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園,小小孩的班級最難找到老師。學齡前教育需要老師同時有表演能力和觀察能力,像街頭藝人一樣,每一秒都要吸引孩子注意,讓他們專注在學習上。
我設計的這套《綠野仙蹤》系列課程,結合了經典文學、幼兒繪本、雙語句型、感官遊戲、手作美術,目的是讓孩子在玩樂中建立語言表達、自信和創造力。

故事開始前用倒地鈴讓孩子挖掘果實玩一下
場景一:桃樂絲的堪薩斯農場
桃樂絲和嬸嬸、舅舅住在一個小農場,農場雖小,但有許多動物。這一段是動物認知和語言表達的教學。
- 動物認知與創作:我拿出彩色動物圖卡,讓孩子說出動物的名字,並挑選兩隻貼在紙上,再用彩色筆畫出動物的「家」。這是早期語言發展與圖像對應的重要練習。
- 鼓勵口語表達:即使孩子的手還軟,畫滿圈圈也沒關係,關鍵是讓他們描述自己畫了什麼,鍛鍊詞彙與表達能力。
- 家校連結:把孩子的對話和想法記錄下來,讓家長回家能接續討論,延伸親子共讀。
場景二:托托追貓咪
托托是故事裡的狗,我把牠變成一個美術手作活動。

紙狗難度高 人數要夠少才能執行
- 感官整合:孩子用彩色筆和粉蠟筆替狗狗上色,粉蠟筆的粗線條能快速滿版,訓練小肌肉控制。
- 多媒材探索:耳朵用彩色紙、尾巴用砂紙增加觸覺體驗。雙腳釘把頭、腳、尾巴連結起來,讓狗狗可以動,增加孩子的好奇心與操作能力。
- 鼓勵創造力:孩子可能用紙狗「對打」或發明新玩法,這不是分心,而是創意的展現,要給予鼓勵。
景三:龍捲風來了!
這一段是感官律動與情緒表達的練習。

讓孩子畫更要讓孩子表達
- 肢體律動:孩子用手臂模仿龍捲風旋轉,再用蠟筆畫出旋轉的線條,訓練肌肉協調和節奏感。
- 視覺與觸覺刺激:用金色廣告顏料點綴,模擬氣球寶寶在風中閃亮的樣子。
- 氣球冒險遊戲:每個孩子挑選一顆氣球,在教室裡模擬龍捲風吹起的情境,搭配扇子製造大風、噴霧器製造雨水,孩子一邊跑一邊尖叫:「再來一次!」
這樣的感官教學能讓孩子用身體感覺故事,增進情緒調節能力和對劇情的理解。
與家長的連結:雙語小書帶回家
我幫孩子把課堂作品做成兩頁的小書,用緞帶串聯:
- 第一頁:動物的家
- 第二頁:龍捲風的蠟筆畫
搭配中英文句子:
桃樂絲和叔叔、嬸嬸、托托住農場。Dorothy lives on a farm with Toto.
龍捲風來了,把桃樂絲吹上天!The tornado came and blew Dorothy up!
這樣家長回家可以跟孩子一起唸,加深親子共讀和語言輸入。
今天孩子帶回家的學習成果有:
- 紙狗托托(多媒材手作)
- 兩頁故事書(圖畫+雙語台詞)
- 一顆氣球寶寶(帶著冒險的記憶回家)
延伸閱讀推薦
英文繪本:《Knight Owl》
這本書和桃樂絲的精神很像,描述一隻小貓頭鷹用自己的力量完成冒險。英文簡單,插畫可愛,文字溫暖,最棒的是台灣圖書館就能借到,家長可以延伸閱讀,讓孩子理解勇氣和堅持的價值。
教育重點與學習目標
- 語言發展:認知名詞、口語表達、雙語輸入
- 小肌肉訓練:蠟筆圈線、粉蠟筆上色、操作雙腳釘
- 感官統合:觸覺(砂紙)、視覺(彩色紙)、動作(旋轉、跑動)
- 情緒表達:從龍捲風遊戲中釋放能量、學習調節
- 親子互動:家長能接續討論,延伸學習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