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接觸ChatGPT時,我其實也有些迷茫。就像是遇到一個新同事,你不知道他的專長在哪裡,不知道該怎麼跟他溝通,甚至會擔心自己問的問題是不是太笨了。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漸漸發現,它其實很像一個有著超強記憶力和知識量的「新人」。只要你給予清晰明確的指令,它就能超乎想像地完成任務。
這個過程,我把它歸納為一個簡單的SOP,希望對初學者特別有幫助。
ChatGPT 初學者必備 SOP:三階段養成術
我把與AI「混熟」的過程拆解成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和目標,讓你循序漸進地掌握與AI合作的訣竅。階段一:初識磨合期 — 建立基本溝通模式
這階段的重點在於「熟悉」與「測試」。想像一下,你要訓練一個新人,第一步肯定是要讓他了解你的需求,並測試他能做到什麼程度。
- 1. 學習「Prompt」的藝術: 別小看一句簡單的指令。好的指令(Prompt)就像是給AI的「使用說明書」。我一開始也是隨便問,結果常常得到一些制式或不完整的答案。後來我發現,指令越詳細、越具體,AI給出的回應就越精準。
- Bad Prompt: 幫我寫一篇文章。
- Good Prompt: 我是部落客「憶秋」,主題是「如何跟AI混熟」。請以我的角色設定與溫暖分享的文章風格,為初學者寫一篇1000字以上的教學文,文章中要包含我的個人經歷,並用具體事例分析,內容結構要包含三個階段養成術,每個階段要條列式呈現重點。 看到差異了嗎?好的Prompt包含了角色設定、目標、風格、字數、主題、結構、重點等關鍵資訊,讓AI能更精準地模擬我的寫作風格,並產出符合我需求的內容。
- 2. 測試AI的極限與盲區: 這點很有趣!你可以開始測試AI的各種能力。例如,請它寫一首詩、編一個故事、或是幫你分析一個複雜的數據。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它的長處和短處。例如,在處理高度主觀或需要情感共鳴的內容時,它可能會顯得有些生硬。這時,你就知道它的盲區在哪裡,需要你在後續的應用中,加入更多個人化的元素。
階段二:進階協作期 — 打造個人化工作流
當你掌握了基本溝通技巧後,就可以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讓AI真正成為你工作與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 1. 建立「專屬指令集」(Prompt Library): 這是我的獨門秘訣!當你發現某些指令特別好用,或是特定任務需要重複執行時,就把這些指令整理起來,建立一個你自己的「專屬指令集」。例如,我有一個「文章大綱生成器」的指令,一個「社群貼文生成器」的指令,甚至還有一個「日常規劃表」的指令。
- 例子:指令: 「你是一位擅長生活理財的專家,請根據我提供的每月收入與支出,幫我分析儲蓄建議並製作一個表格,表格要有『收入來源』、『固定支出』、『變動支出』、『建議儲蓄比例』、『可支配所得』等欄位。」 當你需要再次執行類似任務時,只需要複製貼上這個指令,再修改一些細節,就能大大節省時間。
- 2. 導入「多輪對話」模式: 別只把AI當成一次性工具。試著與它進行多輪對話,逐步細化你的需求。例如,你可以先請它生成一個大綱,然後再針對大綱中的某一點,請它深入展開。這就像是與一位真實的同事進行腦力激盪,一步步把想法變成具體的成果。
階段三:深度融合期 — 創造你的AI應用藍圖
到了這個階段,你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使用者,而是能主動與AI協同工作的創造者。
- 1. 訓練AI成為你的「分身」: 這聽起來很科幻,但其實很簡單。你可以開始把自己的寫作風格、思考模式、甚至是某些特定知識灌輸給AI。例如,每次寫文章前,我都會先給它一些我過去的文章當作範本,讓它能更好地模仿我的語氣和思維。久而久之,AI產出的內容會越來越接近你的風格,就像是你的「分身」一樣。
- 2. 探索跨平台、跨應用的整合: AI的應用不只在於ChatGPT本身。你可以思考如何將它與其他工具結合。例如,將ChatGPT產出的文章大綱,貼到寫作軟體中進行潤飾;將它生成的程式碼,直接在開發環境中運行。這種跨平台的整合,能讓你的工作流更加順暢,效率也加倍提升。
很期待看到你接下來的AI應用旅程,不知道你對哪一個階段最有興趣呢?或是你已經開始嘗試過哪些應用,可以跟我分享嗎?讓我們一起,在這條充滿挑戰與樂趣的道路上,繼續前行吧!
在這條「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都是彼此最強大的隊友。你的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我的背後輕輕推了一把,讓我更有勇氣繼續前行。所以,別讓這份緣分只停留在文字上!
讓我們一起創造更緊密的連結:
❤️ 點個愛心鼓勵我: 告訴我你最喜歡文章的哪個部分?
💬 留言分享你的故事: 你有類似的經驗嗎?或是想看什麼樣的題材?
✏️ 追蹤我的部落格: 成為我的「獨家情報員」,掌握第一手生活情報!
🔗 分享這篇文章: 把這份「生活勇者」的能量,傳遞給你身邊需要的人!
☕ 贊助一杯咖啡: 你的支持會直接變成我熬夜寫文的續命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