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風險治理實戰:啟動企業法務的「AI 瘦身計畫」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本文重點】

  • 學會一招立即可用的「資料匿名技巧」,讓你安全地運用 ChatGPT 等公開 AI 工具處理日常工作 。
  • 掌握一套評估「企業級 AI」與建立「內部使用規範」的具體方法,將法務部從風險的被動管理者,轉型為主動的策略制定者 。
  • 洞悉 AI 時代下,「法律專業的核心價值」如何演變,並為你未來的職涯發展找到清晰的定位與方向 。

 AI 的「熱量」危機——當員工把公司機密當零食餵給 ChatGPT

你是否也注意到,辦公室裡出現了一種奇特的「小確幸」?

隔壁的業務同事,以前總為了英文 email 抓破頭,現在只要對著螢幕唸兩句,一篇文情並茂的開發信就自動生成;樓下的行銷團隊,週末還在煩惱的文案,週一早上九點,五個版本已經整齊地躺在共享資料夾。

這一切,都像遊戲裡開了外掛。那個外掛的名字,可能叫 ChatGPT,也可能叫 Claude 或 Gemini。員工們像是發現了什麼減肥聖品,人手一帳號,偷偷地把寫信、做簡報、甚至分析合約這些「高熱量」的工作,一口一口餵給 AI,享受著效率飆升的快感。

這景象看起來很美好,對吧?但身為法務或管理者,你我心中都亮起了一盞警示燈。這種方便的「權宜之計」,固然是員工在高壓工作下,因缺乏合適工具而找到的聰明解方,卻也像極了深夜裡忍不住誘惑而點下的鹽酥雞。當下雖然滿足,卻在不知不覺中,讓公司的「資料體脂」(也就是外洩風險)直線飆升。那些被當成零食餵進去的,可能包含客戶名單、財務預測,甚至是未公開的合約細節。

先別急著下達「AI 禁食令」。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大家回到刀耕火種的原始時代,而是要提出一套有效的「AI 瘦身計畫」。我們將用三招簡單卻關鍵的「燃脂運動」,幫助你和你的法務團隊,學會如何健康地擁抱 AI,聰明地享受它帶來的肌肉(效率),同時徹底甩掉資料外洩的肥肉(風險)。

第一招:餐前阻斷 – 資料的「去識別化」斷食法

許多管理者看到員工在用 AI,第一個念頭就是:「天啊,他會不會把公司機密的財報餵進去?」這個擔憂很合理,但解法不是把 AI 當成洪水猛獸一樣堵起來,而是從源頭改變我們「餵食」它的方式。

這就像執行嚴格的飲食控制,與其擔心自己晚點會亂吃高熱量宵夜,不如一開始就讓冰箱裡只有雞胸肉和花椰菜。換句話說,與其擔心 AI 亂吃,不如一開始就只餵它「安全食品」。

這就是我們的第一招:資料的「去識別化」斷食法

這帖「智慧的苦藥」,來自新加坡Ministry of Law在《Guide for Using Generative AI in the Legal Sector》草案中的核心建議 。指南再三提醒,千萬不能將未經處理的客戶或商業機密資訊,直接輸入到那些免費的公共 AI 工具中 。因為你每一次的輸入,都可能被當成「飼料」,用來訓練那個你看不見的巨大模型 。你今天餵進去的季度報表,明天可能就變成它回答你競爭對手提問時的「創意來源」。

聽起來很可怕,但操作起來卻很簡單。

所謂的「去識別化」,講白了,就像我們拿到一份機密文件,要影印給外人之前,會先用立可帶或黑筆,把上面所有敏感的名字、數字都塗掉一樣。在把你的資料餵給 AI 之前,你也要先做一次這樣的「塗黑」動作。

舉個例子,假設你想請 AI 幫你潤飾一段合約草稿:

  • 處理前(高風險原文): 「甲方『超未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支付乙方『奧汀設計工作室』新台幣壹百萬元,作為『Project Alpha』專案的開發費用。」
  • 處理後(安全的匿名文): 「甲方『A 公司』同意支付乙方『B 設計師』一筆專案費用,作為『X 專案』的開發費用。」

你看,整個句子的結構、語氣、商業邏輯都還在,AI 依然能理解你想優化的是一份合約,並提供專業建議。但所有關鍵的機敏資訊—公司名、人名、金額、專案代號—都已經被抽換成無意義的代號。

這就是「去識別化」斷食法。它不影響你吸收 AI 帶來的「營養」,卻能有效阻斷資料外洩的主要熱量。當然,對於極度複雜的法律文件,如何平衡匿名程度與文意完整性,本身就是一門專業。但將此作為第一道防線,絕對是所有人都必須學會,也是最重要的基礎燃脂動作。

第二招:精選食材 – 建立安全的「企業級 AI」健身房

學會了第一招「去識別化斷食法」,就像掌握了居家徒手訓練的技巧,能解決燃眉之急。但如果你的團隊想要更進一步,挑戰更複雜的「肌群」、舉起更重的「業務槓鈴」,那麼,長期在路邊攤隨便找根單槓來練,絕對不是個好主意。

你需要一座有品質保證、有專業教練的健身房。這就是我們的第二招:建立安全的「企業級 AI」健身房

這帖「智慧的苦藥」同樣有專業依據。新加坡Ministry of Law的指南就直指一個殘酷的現實:「免費」的,往往最貴 。那些讓你隨便用的公共 AI 工具,就像是公園裡任人使用的健身器材,雖然方便,但你不知道上一位使用者是誰、有沒有留下汗水(或病毒),器材的維護狀況更是個謎。你每一次的輸入,都像是在這個公共空間裡暴露你的訓練數據,風險極高。

而「企業級 AI 解決方案」,就像是管理嚴謹的連鎖健身房。你雖然需要付月費,但你換來的是:

  1. 專屬的訓練空間: 服務商在合約中會明確承諾,絕不會拿你的輸入資料去訓練他們的通用模型 。你的數據,只屬於你。
  2. 嚴格的門禁與保全: 這些平台提供更強的數據加密、後台存取控制與資安防護 。
  3. 負責的營運團隊: 你清楚知道誰該為你的數據安全負責。

這時候,法務部門的角色就顯得格外重要。傳統的法務部門,常常不小心就活成了公司的「風紀股長」,手上拿著一本校規,整天嘮叨著「這個不准、那個不行」。但在 AI 時代,一個頂尖的法務,應該讓自己升級為「健身總教練」。你的職責,不再只是禁止大家去路邊攤,而是主動為公司評估、引進一座安全又高效的健身房。

當你在評估這些 AI 服務商時,別被那些花俏的行銷術語迷惑。請直接拿出教練的氣魄,問他們至少三個關鍵問題:

  • 數據隱私: 「我們公司輸入的數據,會被用來訓練你的模型嗎?請把『不會』寫進合約裡。」
  • 數據儲存: 「我們的數據會儲存在哪裡?是境內還是境外?儲存多久?」
  • 責任歸屬: 「如果發生資料外洩,責任歸屬與處理機制是什麼?」

記住,一個好的健身教練,關心的不只是會員有沒有運動,更關心他們動得安不安全。為公司引進一個值得信賴的企業級 AI 平台,正是法務部門從被動的風險管理者,轉型為主動的價值創造者的最佳證明。即便預算有限,啟動對不同級別方案的評估、建立清晰的採購標準,本身就已是將風險管理化為主動戰略的第一步。

第三招:健身教練 – 法務的「AI 使用手冊」與人為監督

好了,現在你透過「去識別化」學會了熱身,也為公司引進了一座安全的「企業級 AI 健身房」。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讓所有員工進去自由揮灑汗水了?

答案是:還差最後一步。

再頂級的健身房、再昂貴的器材,如果沒有專業教練在旁指導,使用者還是可能因為錯誤的施力方式而受傷。AI 也是一樣,它是一套強大的輔具,但絕不是你的大腦。這就是我們最後,也最關鍵的一招:法務同仁,請務必成為那位無可取代的「健身教練」

這帖「智慧的苦藥」,是全球法律界在擁抱 AI 時最強調的共識。新加坡Ministry of Law的指南中,用了一個非常精準的詞:Lawyer-in-the-loop。它的意思是,無論 AI 生成的草稿多麼完美,都必須經過專業法律人士的最終驗證。這不僅僅是讀過一遍的「審核」,而是包含核對引用法條的準確性、檢視邏輯推論的一致性,並注入人類獨有的策略觀點與溫度的深度「分析」。

法律專業人員必須對自己產出的所有工作成果負起最終責任 。使用 AI 工具,並不能減輕或轉移這份專業責任 。你不能在法庭上對法官說:「抱歉,這個論點是 AI 寫錯的。」

因此,身為公司的「總教練」,法務部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所有員工制定一本清晰的「AI 使用手冊」。這本手冊不是為了限制大家,而是為了保護大家。內容應該要明確定義出:

  • 訓練範圍: 哪些類型的業務(例如:初步資料搜集、非核心文件翻譯)可以優先嘗試使用 AI?
  • 禁止動作: 哪些絕對不能做(例如:在未經處理下,輸入任何可識別的客戶或個人資料)?
  • 安全須知: 如何驗證 AI 產出資訊的正確性?如何標示內容是由 AI 輔助生成?

這本手冊,就是你的教練守則。它能確保所有團隊成員在使用這套強大工具時,不僅能提高效率,更能守住專業與安全的底線。

請永遠記得這句話:

「AI 可以幫你起草一份完美的合約,但它不會為你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最終,在文件上簽下名字、為每一個字負責的,永遠是你自己。」

AI 不是敵人,失控的「數據食慾」才是

所以,AI 是一頭必須關在籠子裡的猛獸嗎?

經過這趟「AI 瘦身計畫」,你會發現,真正的風險,從來不在於工具本身,而在於我們餵養它的方式。那種毫無節制地將原始機密檔案當成飼料,大量拋入公共 AI 模型的失控「數據食慾」,才是真正導致「資料外洩」這個嚴重併發症的核心病灶。

這也意味著,建立健康的 AI 使用文化,早已不是法務部門或 IT 部門的單獨功課,而是整個企業邁向智慧化經營的必經之路。我們今天討論的三招,與其說是一道道冰冷的禁令,不如將它視為一次溫暖的提醒—提醒我們在奮力擁抱效率的同時,永遠不能忘記對客戶、對夥伴、甚至對我們自己專業素養的那一份信賴與承諾。

而當我們補上這個戰略缺口,學會與 AI 安全協作後,一個更深層的挑戰浮現:法務部門自身該如何進化?當重複性的工作被大量自動化後,我們對法務人員的期待、績效的評估、乃至人才的招募標準,勢必迎來變革。這不僅是流程的再造,更是整個法律專業社群的自我價值重塑。資料外洩只是最表層、最容易預防的技術性問題,但 AI 正如同一個潘朵拉的盒子,當它更深度地融入法律實務時,將會叩問許多更深層的倫理難題:

  • 當 AI 能比人類律師更快、更準地分析判例時,「法律專業的價值」該如何重新定義?我們是該成為更厲害的 AI 操作員,還是專注於 AI 無法取代的人性判斷與策略溫度?
  • 當 AI 開始草擬、甚至「建議」判決書時,我們該如何確保演算法的中立性與公正性?又要如何避免既有的社會偏見,被 AI 無聲無息地複製、甚至放大?
  • 未來,當一個由 AI 驅動的法律服務平台,提供了錯誤的法律建議並造成損害時,責任該由誰來承擔?是使用者?是平台的擁有者?還是最初撰寫演算法的工程師?

這些問題,目前都沒有標準答案。它不再只是技術問題,而是整個法律社群,甚至整個社會都必須共同面對的哲學思辨。

期待在留言區,看到屬於你的,深思熟慮後的洞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賈斯伯的法律攻防筆記
6會員
29內容數
一個專為企業經營者、高階主管、以及渴望突破的法律專業人士所寫的專欄。
2025/09/13
本文將分享一套超實用的PDCA框架,教你如何系統性地引導AI,建立人機協作模式,並透過法律、投資、求職、內容創作、程式開發等六大實戰工作坊,將這套心法導入你的專業領域。告別雞同鴨講,讓AI成為你的高效夥伴!
Thumbnail
2025/09/13
本文將分享一套超實用的PDCA框架,教你如何系統性地引導AI,建立人機協作模式,並透過法律、投資、求職、內容創作、程式開發等六大實戰工作坊,將這套心法導入你的專業領域。告別雞同鴨講,讓AI成為你的高效夥伴!
Thumbnail
2025/08/27
本文探討傳統風險評估方法的不足,以及FAIR風險量化方法論如何提升企業風險治理效率。文章以一個高階會議為例,說明FAIR如何將抽象風險轉化為財務數字,促進跨部門溝通與理性決策。此外,文章也介紹了臺灣企業風險治理及量化協會的成立宗旨與目標。
Thumbnail
2025/08/27
本文探討傳統風險評估方法的不足,以及FAIR風險量化方法論如何提升企業風險治理效率。文章以一個高階會議為例,說明FAIR如何將抽象風險轉化為財務數字,促進跨部門溝通與理性決策。此外,文章也介紹了臺灣企業風險治理及量化協會的成立宗旨與目標。
Thumbnail
2025/08/20
本文探討多數IPO成敗關鍵在於公司內部治理,而非財報數字。作者以「冰山」比喻IPO過程中,董事會容易忽視的四個組織暗流:過去的成功文化、權力平衡賽局、未知風險與系統治理。文章並重新定義法務主管的角色,強調其應從法律守門員轉型為CEO身邊的「總參謀長」,協助企業識別、管理風險,打造完善治理體系。
Thumbnail
2025/08/20
本文探討多數IPO成敗關鍵在於公司內部治理,而非財報數字。作者以「冰山」比喻IPO過程中,董事會容易忽視的四個組織暗流:過去的成功文化、權力平衡賽局、未知風險與系統治理。文章並重新定義法務主管的角色,強調其應從法律守門員轉型為CEO身邊的「總參謀長」,協助企業識別、管理風險,打造完善治理體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現代技術背景下的挑戰與機遇 隨著技術團隊和項目規模的擴大,領導力與項目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特別是在AI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地管理項目、激勵團隊並推動技術變革,已成為每一位技術領導者面臨的核心挑戰。 技術熟悉度與應用能力 領導者必須對AI技術有深刻的理解,了解其能力和限制。這樣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AI帶來便利與快捷 AI技術的應用確實帶來了許多便利與快捷,但同時也引發了許多倫理問題,如數據隱私、偏見和公平性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在開發和使用技術時,保持高度的道德判斷和責任心。以下,我將就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討論如何在使用AI時保持道德標準和履行應有的責任。 數據隱私 AI技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領導人無不尋求提高效率和生產力的新方法。人工智慧(AI)正逐漸成為他們的首選工具。 從自動化日常任務到提升決策質量,AI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使員工能夠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性的工作中。這篇文章將探討AI如何減少工作勞累,並分析企業如何利用這一技術優勢。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本文要探討AI的任務與實戰場景。AI技術已深入生活各層面,從違約預測到都市交通管理。AI任務主要有三類:數值型資料處理、自然語言處理(NLP)和電腦影像辨識。時間序列資料和強化學習方法(如AlphaGo)也引起廣泛關注。AI演算法和方法因應不同學派和技術發展而多樣化,了解這些基礎有助選擇適合研究方向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使用AI所產出的資訊,必須審慎判讀取捨,不宜照單全收。
Thumbnail
使用AI所產出的資訊,必須審慎判讀取捨,不宜照單全收。
Thumbnail
從Open AI推出Chat GPT3.5以來,2023年幾乎話題都圍繞著生成AI,在經濟市場上,AI科技股看好看漲,而AI的運用,更是突破大家的想像。 甚至連詐騙集團都趕上AI的風潮。之前節目有針對兩岸詐騙手法與模式作介紹,想進一步瞭解,在AI浪潮之下,兩岸就AI的法律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管制或措施?
Thumbnail
從Open AI推出Chat GPT3.5以來,2023年幾乎話題都圍繞著生成AI,在經濟市場上,AI科技股看好看漲,而AI的運用,更是突破大家的想像。 甚至連詐騙集團都趕上AI的風潮。之前節目有針對兩岸詐騙手法與模式作介紹,想進一步瞭解,在AI浪潮之下,兩岸就AI的法律有沒有什麼相應的管制或措施?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 11 月 30 日 ChatGPT 推出後,引發了一場狂熱,世界也就改變了。生成式 AI 在企業中的應用迅速擴展,帶來新的效率與商機。由於企業內部安裝設罝必要安控護欄的速度,遠不及生成式 AI 的使用擴展速度,因此增加企業潛在的風險,並產生巨大的隱憂。
Thumbnail
自從 2022 年 11 月 30 日 ChatGPT 推出後,引發了一場狂熱,世界也就改變了。生成式 AI 在企業中的應用迅速擴展,帶來新的效率與商機。由於企業內部安裝設罝必要安控護欄的速度,遠不及生成式 AI 的使用擴展速度,因此增加企業潛在的風險,並產生巨大的隱憂。
Thumbnail
人工智慧的出現協助企業創造下一波的成長紅利,但是也導致資安上的諸多挑戰,本篇整理 Best Practices for Securely Deploying AI on Google Cloud 和相關參考資料,希望藉由各種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在使用人工智慧的同時也減少其帶來的安全性風險。
Thumbnail
人工智慧的出現協助企業創造下一波的成長紅利,但是也導致資安上的諸多挑戰,本篇整理 Best Practices for Securely Deploying AI on Google Cloud 和相關參考資料,希望藉由各種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在使用人工智慧的同時也減少其帶來的安全性風險。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