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鄭󠇡風·風雨󠇡·》
- 風雨󠇡悽悽tshi,雞鳴喈喈kai,既見君子tsi2。云胡不夷?
-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kau。既見君子,云胡不瘳liau5?
- 風雨󠇡如晦hui3,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 淒:tshe1! 又《集韻》千(tshian1)咨(tsi1)切,音郪(tshi1)。亦雲雨起也。 押-i 韻。
- 子:tsi2! tsu2 白音!
- 瘳thiu1! 又《集韻》憐(lian5)蕭(siau1)切,音聊(liau5)。義同(thiu1)。押-au韻。
- 晦:《韻會》呼(hoo1)内(lue7])切《正韻》呼(hoo1)對(tue3)切,𠀤音誨(hue3)。粵語音 fui5! 反切下字,內:亦音 lui7。對:白音 tui3,故,可以有 hui3音!押-i 韻。
《詩經》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鄭風》是其中反映鄭國社會風貌與民間情感的部分。鄭國地處今河南中部,其詩風多帶有活潑真切的民間氣息,常以日常瑣事寄寓深摯情感,《風雨》便是典型的民間抒情詩。
結合詩中「雞鳴」「風雨」等生活化場景,以及「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的直白抒情,學界普遍認為這是一首民間戀歌。背景應是一位女子在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清晨,因思念之人(「君子」,此處指心愛的男子)久未歸來而憂慮,最終見到對方後,憂愁盡散、喜悅滿心的情景。其寫作源於鄭國民間對愛情中「久別重逢」的真實體驗,未摻雜過多政教寓意,純以質樸語言記錄情感波動。
隨著章節推進,「風雨」從「悽悽」(寒)到「瀟瀟」(急)再到「如晦」(暗),環境越來越惡劣;「雞鳴」從「喈喈」(響亮)到「膠膠」(急促)再到「不已」(不停),心境越來越焦灼;女子的情感從「不夷」(平靜)到「不瘳」(痊愈)再到「不喜」(狂喜),情感越來越強烈。
這種「景 — 情」同步遞進的結構,讓意境呈現出「螺旋上升」的節奏:每一章的環境都比前一章更艱難,每一章的情感都比前一章更濃厚,最終在第三章達到頂點。讀者在閱讀時,會隨著詩的節奏,從「體會憂慮」到「感受輕鬆」再到「共享喜悅」,完全沉浸在詩的情感意境中。
總之,《風雨》以質樸的語言、常見的意象,寫出了愛情中「久別重逢」的真切體驗,其「情景交融」的意境與「層層遞進」的情感,使其成為《詩經》中最富生活氣息與感染力的抒情詩之一。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成千古名句! 如今世道混沌!雞鳴之音已若寥星! 竟還有懞懂凶惡之徒,作鷹犬走狗之行!令人嗟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