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講了為什麼要開始這個計劃,今天就來聊聊我選擇的技術方案。很多人可能會想:要做 APP,不就是直接寫 iOS 或 Android 原生嗎?但對我來說,我希望最快、省時、能快速宣傳、有 SEO 流量、阻力最少,還能快速驗證市場。
我的期望
創業初期,我沒有資源,也沒有團隊,只有我一個人的計劃。我需要的不是一個功能超完整的原生 App,而是一個能夠:
- 快速開發
- 馬上上線
- 被搜尋引擎找到,畢竟也沒錢打廣告嘛
- 讓用戶實際使用並給我回饋
為什麼不用原生或是常用的方案?
回到選擇題。要做APP的話比較主流的方案有:
- iOS 原生(Swift)
- Android 原生(Kotlin)
- React Native
- Flutter
- PWA(Progressive Web App)
但我的條件是「最快、省時、SEO、阻力最少、快速驗證」還有花最少經費,這樣就可以得到下面的比較表格。

- Swift/Kotlin 原生:效能最好,但成本高、上架麻煩,與「快速驗證」背道而馳。
- React Native:JS/TS 友好,但還是要上架、沒有 SEO、而且也沒辦法快速給使用者使用得到回饋。
- Flutter:最近寫APP的主流,我也很想學。效能佳,要再學 Dart,也要跑完整的商店流程。
- PWA:其實就是網頁,部署即上線、有 SEO、用戶可直接用網址進來,完全符合「快速測試市場」的需求。也不用上架費用。
什麼是 PWA?
PWA 全名 Progressive Web App,中文叫「漸進式網頁應用程式」。它的核心概念是:用 Web 技術(HTML、CSS、JavaScript)打造一個看起來像 App 的網站。
簡單說,就是一個可以安裝在桌面或手機主畫面的網頁,打開體驗幾乎跟原生 App 差不多,但底層還是網站。也有離線快取的機制,就算沒有網頁也可以用。最重要的是,SEO友好,Google 可以收錄,能靠搜尋引擎找到。這樣就會有自然流量。
這麼好那為什麼不流行呢?
當然,PWA 並不是完美的:
- iOS 支援度有限(推播、後台服務比較弱)。
- 系統 API 能力有限(藍牙、AR、NFC 等)。
- 開發要處理 SSL、快取等細節。
但比起原生 App 的高門檻,這些缺點在 MVP 階段都能接受。畢竟我的目標是先快速驗證看看是否被市場接受,一開始的核心功能也不太需要用到這些。
為什麼選擇 PWA?
所以我最後決定走 PWA 這條路。原因很簡單:
- 一次開發,跨平台可用 不用同時維護三個平台,省時間省人力。
- SEO 友好 原生 App 被困在 App Store 裡,沒人搜尋就等於不存在,而且我也沒信心在一大群APP中脫穎而出,但 PWA其實本質就是網頁所以可以被 Google 找到。
- 更新方便 不用等 App Store 審核,用戶只要重新整理,就能拿到最新版本。
結論
我的目標是「最快、省時、SEO 導流、阻力最少、快速驗證」為原則的前提下,這次的技術我先選 PWA。原生與 RN/Flutter 都很強,但都要走商店流程、沒有 SEO、迭代速度也慢。重點是我沒辦法在實作的時候就給其他朋友測試及時得到反饋。
對這次三十天的「開除老闆計劃」來說,PWA 是我評估過最適合的拿來寫APP的MVP方案。
如果你好奇 30 天的創業APP可以成功賺到錢嗎?請務必訂閱 + 按讚 + 開啟小鈴鐺,並在下方留言區簽到,告訴我你已經置好板凳等著看老闆被開除了!
同步發佈連載於 iT邦幫忙-2025 iThome 鐵人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