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一個功課,就是要把需要調整的內容做整理。簡單來說,當我們在閱讀知識、接觸內容或翻閱書籍時,常常會引用其中的一些觀點。
舉個例子,假設從 A 點到 B 點。
- A 點:代表原始資料的來源,可能是書籍、影片、訪談、Podcast 等。
- B 點:則是我們最終產出的內容。
換句話說,知識引用的關鍵在於「加工」:
不是單純複製,而是轉化成符合自己風格與價值的內容。這樣,從 A 點到 B 點才真正有了意義。
今天的任務,就是要把這個部分完成。接下來,就能準備推進到下一步,例如申請 ISBN、CIP 等相關程序。當這些完成之後,就能邁向下一個階段,也就是關於電子書的發行平台,以及上下游相關的資訊。這些其實都需要逐步了解與處理。
事實上,我們不需要刻意跳躍。只要一步一步,把當下該完成的任務確實完成,再進入下一個任務,整個流程就會自然往前推進。大致上,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我自己覺得,這一路的過程其實相當有趣。除了專注在創作與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外,另一件同樣重要的事情,就是與人建立連結、持續交流。因為這樣的互動與分享,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每一次與他人交談或交流,其實都能從中獲得許多不同的資訊、知識與經驗點。我覺得這是非常寶貴的。對我來說,獲得智慧最直接的捷徑,就是與人交流。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胸,勇於提問,主動關心並積極互動,就能從交流中得到許多不同的禮物。
昨天我也透過部落格的方式來進行記錄。這樣的記錄過程其實非常有趣,因為它串聯了我過去在學習美股投資與交易時的一些心得與經驗。我覺得這段過程相當好玩,特別是當你把經驗放進一條清楚的時間軸來回顧與整理。
在完成這些記錄後,我發現其中不少內容其實就是一個個值得分享的故事。而我現在仍持續透過書寫與整理的方式,去尋找並萃取出這些有趣的故事,再將它們放入我正在創作的書籍之中。
故事往往能讓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為其中包含了具體的事件、言語與行動。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
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其實相對單純,就是把「A 點到 B 點」的概念真正落實。也就是說,資訊從 A 點出發,必須先經過一個「中繼站」。當這個中繼站被完整鋪設好,我們就能把所有的 A 移入中繼站,經過加工與整理,再輸送到 B 點。如此一來,就等於完成了一個階段性的任務。
每當完成這樣的任務,都是推動前進的一部分。我自己覺得這樣的過程非常令人開心。因為一切都是由我親手完成與跟進,這使得整段旅程變得特別而珍貴,也成為屬於我的一份經驗值。
今天這個任務,其實就是要把目前累積的內容做一次整理。我發現這個量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多,非常多,所以更需要透過回顧與歸納來釐清方向。
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值得記錄:
「當你活到我這把年紀時,你會用這樣的標準來衡量自己是否成功──那些你希望會愛你的人,到底有多少是真的愛你。」
這是 Warren Buffett 的一句話。
如果以「A 點到 B 點」的概念來看,這句話就是 A 點(原始語錄)。在呈現時,我需要經過「中繼站」來消化,再轉換成屬於我的表達方式,也就是 B 點。於是,我會將它寫成:
「在我的年紀,我會用這樣的標準來定義成功: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愛我,以及那些我希望愛我的人,是否真的愛我。」
接著進入下一部分:
「你所觀想的一切,最終都會發生在你的現實生活中。」
還有另一句: 「全世界最能改變你人生的一本書,就是你親手寫下的那一本書。」
所以剛剛我做的,其實就是先把版本快速設定好。這就像是設立了一個「中繼站」:把各種資訊、語錄、訪談、內容、知識從 A 點收集起來,透過整理與轉換,最後再傳遞到 B 點。這樣的處理方式簡單卻有效,也能讓整個過程更有條理。
事實上,還有許多細節需要持續推動與處理,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仍然要保持忙碌。因為最核心的關鍵,就是你自己清楚知道要前往的方向,也清楚知道要達成的目標。這樣才能一步一步推進。我認為這樣的歷程其實很好玩,也非常值得。
當前的任務完成之後,就能往下一個階段前進。整體而言,這就是一個「任務接著任務」的推進過程。而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要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因為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情──無論好壞──都是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這是一個特別且寶貴的體驗。
接下來,還需要將相關問題進一步彙整,並透過查資料與深入研究來解決。以「排版」為例,這本身就是一個很特別的工作。目前書籍的排版大致已經完成,包括 A5 的格式設定、尺寸規格,以及封面像素(長寬的像素值)等,基本上都已經設定完成。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進行最終確認:
- 檢查排版是否妥當。
- 確認內容無誤。
- 處理參考資料的排版。
目前參考資料的部分,頁面佔用約十頁。如果能將其適度濃縮到六到七頁,會讓版面更為精簡,也能提升閱讀效率。
在書籍的編排過程中,我特別注意間距的設計。適當的間距不僅提升整體閱讀品質,也讓內容的呈現更舒適、清晰。透過這個過程,我累積了許多寶貴經驗,因為整個過程就是不斷地修正、調整與產出。
正因如此,這本書──作為一個產品或商品──也會逐步明確、完整地完成。每一次的調整,都是向最終目標邁進的一步。
在與不同人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人也有寫書的想法,有些人甚至想寫小說,而有些人已經在實際推進自己的作品。透過這些互動,我能將自己的經驗與他人的經驗進行交換,也因此獲得更多啟發與學習。這個過程不僅豐富了我的創作歷程,也增添了更多價值與收穫。
這個創作過程其實非常有趣。無論是寫部落格,還是錄製 Podcast,我都能從中獲得許多靈感與能量。因此,我習慣每天持續產出內容,每天完成一篇文章。
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嘗試加入一些新的元素,例如設定免費贈送的時段,讓讀者可以先免費觀看,後續再依時間調整。這種多元素的模式提供了很多嘗試的空間,也讓我能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進步與思考過程。
我目前打算先透過部落格持續產出內容,因為這個方式能幫助我整理思緒並保持清晰。產出過程就像把腦中的想法倒出來,再依序整理與排序,使思路更加明確。這種方式,不僅能累積經驗與能量,也是一個非常特別且有價值的自我成長過程。
講到大腦這個點,我覺得非常特別。昨天,我的子女向我推薦了一款遊戲 App。遊玩過程中,我發現這款遊戲的種類繁多,甚至可能上百、上千種不同類別的關卡。遊戲本身簡單卻紓壓、療癒,每一關都讓人想要不斷突破。
這讓我聯想到人生──人生就像在玩遊戲,一關接著一關。你無法預測下一關會發生什麼,除非先專注於當下的這一關。每一個挑戰都是必須突破的關卡,而每一次突破都讓你更接近下一個階段。
我非常感恩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事物,它們都是一種能量資源。無論是好天使(白衣天使)還是黑衣天使,它們都在幫助我們成長。白衣天使提供協助與支持,而黑衣天使則促使我們修煉自己──調整情緒、改善與人互動的方式,成為更好的自己。
生命充滿了不可預測的元素。我們無法掌控會遇到的人、收到的反饋、體驗的情緒,但這些都是寶貴的經驗。正如電影《阿甘正傳》所說,生命就像一塊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巧克力的風味或口味。每一次經歷都是一次新的體驗,值得珍惜與感恩。
這個過程真的非常特別,我自己也覺得,每一步都是在往前推進的過程中。重要的是觀察自己的生命,思考如何前進、如何走出每一步。
運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建議每天至少安排 30 分鐘以上的運動時間,包括跑步、伸展與其他運動。透過持續運動,不僅能提升身體代謝,也能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
將運動與生活、創作結合,並把它建立成一個有效的方法與系統,能幫助自己保持最佳狀態,讓身心都能更健康、更有活力。
隨著逐漸邁入 40 歲不惑之年,身體的代謝與整體狀態會有所影響。因此,我們需要思考日常的飲食、保健品選擇、運動方式,以及喝水與身體調節的習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透過閱讀資料、收聽訪談,或者學習其他人的經驗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這也是今天明確的一個任務:將內容從 A 點移動到 B 點,中間經過加工站或中繼站,完成後就能進入下一個階段。完成這個步驟本身,就是一個大項目。
其他相關事項則包括排定日程:將 Google Calendar 排滿、約時間、安排線上或面對面會議。這些都是接下來需要執行的工作。
以上,就是今天的 Blog 文章內容,持續產出。下一篇文章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