不知道何時、不知為什麼變成壞孩子,而且是傾家蕩產、連父母(也就是病人本人)也要同歸於盡的孩子。
又換個比喻,如果把身體的小宇宙視為一間公司,而我是這間公司的CEO,那麼當這間公司衰敗,我一定是做了什麼不利於營運的事。
或許是過度的內耗
或許是飲食不均衡
或許是姿勢不正確
又或著是補充不該補充的東西
當然了,也有「時運」導致的事。正如同所有企業衰敗必定不能擺脫外在市場的影響(細胞複製錯誤、環境污染、基因突變⋯⋯),才一步步導致窮地,若此時不大刀闊斧的整頓,就會走向一條難以回頭的道路。
但真正需要花時間決定的,其實不在那些倒帶不了無法改變的時光。問題是當公司營運狀況不如以前好,要怎麼讓組織續命下去?要調整成怎樣的營運方向?
本段開頭的問題,是上上次回診時中醫問我的。
我一開始腦中出現的念頭是「當然要把癌細胞趕出身體!有癌細胞在,我就無法安心。就像是抱著不定時炸彈在過日子」
不過,我的心情也慢慢有些轉變。
治療的目標是什麼,跟自己想過的人生有關。
不管選擇哪一條道路,道路只是手段,重點是我想去哪裡。
人生能留下來的唯有體驗。
抗癌的過程如此煎熬,是因為不知道明天會變成什麼樣子。可是每個人本來就都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麼樣子。我健康的時候,也是經常因為計畫外的驚喜而不得不經常調整自己。
那麼我能真正擁有的只有現在。
抗癌前,抗癌後,我擁有的都只有現在。
那不什麼都沒有改變嘛。
害怕的面對,該來的還是會來;欣喜的生活,該來的還是會來。
那麼,我選2。
我選擇能讓我繼續活在當下、體驗人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