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換個工作,更好嗎?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換個工作,更好嗎?:用科學數據找到幸福最大化的職業


📖文獻筆記

後記 「AWAKE」為人生重大抉擇做決定,其他的就交給命運

步驟一:從幻想中清醒(Access the truth)

■ 七大迷思

  1. 把興趣當飯吃
  2. 依薪水高低來選擇
  3. 依產業和職務來選擇
  4. 依工作內容輕鬆與否來選擇
  5. 依性向測驗的結果來選擇
  6. 依直覺來選擇
  7. 尋求符合性向的工作

步驟二:拓展未來(Widen your future)

■ 七大美德

  1. 自由——工作內容和方式有自主權
  2. 成就——感覺自己在進步
  3. 聚焦——符合自己的工作動力
  4. 明確——任務、願景和評價基準明確
  5. 多樣——工作內容多元
  6. 夥伴——組織內有願意幫助自己的朋友
  7. 貢獻——了解自己對社會有何幫助

步驟三:除害(Avoid evil)

■ 職場的八大惡事

  • 【特徵一】時間混亂
    • 輪班制
    • 長時間通勤
    • 長時間工作
    • 工作與生活失衡
  • 【特徵二】職務混亂
    • 工作不穩定
    • 沒有社會支持
    • 工作無自主權
    • 組織内多不公平之事

■ 尋找幸福工作的三個決策工具

  1. 層次一:利弊分析
  2. 層次二:矩陣分析
  3. 層次三:層級分析法

步驟四:察覺偏誤(Keep human bias out)

■ 去除偏誤的四大技法

【時間操作類程序】

〔技法一〕10/10/10測驗

思考下列問題:

  1. 做了這個選擇,十分鐘後會變成怎樣?
  2. 做了這個選擇,十個月後會變成怎樣?
  3. 做了這個選擇,十年後會變成怎樣?

〔技法二〕事前驗屍

實行步驟:

  1. 假定失敗
  2. 探索原因
  3. 想像過程
  4. 思考對策

【觀點操作類程序】

〔技法三〕第三人稱轉職筆記

每天花十五分鐘,用第三人稱把「跟找工作相關的決策」內容寫下來。

日記內容包含以下要點:

  • 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 做出那種決定的流程為何?
  • 以什麼根據做了那個決定?
  • 希望那個決定可以帶來什麼結果?
  • 你對自己的決定,有什麼樣的想法?

〔技法四〕請朋友幫忙

運用以下方法:

  • 三百六十度回饋
  • 封閉式問題
  • 想像自己是好友

步驟五:重建價値(Engage in your work)

■ 衡量工作滿意度的兩種方法

  1. 重新修改「層級分析法」的評價值
  2. 使用「工作滿意度量表」

■ 工作形塑的兩大弱點

  1. 不要過度增加熱情和目的
  2. 小心被工作價值壓榨

不過,有一點希望大家要注意:即使「AWAKE」做得再完美,對職涯感到不安的瞬間還是會再次到來。

雖然沒有可以一次解決所有問題的仙丹,但目前有個方法很有幫助,那就是「職涯漂流」的概念。職涯漂流是神戶大學金井壽宏教授所提出,以下述要點為基礎。

  1. 人生是無法預測的連續事件,事情很少能按計畫進行。
  2. 因此,針對自己的職涯,與其事先把細節都決定好,不如決定大概的方向就好。
  3. 大致決定好方向,之後只要靈活應對人生中的偶然和不可預期的事,不斷累積經驗就可以了。

也就是說,既然人生無法預測,就不要試圖拙劣地控制人生,只要決定一個大概的方向,剩下的就交給上天決定。

「盡人事,聽天命」就是職涯選擇正確的態度。


📝閱讀心得

這是到目前看過關於工作最推薦的一本書,廣泛的介紹前幾本關於工作之興趣、熱情、產業、自我決定論等等的統合,甚至在最後第五步驟提供增加工作熱情與意義感的方法,並提醒其工作形塑的兩大弱點。

對我而言,「層級分析法」過於複雜,「工作滿意度量表」倒是個簡易的評判法,我覺得「是否離職」與「是否離婚」很類似,不過可能很少人會建議離婚前先找好下一任對象,而離職則許多人會建議先找好下一份工作,這點很有趣,對於工作已逐漸失去傳統例如婚姻般的忠誠性,而對於離婚接受單身的程度,在工作方面卻較無法建立無工作的狀態,必須工作就如同傳統必須結婚的觀點相似。

我覺得是否離職、轉職,與是否結婚、離婚、養寵物等很相像,當思考越久越難做出決定,這些人生的大轉折通常是靠臨門一腳的衝動,因為就算做了再多的分析,也無法預測未來,結論是:人無法知道離職、轉職、結婚、離婚、養寵物、生小孩等之後的生活是否會更好。不過另一個不知是否該慶幸的是,就算變得更糟,人的適應力與一致性也會合理化之前的所做的決定。

所以最終似乎決定在於至今的現況是否滿意,無論是現況的工作或婚姻,而做出決定的似乎都是等待一個契機,這也回到心理諮商的憂鬱與焦慮,簡略而言,憂鬱是對於過去,焦慮是對於未來。對於這個契機而言,對過去不滿的累積是改變的助力,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則是改變的阻力,這邊的結論是:或許樂觀的人比較容易改變,例如離婚或裸辭?

我本身是很容易感受「存在性焦慮」的人,那種焦慮並不顯著,而更接近一種無聊(關於焦慮與無聊之後應會有另兩本書的心得),這種易感性似乎是導致阻擋改變、過度謹慎、過度分析等的行為,似乎是把兩面刃。而這邊的重點在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反應性格與焦慮息息相關。

76會員
347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閱讀|DeepWork 深度工作力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閱讀|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閱讀|轉職思考法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閱讀|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微軟 AI 閱讀教練:英語學習新利器|陪你創造個人化的閱讀體驗|Reading Coach 由微軟開發的 Reading Coach 為學生提供個人化的閱讀練習,利用人工智慧分析閱讀流暢度並提供挑戰性的單詞指導。閱讀教練是一個免費工具,讓學生在閱讀流暢度方面進行個人化、引人入勝、一致和獨立的練習。本工具可在課堂上或家庭中使用,目前支持美國英語,但將在2024年擴展支持其他語言和方言。
Thumbnail
avatar
樂尼
2024-03-03
悅讀唐詩|「兩個黃鸝鳴翠柳」的歡愉情懷 友人留言:「文句可以很平實,不過流露的卻是無盡的情懷。」甚為有見。再舉杜詩一首絶句為例,這詩不但用了口語,也無太多技巧,却流露無限歡愉的情懷。
Thumbnail
avatar
李建崑.Paulos
2024-02-15
avatar
我要認真生活ヽ(`Д´)ノ
2024-01-23
閱讀心得-深度休息,喚醒內在最好的自己 | 三個更有效率的方法一直以來,身邊的家人、朋友們,包含我們自己,大家都努力工作賺錢,追求達成人生的目標,這個目標可能有很多種,不管是取得事業的成就、是賺到足夠的財富,還是追求平淡穩定的生活,都是支持著我們前進的動力。要達成生活目標,除了投入的時間之外,投入的品質更是重要,也就是古人常說的「事半功倍」。
Thumbnail
avatar
采采說書
2023-05-23
閱讀心得-德國式邏輯陳述法 | 每個人都該學習的三大對話藝術你覺得你有多常需要說服別人呢?雖然你不是銷售員,也不是辯論比賽選手,但只要我們有跟別人交流的一天,其實每個人都需要說服別人喔!我們每個人都想販售自己的想法跟論點,像是你想說服朋友去你想去的出國地點、說服家人一起分擔家事、或是跟朋友意見相佐而你想說服他等等。
Thumbnail
avatar
采采說書
2023-01-16
閱讀|《月亮是夜晚唯一的光芒》深夜裡的輕嘆與吟詠 生命中遺憾難免但我們仍能愛這個世界在微冷的夜裡,瑟縮在城市裡老舊的租屋房中,看著不朽的文字彷彿也安慰到了自己。《月亮是夜晚唯一的光芒》這本散文集,記錄著作者長久失眠下關於夜晚的感悟與記事,帶著溫柔而悲傷靈魂,她一次次地伸手擁抱這個世界以及自己所經歷的折磨。
Thumbnail
avatar
Zhi Nuan
2022-04-19
閱讀心得 | 換個水池釣魚:《2030轉職地圖》 最近我剛看完《2030轉職地圖》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國際獵頭,名字是蘇盈如。作者曾在英國和日本工作,更有趣的是她曾在英國讀日文。 我會分享3個從書中收獲的點: 1. 成為未來10年不被淘汰的人才 2. 善用領英 3. 參加課程或取得證照 來踏入新領域 準備好換個水池釣魚吧
Thumbnail
avatar
Sunny
2022-03-04
你從未被教導過「性能量」的兩個觀念?|閱讀《與神交歡》P32|方格戲牆 #4關於「性能量」有兩個很重要的觀念,但你幾乎從未被教導過。為什麼我們一直被教導「性是邪惡」的觀念呢?明明幾乎每個人都非常喜愛「性」,但卻會說「性」那是檔骯髒事。
Thumbnail
avatar
風雲海
2021-10-03
閱讀|《一首詩的玩法》詩是人皆可寫,喚醒你心中的寫詩魂什麼樣的文字是詩?詩應該是什麼模樣?該如何創作一首詩……等等的是大多數人對詩會有的疑惑,也是你會有的疑問吧?但很少有人問:「為什麼會有詩?」作者在分享「玩」詩的開始先丟出了這個問題,既然這是一本談怎麼「玩」詩的書,作者不從複雜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而是從詩的「自由」三原則
Thumbnail
avatar
琳聽
2020-06-14
閱讀|夢幻詩心—佐藤春夫經典作品選《晶子曼陀羅》〈晶子曼陀羅〉是佐藤春夫晚期的代表作,他以半傳記半虛構的方式,細細刻劃了與謝野晶子的前半生。晶子的成長與少女時期,她和前輩與謝野鐵幹、好友登美子的三角關係,同時還有日本明治期間,詩社、文人之間的恩怨,詩歌文學、詩人名氣與歷史事件的相互牽動,虛虛實實,穿插以大量短歌,讀來很精彩過癮。
Thumbnail
avatar
黃郁書
20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