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舞時,身體和精神的節奏要協調,所做出的動作才能成舞。轉身、抬手、眼神,如果節奏不對,那麼舞蹈的趣味性和完成度就會消失了。
回去職場幾天了,有點小吃力。
我現在對休假之前的職場細節都沒什麼印象,只有一些零星的「感覺」仍然刻在我的記憶裡,如壓抑、快速、困惑、手忙腳亂等等。現在想想,養病時分為我生命留下來的也不是細節,而是感覺。
人生的細節都不重要,人事物都是我們帶不走的,只有感覺永存。我還在找回歸正常生活的節奏。
在開始藥物治療後,我記得很清楚是7/8,因為從那天開始我就沒有一天睡過好覺了。藥物的副作用總是讓我夜裡數度醒來、翻來覆去,全身酸痛。休假時我通常會在白天小睡幾段來充電。回公司就沒有辦法了。
畢竟大家約會議沒辦法挑我有精神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何時會有精神)更不可能恰巧在我有電的時候大家就找到共識。感覺自己很像用了好幾年的手機,電池循環度都下降了,要一直一直充電。
另外一件讓我覺得失了節奏的事情,就是速度。有一段時間我只需要考慮自己的生活節奏,並且視維持心情平靜為第一要務,但是回去職場就不一樣了。我一直電量不大,因此要求自己做事要更精準、避免無效行為,才不會浪費體力在沒有成果的事情上。然而現在電量更小,有時候一進入全速充斥的模式就會配速不當,上週我全速踩油門三天,第四天我就覺得自己真的需要躺一下了。
只是把事情做完,遠遠不夠。
如何把事情做到達標、滿足自己的目標、同時又不把自己燒乾,這節奏控制好難啊。
不過,我正在學習一件事:不要責備自己。
雖然我們有目標,可是如果真的做不到,而自己知道自己努力過了,那就這樣子。我已經用當下所有的資源:精神力、體力、腦力做了最佳配置,努力過,對得起自己,那就好了。下一次再做得更好。
在以前我可從來不會這樣想,只要沒達標就會非常自責。
現在的「不責備自己」策略並不是要擺爛,而是停止內耗。跌倒了要再站起來的前提是你站得起來,放過自己就是預留讓自己站得起來的空間,畢竟我們的人生不會只有這一個挑戰,在一個挑戰上吊死自己,又有什麼意思呢?最重要的是,之後要爬得起來。
既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開心,那就讓自己自在吧。
雖然不是我最滿意的節奏,但是沒關係,是我現在最適合的節奏。大家的工作日不是我最佳的工作日的話,假日我就自己補進度。腦力工作最大的樂趣和優點就是,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工作。
當然我的目標是讓自己的體力和精神都能維持一個很穩定的狀態,中醫說起碼半年,那就慢慢期待了。
今天是我來台中看病的門診日,照例要在我最愛的早午餐店「早捌」用餐,同時寫下這篇文章。今天點的餐仍然是我超愛的《早捌的心情》早午餐。這道菜已經成為我的看病日儀式之一了。孜然粉加上巴薩米克醋實在絕配,只可惜我已經只能吃全熟蛋,無緣體會流心太陽蛋的美味了。

早捌的早午餐《早捌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