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封的記憶
蕭小弟站在老家的倉庫前,手中握著生鏽的鑰匙。他深深吸了一口氣,推開那扇許久未開的木門。陽光從門縫中斜射進來,照亮了角落那輛蒙塵的腳踏車。
那是父親生前最心愛的座騎——一輛墨綠色的飛鴿牌腳踏車,車身上的漆面已經斑駁,車輪上的鋼絲有幾根斷裂,但車架依然堅固。蕭小弟走近它,輕撫著車把手,心中湧起一陣酸澀。
「爸,我來看你了。」他輕聲說道,眼眶不禁濕潤。三年前父親過世時,母親曾建議把這輛舊車賣掉,但蕭小弟堅持留下。如今,看著這輛承載著無數回憶的腳踏車,他下定決心要將它修復如新。
困難重重
隔天早上,蕭小弟將腳踏車推到住家附近的修車行。老闆是個年輕人,看了看車子後搖搖頭。
「大哥,這車太老了,零件都停產了。而且你看這鏈條、煞車線,全都要換。」年輕老闆皺著眉頭說,「修這台車的成本,都可以買三台新車了。」
蕭小弟的心一沉。他摸了摸口袋裡的錢,那是他這個月的加班費,原本就不多。但當他再次看向那輛腳踏車時,心中的執念更加堅定。
「我自己學著修可以嗎?」他問道。
年輕老闆露出為難的表情:「這種老車的結構和現在不太一樣,我也不太懂。你不如去找找那些老師傅吧。」
尋師之路
接下來的幾個週末,蕭小弟開始四處尋找會修老式腳踏車的師傅。他跑遍了市區的大街小巷,從一個修車攤問到另一個修車攤。
在中華路的老街區,他找到了一位六十多歲的張師傅。張師傅戴著老花眼鏡,仔細端詳著腳踏車的每個細節。
「這台飛鴿我見過,」張師傅點點頭,「七〇年代的經典款。不過啊,現在要找這種老零件可不容易。」
蕭小弟眼中閃爍著希望:「師傅,您能教我怎麼修嗎?我願意學。」
張師傅笑了笑:「年輕人有心,好!每個週六下午你來,我教你基本的。」
學藝過程
從那個週六開始,蕭小弟成了張師傅的學徒。他學會了拆卸車輪、調整煞車、更換鏈條。雙手常常被工具割傷,指甲縫裡總是藏著黑色的機油,但他樂在其中。
「修車不只是技術,更重要的是耐心和細心。」張師傅一邊示範著車輪軸承的保養,一邊說道,「每個零件都有它的脾氣,你要用心去感受。」
經過兩個月的學習,蕭小弟終於將父親的腳踏車大致修復完成。雖然外觀不如新車亮麗,但至少可以騎行了。他興奮地騎上車,但才騎了幾百公尺,就發現車子搖搖晃晃,煞車時還會發出刺耳的聲音。
他沮喪地停下車,心想:「難道我的努力都白費了嗎?」
意外相遇
就在蕭小弟推著腳踏車準備回家時,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
「小蕭?這不是老蕭的兒子嗎?」
蕭小弟回頭一看,是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爺爺,他有些眼熟,但一時想不起來。
「我是王叔叔啊,你爸爸的老同事。」老爺爺走近,看到腳踏車時眼睛一亮,「這不是老蕭的那台飛鴿嗎?」
「王叔叔!」蕭小弟終於想起來了,「您怎麼在這裡?」
「我就住在附近,剛買菜回來。」王叔叔伸手撫摸著車把手,眼中滿含深情,「這台車我太熟悉了。當年老蕭可是把它當寶貝一樣照顧。」
隱藏的故事
王叔叔注意到腳踏車的異狀,熟練地檢查了一遍。
「車頭軸承沒調好,後輪的鋼絲張力不對。」他說道,「來,我教你老蕭當年的獨門技巧。」
在王叔叔的指導下,蕭小弟重新調整了軸承和鋼絲。王叔叔的手法老練而精準,顯然對這類老車瞭若指掌。
「王叔叔,您怎麼這麼懂修車?」蕭小弟好奇地問。
王叔叔笑了笑,眼中閃爍著回憶的光芒:「因為這台車,我和你爸爸當年可是一起組裝的。」
「什麼?」蕭小弟驚訝地停下手中的動作。
王叔叔坐在路邊的石階上,開始訴說那段往事:
「那是一九七五年,我和你爸剛從鄉下來到城裡工作。薪水微薄,買不起成品的腳踏車,就和廠裡的幾個同事合資,一起買零件組裝。你爸負責車架和輪組,我負責傳動系統。我們利用下班時間,在宿舍樓下的空地上,一顆螺絲一顆螺絲地組裝。」
「那時候你媽媽也常常來看我們修車,她總是坐在旁邊,為我們泡茶、遞工具。你爸每完成一個部件,就騎著半成品載她在附近轉一圈。」
蕭小弟聽得入神,原來這輛腳踏車背後還有這樣的愛情故事。
「你爸當年為了討你媽歡心,特地在車把手上綁了彩帶,在前面加裝了一個小鈴鐺。每次載著你媽經過街道時,那鈴鐺聲就像在宣告他們的幸福。」
完美修復
在王叔叔的悉心指導下,蕭小弟終於掌握了修復這輛老飛鴿的精髓。他們更換了所有老舊的零件,重新調整了每一個細節。王叔叔甚至從家中翻出了一些當年留下的原廠零件。
「這個鈴鐺是你爸當年特地買的,」王叔叔小心翼翼地將一個小銅鈴安裝到車把手上,「你媽媽最愛聽這個聲音了。」
經過一整天的努力,腳踏車終於恢復了昔日的風采。墨綠色的車身重新上漆,鍍鉻的零件擦得鋥亮,輪胎也換成了新的。最重要的是,騎起來平穩順暢,就像當年一樣。
蕭小弟試騎了一圈,車子如絲般順滑,鈴鐺發出清脆悅耳的響聲。他的眼中含著激動的淚水。
「謝謝您,王叔叔。如果沒有您,我永遠不可能修好它。」
王叔叔拍拍他的肩膀:「這是老蕭的車,也是你們家的寶貝。它承載的不只是回憶,更是愛情和親情。」
重溫浪漫
週末的傍晚,蕭小弟將修復好的腳踏車推到母親面前。七十歲的母親看到這輛熟悉的座騎,眼中瞬間盈滿了淚水。
「這是...這是你爸的車?」她顫抖著聲音問道。
「媽,您想不想重新體驗一下當年的感覺?」蕭小弟溫柔地扶著母親坐上後座。
母親猶豫了一下,最終點點頭。她輕撫著車座,彷彿又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那個夏天。
蕭小弟小心翼翼地踩動踏板,腳踏車緩緩前行。他們沿著當年父親常走的路線:從家門口出發,經過那條梧桐樹成蔭的小路,穿過老菜市場,最後到達河邊的小公園。
一路上,銅鈴發出輕柔的響聲,就像四十多年前一樣。母親緊緊抱著兒子的腰,眼淚順著臉頰流下。
「你爸當年就是這樣載著我的,」她哽咽地說,「他總是騎得很慢很穩,怕我不舒服。每次經過這條路,他都會搖響鈴鐺,說那是在為我們的愛情伴奏。」
夕陽西下,金黃色的光芒灑在母子倆身上。蕭小弟感受到母親的溫暖,也感受到父親留下的愛。這輛腳踏車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它是一段歷史,一個家庭的記憶,更是永恆的愛的見證。
當他們到達河邊公園時,母親下了車,仔細端詳著這輛重獲新生的腳踏車。
「謝謝你,小弟。」她說道,「你爸如果知道他的寶貝車又能載我兜風了,一定會很高興的。」
蕭小弟點點頭,心中充滿了成就感和溫暖。他知道,修復這輛腳踏車的過程,不僅讓他學會了一門手藝,更讓他重新找到了與父親的連結,也為母親帶來了久違的快樂。
那個銅鈴在微風中輕柔地響著,彷彿在訴說著一個家庭的故事,一份永不褪色的愛情,和一個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