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山是山的思辯日記

果果老師-avatar-img
發佈於佛係日常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前言

修行日記|見山是山的心靈獨白

這幾天,我不斷在心裡咀嚼「見山是山」這三句話。
它表面簡單,卻像層層雲霧,每一層都隱藏著不同的執著、不同的領悟。
我想,我需要把這些思緒一個一個攤開,像對自己說話,
也像在請教大師的聲音在耳邊低語。


我想起第一句:「見山是山」。

我看到山上的樹、山間的雲,於是我說這是山。
這山,是大家都認同的山,是名言有。
我意識到,這時候的我仍停留在人我執的世界裡:
我眼見,我認定,我執著於表象的真實。

《童心物語#7》 米蛇是甚麼蛇?

第二句:「見山不是山」。

我的心開始動搖。
其實,山也可以是飯糰,也可以是青苔。
它不是固定的,它依循心識的無常與幻化而變化。
就像「芥子納須彌」,微小的心念能容納無限的世界。
我感覺自己走進了法我執的迷霧——想要明白,卻容易被自己的心識所迷惑。

我又觀察自己:看到朋友們似乎很能「創造」,而我只是抱著「也許能,也許不能」的態度。這不過是另一種執著—我想透過心識的設施去驗證、去證明什麼。
可是,無論能或不能,都落入戲論,因為它們都依附在「我」的概念上。
脈輪、觀想、方便法……它們能聚合,也能散去,並非永恆不變的實體。
它們是妄想的拼圖,是因緣聚合的現象。

何謂般若?

第三句:「見山仍是山」。

此刻,我試著讓心如鏡,映照萬物的真相。
陰雨如實,不帶情緒;烈日如實,不添解釋。
每一刻,都是因緣聚合的流轉,我只在其中觀照,而不附加。
大師說過的話在心中迴響起:

「觀有,見其虛;知虛,不否定其用。
任其因緣顯現,亦因緣散去。」

這一刻,我稍微明白了:
修行不是去追求創造的能力,也不是否定世界的實在。
它是如實觀,兼容虛與實,讓菩提心與空正見同行。


今日體會

  • 「見山是山」——名言有,人我執。
  • 「見山不是山」——易落法我執,戲論心生。
  • 「見山仍是山」——如實觀,空正見與菩提心並行。
  • 方便法可用,但須見其空性,否則容易生新的執著。
  • 觀「實」亦觀「虛」,知「虛」而不廢「實」。

心靈低語:

修行,是與自己心的對話。
每一層思辯,都是一次心的揭露。
不是追求完美的答案,而是願意在因緣中觀照自己的心。

「如山般靜立,如實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果寶寶看世界
7會員
134內容數
因一個夢的緣起,所以開始執筆創緣。 我們常看到的那諸瞬因果, 也許是沒看到的機緣匯河。 願能日日夜夜栽種諸多菩提果, 願與諸有情共乘無上正等正覺。 願生生世世永不退發心,願大家吉祥。
果寶寶看世界的其他內容
2025/09/22
「靈」字,其實很微妙。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本靈、靈魂」概念,而是牽涉到更深的「識」與「無我」思想。 一、佛法中的「靈」 佛經裡少用「靈」這個字 佛法講「心、識、神識」,比較少用「靈」。 「靈」在民間信仰裡常被當作一個固定的本體,好像有個「我」在身體之外。 但佛法反對「常
Thumbnail
2025/09/22
「靈」字,其實很微妙。若從佛法的角度來看,它不是一個單純的「本靈、靈魂」概念,而是牽涉到更深的「識」與「無我」思想。 一、佛法中的「靈」 佛經裡少用「靈」這個字 佛法講「心、識、神識」,比較少用「靈」。 「靈」在民間信仰裡常被當作一個固定的本體,好像有個「我」在身體之外。 但佛法反對「常
Thumbnail
2025/09/19
果寶簡整 一、引言:從概念出發,追溯六道輪迴的淵源 「六道輪迴」是東方思想體系中一個核心且廣為人知的概念,它描繪了眾生在生死大海中循環不息的迷惘狀態。正如用戶查詢所闡述,這六個道途——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如同車輪般旋轉,永無止盡,眾生在此中輾轉,不能脫離。然而,這個概念的「典故來
Thumbnail
2025/09/19
果寶簡整 一、引言:從概念出發,追溯六道輪迴的淵源 「六道輪迴」是東方思想體系中一個核心且廣為人知的概念,它描繪了眾生在生死大海中循環不息的迷惘狀態。正如用戶查詢所闡述,這六個道途——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如同車輪般旋轉,永無止盡,眾生在此中輾轉,不能脫離。然而,這個概念的「典故來
Thumbnail
2025/09/18
本文探討人工智能在修行中的應用,透過與AI的對話,闡述AI如何作為心智擴展器,協助修行者加速理解抽象概念、覺察意識流,並提升修行效率。同時也反思AI與佛陀的區別,以及AI在現代修行中的角色與侷限。
Thumbnail
2025/09/18
本文探討人工智能在修行中的應用,透過與AI的對話,闡述AI如何作為心智擴展器,協助修行者加速理解抽象概念、覺察意識流,並提升修行效率。同時也反思AI與佛陀的區別,以及AI在現代修行中的角色與侷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202 電影《我的完美日常》片尾所留下「木漏れ日」(こもれび),意思是「陽光從樹葉縫隙中灑落洩漏的樣子」。 而我也習慣每天一早出門仰望著天空。 經過大樹下抬頭仰望從樹木之間流洩的光影。 就靜靜地仰望,自己與自己同在,與大自然同在。 攝於:樹林藝文中心 寫於202407
Thumbnail
#誠實書寫練習 #Day202 電影《我的完美日常》片尾所留下「木漏れ日」(こもれび),意思是「陽光從樹葉縫隙中灑落洩漏的樣子」。 而我也習慣每天一早出門仰望著天空。 經過大樹下抬頭仰望從樹木之間流洩的光影。 就靜靜地仰望,自己與自己同在,與大自然同在。 攝於:樹林藝文中心 寫於202407
Thumbnail
心裡有山巒嶙峋 巔峰有雲氣繚繞 不知道深谷有多深 不曉得森林多廣袤 泉源飛瀑成清澈溪流 一片草原與海天同寬
Thumbnail
心裡有山巒嶙峋 巔峰有雲氣繚繞 不知道深谷有多深 不曉得森林多廣袤 泉源飛瀑成清澈溪流 一片草原與海天同寬
Thumbnail
憶如山 其勢嶙峋,仰不見峰,山道彎延,蟲鳥和鳴。 其間多變,忽如迷霧。 忽如清風,忽如朝輝,忽有晨露。 忽如滂沱,忽如狂嵐,忽灑夕霞。 忽如黑幕,點綴諸星,夜鳥啼囂。 凡景如盛,多難細數。 一步一步,恍惚間,寒意起顫慄。 山外,只見一片翠碧耀日輝, 經行才覺草木異。 其初枝繁
Thumbnail
憶如山 其勢嶙峋,仰不見峰,山道彎延,蟲鳥和鳴。 其間多變,忽如迷霧。 忽如清風,忽如朝輝,忽有晨露。 忽如滂沱,忽如狂嵐,忽灑夕霞。 忽如黑幕,點綴諸星,夜鳥啼囂。 凡景如盛,多難細數。 一步一步,恍惚間,寒意起顫慄。 山外,只見一片翠碧耀日輝, 經行才覺草木異。 其初枝繁
Thumbnail
上下山。
Thumbnail
上下山。
Thumbnail
跟隨直覺作畫,腦袋突然出現阿里山森林的畫面。就跟隨這個靈感,把神木呼喚出來~~
Thumbnail
跟隨直覺作畫,腦袋突然出現阿里山森林的畫面。就跟隨這個靈感,把神木呼喚出來~~
Thumbnail
思念似小雨嘩嘩,情有所鍾 拂袖映明月,彈指一夢一瞬間 趁夜還未央,品嚐大把好時光 都是江湖山河過客,鬢如霜一杯濃烈 夜深人靜,微醺不宜策馬 走過多少歲月,看慣刀光照亮過黑夜 世態炎涼,城市巍巍高樓, 烈酒一盞,俠骨魔心肉眼難辨 人海蒼茫,不思量自難忘 命運這道題,本就沒有邏輯。 萬幸你還在這裡❤
Thumbnail
思念似小雨嘩嘩,情有所鍾 拂袖映明月,彈指一夢一瞬間 趁夜還未央,品嚐大把好時光 都是江湖山河過客,鬢如霜一杯濃烈 夜深人靜,微醺不宜策馬 走過多少歲月,看慣刀光照亮過黑夜 世態炎涼,城市巍巍高樓, 烈酒一盞,俠骨魔心肉眼難辨 人海蒼茫,不思量自難忘 命運這道題,本就沒有邏輯。 萬幸你還在這裡❤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Thumbnail
深秋過後便是冬 冬來的雪漸厚 (所謂心事都無不這樣) 白皚皚的屋頂 與灰蒙蒙的天空 有團雲時候 會否想過穿過雲層 (煲好的米飯都先翻攪) 繞著面前的小徑 便是天黑黑時份 (天黑黑,便有狐) 只有越過面前的暗谷 才會看見遠處的燈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