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發了一堆文章,篩產品的一大重要條件就是「開源」
你可能好奇:「不開源,難道一定不保障隱私嗎?」
不盡然,但無從驗證
「開源」是開放原始碼的簡稱,常聽到的 open source 便指此概念
開源軟體的程式碼,人人得以檢視,甚至能自由分發、重製該作品
# 更多開源介紹請見這篇
閉源的問題
許多商家號稱尊重隱私,天花亂墜大外宣,成功吸引一票粉絲
但程式碼閉源,出事前就只能任他們吹牛
結果屢試不爽,名聲再好的企業仍可能背叛用戶 (對,蘋果,就在說你)
# 詳情見本系列前文,對各商家皆有針砭
既然已知商人不可信,該怎麼保護自己?
若原始碼公開,哪怕不允許重新分發,至少可驗證隱私政策是否落實
也許你會說:「我又看不懂,公不公開有差嗎?」
差多了,因為總有人看得懂
不少社群開發者 (會寫程式的路人 / 妖魔鬼怪高手),會檢視他人專案的原始碼
是否使用 Google、Meta 廣告機制、是否偷藏後門,都無所遁形
如果是企業,也會有公正第三方審查 (audit)
不只把關公司有沒有亂來,也會順便幫你抓潛在漏洞
# 許多新專案,開發者都會勸大眾「等第三方審查完再進場」,省得出事
所以開源提供多重保障:
- 商家怕被檢查,不敢偷偷亂來 (促成良性「自我審查」)
- 開發者、公正單位能審議,確認實作細節
- 消費者 / 一般用戶不需「主觀信任」公司,而是「基於客觀事實」做出選擇
且開源軟體常免費,對世人未嘗不是福祉,還順便落實「自由」
# 有開源替代品,就永遠有競爭
正因開源的透明性,讓隱私政策不再是唬爛大賽
更在主流商業公司外,提供良善選擇
既然這麼好,那該怎麼支持呢?
支持開源軟體,有多種方式:
- 加入開發,幫忙維護程式碼
若你是開發者,此做法最直接
- 推廣,幫忙宣傳
一個東西再完美,沒人知道就無法盛行
# 大眾不是通靈家
- 捐款給開發者
假設開發者接受捐款,贊助他們算是種打賞
# 多數社群人士,是無償開發軟體的
- 使用即支持
上述都很難嗎?
沒關係,只要「用」開源軟體,就是一種支持
就像作家的文章有人看、畫家的揮毫獲得青睞,都能激勵作者
免費開源軟體,基本上形同慈善事業,卻也是科技文明的重要推手
數位隱私,更是無開源不歡
不論你是開源激進派、注重隱私的人、理想主義者、甚至免費仔
開源軟體,都是你我的好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