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幾天參加一場講座,在課程的內容裡,有一些部分提到舒適圈的部分,對於這個議題或許在其他地方也都會提到,不曉得朋友們對舒適圈這個詞也有什麼想法與看法呢?
也感謝陳相銘講師提供不同的見解與正向的資訊給所有參與的朋友參考 🙂
🥰貼心補充:分享給我知道的同時,在這之前需要先中性表達著,每個人的論點都是有值得參考的地方,所以不把它定義好壞對錯 🫶

而不久後,也聽到一句話說著:如何讓自己過得快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放下讓我無法掌控的事情;這句話聽起來像是比較中庸的,但認真思考就會發現其實有迷思 😁 簡單來說,當人們面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時,往往容易情緒不穩定、思想走偏等等各種出格的狀態出現……但如果把事實與觀點分開來看時,便會發現這樣的狀態下並不意味著這個人就是一直很有問題的人,只是可能某些因素使得這個人有這樣的行為、思緒等等。


⭐️推薦幾點舒緩焦慮的技巧
▪️轉移注意力
:
嘗試將注意力轉向其他事物,以減低焦慮的感受。
▪️聽音樂、做運動
:
聽輕柔的音樂或進行適度的運動,有助於舒緩緊張情緒。
▪️均衡飲食
:
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有助於穩定身心狀態。
而接下來也想分享幾個在網路看見也值得分享做參考的一些方法,如何讓自己可以減少內耗的方法 😊
▪️暫時的低潮期
:
允許自己在某段時間內表現不佳、感到失敗或是不快樂,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完美。
▪️改變的契機
:
承認現狀的不理想,是為了有空間去尋找更有效的解決方案和成長的機會。
▪️自我放逐
:
也可能表示一種暫時不追求目標、不設定限制的狀態,讓自己隨心而動。

⭐️如何實踐
1️⃣允許情緒的存在
:
接受自己的情緒是隨時變動的,給予時間讓心情好轉,而不是強求自己立刻快樂。
2️⃣尋求支持與連結
:
讓親友傾聽你的痛苦,不必一個人承擔,也可以尋求心理專業的幫助。
3️⃣照顧身心
:
採取一些讓身體舒緩、滋養或讓心靈得到慰藉的活動,如宗教信仰或放鬆的儀式。
4️⃣調整目標與期待
:
如果覺得目標不切實際,可以適時調整目標,避免過度批評自己。
5️⃣專注於當下
:
停止負面思考,多做一些直接能讓心情變好的事,而不是一直想著為什麼會這樣。
6️⃣接納多元面貌
:
了解自己並非只有單一面貌,擁抱不同狀態下的自己,並善用這些自我作為成長的資源。

上面文字有提到一點我個人蠻認同的,多做一些直接能讓心情變好的事,而不是一直想著為什麼會這樣。 當自己願意這樣的時候,可以好好面對真實的自己,面對它不意味著一定要有帶著就是要揭發什麼的這種思想,而是更清澈的讓自己可以回歸初心,如果能更擁抱不同的自己,包含不完美的自己,才能讓生命走向完整 😊 太完美的呈現也可能是不完美,而這樣的不完美反而會影響身心靈的正向發展,甚至到最後也可能變成病態的身軀,所以也可能因為這樣也不一定感到快樂,一旦不快樂了就會容易生病,不妨讓自己可以偶爾放空與放下、適度的迷糊,當沒有太多的執念時,便不再那麼的焦慮、不安、恐懼、迷惘、過多無謂的比較 😊
#有感而發 #心靈悄悄話 #正能量 #逆向思考
#由心出發 #一體兩面 #中庸之道 #突破盲點
#解開迷思 #舒適圈 #身心靈提升 #身心靈療癒
#突破自我 #焦點話題 #舒適圈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