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從此好好過生活》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在台北工作,月薪三萬二,租房吃飯通勤,如何平衡,才能好好生活?

《從此好好過生活》是一本講述年輕社畜在社會打滾的,以小清新封面騙你進來,又隱隱刺傷你的短篇小說集。

在這裡,沒有過關斬將走上巔峰的勝利組,也沒有神經緊繃壓垮自身的失敗組。小說人物如我如你在日常中奔忙,糾結著多喝一杯冰美式,還是撐到晚餐吃好一點。

「兩千六百六十三萬元。扣稅後,月薪是兩百零一萬元。月租五十萬,管理費七萬,水電費十萬,網路費一萬,手機費和其他分期七萬,雖然沒有男友、但或許有一天會用上的結婚預備基金五十五萬,為了慶祝就職,透過好久不見的學姊加入税優型保險與實支實付型保險十二萬,全新的雪紡衫、高跟鞋、裙子、褲子各一共十七萬,以及逛超市買下的各種食材與生活用品七萬。這樣還剩下三十五萬。往後的目標是:包括交通費在內,每天花一萬一千元。」

一介小小社畜,不僅承受著網路上鋪天蓋地的羞辱(還有人拿30K?),還得全副武裝迎接時代新挑戰(ChatGPT)。職場標記了社會空間裡的客觀位置,個體又以主觀力量調整心態,意圖在夾縫中多前進一小步。

在此,一種態度是胡遷式的(《大裂》),對社會位置感到憤怒之餘,擺出嘲笑之姿,笑自己是一坨狗屎。背離他人目光,遍體鱗傷,卻也是文青振奮人心的戰鬥宣言。

另一種態度,則是《從此好好過生活》中的女性,面對結構性的不公(同工不同酬),以及輸在起跑線的焦慮(畢業於普通大學,領最低薪資),仍緊抓潛規則,做一名合格大人,闢一條羊腸小徑。

換言之,認命。

既已認命,對那不夠社會化之人,自是有了恨的資格,細數種種天兵行為。請對方吃飯,下次應當請回來。結婚時送的禮,回禮就該同等價值。字斟句酌的公司信件,cc錯人,就等著滿城風雨吧。

機關算盡,算不過天真。不懂人情世故,雞同鴨講,生再多悶氣,對方不改就是不改。《從此好好過生活》透過大量數字,看似貶損不合格之人,讀者邊讀邊笑,跟主角一同憤恨,一同搖頭,卻越讀越不妙。或許真正荒謬的,是以完美等式為基礎的人際法則。

當主角以禮物羞辱,對方卻解讀為善,感激涕零時,才意識到,所謂價值與價格,也並非那麼理所當然。

越是同根生,越是煎得急。因為同期,才能比較,才能說,一同進來的,我爬到這麼高了,妳怎麼還在那裡?然而將競爭邏輯內化後,勝利的同時,也勢必失敗:男友也同期,如今卻拿高薪,憑什麼?

怒未能導向「覺醒」,算了吧,轉過頭去,默默接受,默默耕耘。守護自己一方小確幸就夠了,想太多又有什麼用?

《從此好好過生活》揭開了幕布:在真實世界裡,比起憤怒,更多的是認命。社畜沒有知識分子式的抽絲剝繭,也缺乏苦大仇深的控訴。作者張琉珍擯棄了文學成規中的浪漫化,使人物停留於心理深度的匱乏,並以俗世的計算和輕快的身姿,回應社會各安其位的召喚。

正是在這一點上,她寫出了真正的社畜。社畜是實踐的動物,透過遺忘自身,周旋於物,不耽溺思考。畢竟,想清楚不公能升職加薪嗎?不如多點一杯大冰美,為自己充電,好撐過漫漫長的加班夜。

社畜不耽溺思考,也不執著命運。那種毀天滅地的頓悟,甩離軌跡的本真時刻,皆不存在。若說尚有什麼值得,或許就是,一顆真心,秉持「好好生活」的俗世哲學,在爛泥裡散發一絲微光吧。這微光有用無用,就由各位看官自行判斷了。

寫於2025.01.1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鹽詞的壞書評產生器
5會員
62內容數
雜食,讀小說、理論、社科類書籍和怪書。分享誠實閱讀心得。 獲鍾肇政文學獎,桃城文學獎,作品曾刊登在《印刻文學生活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社會框架是共通語言,而金錢則是人們最快能夠理解的度量衡。
Thumbnail
社會框架是共通語言,而金錢則是人們最快能夠理解的度量衡。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也許你從來沒有想過喜不喜歡,只是就這樣生活著,一直以來也都過得好好的,說不上喜歡,但也過得去,畢竟比你過得糟的大有人在,能過著平穩的生活就該滿足了,大家都是這樣活著的,不是嗎?
Thumbnail
你喜歡現在的生活嗎? 也許你從來沒有想過喜不喜歡,只是就這樣生活著,一直以來也都過得好好的,說不上喜歡,但也過得去,畢竟比你過得糟的大有人在,能過著平穩的生活就該滿足了,大家都是這樣活著的,不是嗎?
Thumbnail
用科學數據找到幸福最大化的職業
Thumbnail
用科學數據找到幸福最大化的職業
Thumbnail
生活重心 在台灣的生活、教育,最常被接受到的訊息就是, 「千萬不要浪費瑣碎的時間,未來的不痛快都是現在所成就」
Thumbnail
生活重心 在台灣的生活、教育,最常被接受到的訊息就是, 「千萬不要浪費瑣碎的時間,未來的不痛快都是現在所成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