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實體書,覺得電子書看起來傷眼,印象也不深刻,看完跟沒看似的,平常買的都是紙本書,直到疫情那會兒才慢慢養成看電子書的習慣,手機裡面買了一百多本,至今大概有兩成還沒看完,原因很簡單,疫情同樣養成我看網路小說的習慣.
網路小說基本上純娛樂不費腦,於是這幾年非小說的閱讀量慢慢下降,疫情前幾年還能看個八、九十本,今年掉到歷史新低,現在都九月才看了二十一本,雖然多少有寫VOCUS跟POPO的緣故,可是想想還是有種玩物喪志的心虛,特別是,其實小說已經到了書荒的地步,很多時候都是在看重複的套路,可是習慣一時矯不回來,零碎時間像是在健身房還是在咖啡店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點開網路小說的網站,想想就要嘆氣.
畢竟一個人最寶貴的資產,其實是時間;而閒暇時間做什麼事情,基本上也定義了你這個人.第二十一本書看的是書店暢銷榜上隨手拿下的書──韓國作家的《我那有錢的同學》.
這本書有點類似《富爸爸,窮爸爸》的簡易版,用光鮮亮麗卻不擅理財的上班族跟其貌不揚的小建設公司老闆闡述財富價值觀,並且透過兩人兒子攜手輟學創業的橋段簡單帶出創業心法,內容不算太有新意,可是讓我有所感觸的,是據說作者當韓國上班族的時候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寫文章,這也太勤勞了!
千金難買早知道,工作後期我是真的覺得,與其120%的投入在別人的事業,還不如在做好自己本分的前提下,為私人生活留點餘裕,甚至做點投資、發展一點副業.
賺大錢不容易,賺點咖啡錢卻是很簡單.
而且,與其在無明裡虛度,花點時間心力做點不一樣的事情不是有趣很多嗎?
New Age的某一支有一個很有趣的說法:靈魂只能到他們能夠理解或者去過、體驗過的地方,只有極少處的情況下,祂們可以到頻率類似並且情感牽引強烈的未知之地.
所以如果你想要改變一個人,最好是在生前的時候就改變他,否則人走了以後,靈智開拓的程度不會好多少.
上述言論的邏輯性跟可信度姑且不論,我只是覺得,生前死後要是老困在少少的幾個地方,在某幾件事情裡鑽牛角尖,那不是很可憐嗎?人世的體驗有其重要性,盡其所能好好生活,養活自己、照顧自己並且勇於嘗試,這樣就很好.
同場加映《我那有錢的同學》喜歡的橋段/書摘

- 關於重啟人生
「縱使賺錢的知識改變了,賺錢的智慧也不會改變。沒問題的。」
「你得先做一件事,那就是相信自己到目前為止過得很好,不要因為沒有資產就陷入自我厭惡。」
光秀露出淺淺的微笑,向他說明:「區分該做的事和想做的事,以及當下想要的東西和眞正想要的東西。」
- 真正的投資
「真正的投資,是投資時間在自己身上。剛才說的股票、不動產,它們有線有跌,如果投育不當,可是會損失一大筆錢。然而,投資自己,絕對不會有損失。」
- 成為富人
「別人說我是富人,我也認爲自己的資產變多了,但我其實並沒有改變。當時的我,無論行為、說話、態度、習慣、消費、收入,都和以前大同小異。眞正讓我感受到快樂與改愛的,反倒是我嘗試做些什麼的時候。世人太過追求結果,而忽視過程。然而,致富的過程其實和跑步差不多,『依照預期在某段時間內跑完某段距離』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跑步的過程,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也可以鍛練體力。」
光秀對他們說:「你們不要把自標放在『賺一百億元』,改放在『成爲賺一百億元的人』吧。」
- 不要因為和別人比較而變得不幸
「大陽和月亮發光的時間點不一樣。」
「煙火很華麗,卻是一時的。它的閃耀光芒轉瞬即逝。你們要和陽光、月光、星光一樣,成為隨時隨地都能看見的存在才行。千萬記得,無論雪下得多大,烈日永遠都在同一個地方。」
- 尋找天賦
「在尋找職業或天賦的時候,必須思考如何從消費者變成生產者。人氣YouTube頻道,影片點閱數高達數十萬,甚至數百萬。我們笑笑看完這些影片,影片生產者的帳戶金額就愈來愈高。這就是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的差距。」
「無論是投資、做生意,或是成為生產者都一樣。人都想找到完美的條件,但這世界沒有所謂的完美,就連地球都是歪一邊。以完美當作拖延的藉口,等到想做點什麼的念頭消逝,只會讓你這輩子成不了任何事。」
「因此,必須培養內在力量,你才會懂得傾聽內心的聲音並付諸實踐。內在力量是支持你的根本。有了堅固的柱石,累的時候就可以靠著它前進。它可以是一個榜樣,也可以是一本書,或是對成就的渴望。
「內在力量來自你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你的生活態度、看待世事的角度。煮泡麵的時候,我們會等到水煮滾才關火,然而,很多人卻在找到最珍貴的天賦之前、在努力加速之前、在好運即將發生之前,就按下停止鍵。」
- 當下
「昨天沒用完的麵團可以放冰箱,今天繼續用;今天麵團不夠用,可以先拿明天的來用。可是時間不能這樣用,所以我享受、專注當下的每一刻。」
「我開始做生意那幾年,也覺得自己被工作支配,變得和前老闆沒什麼兩樣,老是擔心明天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會不會出意外、會不會有人提告、會不會收不到錢、水泥的品質會不會變差,沒有不擔心的事。可是,我始終記得我做得到。與我的潛力相比,這些艱難時刻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