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竹北埔,有一種很有名的茶,叫做 東方美人茶。它還有好多名字呢!像是「膨風茶」、「椪風茶」、「蜒仔茶」,甚至因為茶葉上有白白的絨毛,又被叫做「白毫烏龍」。聽起來很特別吧?
這個故事要從1932年說起。當時有一位叫 姜瑞昌 的茶農,他在北埔種茶。那年夏天,他的茶園遇到了一個大麻煩 —— 茶葉被 小綠葉蟬 咬得坑坑疤疤,不再鮮綠,照理說應該算「壞掉」的茶。
不過姜瑞昌覺得:「不能浪費啊!」於是他還是用傳統的青茶方式把這些茶葉製作下去。結果,奇蹟出現了!因為小綠葉蟬的叮咬和唾液,茶葉發酵的方式變得不同,做出來的茶竟然有一種像水果加蜂蜜的香氣,而且茶湯顏色比一般的烏龍更深,接近紅茶。
姜瑞昌覺得這茶很特別,就拿去參加比賽。沒想到不只得了好成績,還賣了高價!對當時的茶農來說,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他回到北埔後,興奮地跟大家分享:「你們知道嗎?蟲咬過的茶也能得獎!」結果大家都笑他在 「膨風」(台語意思是吹牛)。
可是隔天報紙刊登了消息,證明他說的是真的!從此,這種茶就被大家叫做膨風茶。而因為它後來遠銷到英國,還被外國人讚美成「東方美人」,這個名字就流傳開來啦!
所以啊,東方美人茶的誕生其實是一場「小意外」。本來以為是壞掉的茶,最後卻變成台灣最珍貴的名茶之一。它的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缺陷也可能變成最美的禮物。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幫忙按個讚,會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歡迎留言洽談出版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