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高層會議在陰沉的氣氛下展開。螢幕上播放的不是軍演畫面,而是來自歐美的新聞片段:香港人快閃抗議、西藏流亡政府的公開聲明、海外華僑遊行……這些影像在中南海顯得刺眼。
「這些人把台灣問題國際化,甚至把反中聲浪重新點燃,」一名常委語氣冰冷,「必須立刻回擊。」
1. 網路戰升級
幾個小時後,台灣的金融系統遭遇異常。ATM大規模當機,銀行APP無法登入,部分交易紀錄消失。社群媒體同時被大量假帳號攻擊,推送「美國將撤軍」「黑熊組織其實是恐怖份子」等假消息。台灣的網軍防禦單位幾乎徹夜未眠。工程師盯著滿屏的紅色警告燈號,喃喃自語:「這已經不是試探,是全面戰爭了……」
2. 海外恐嚇
在澳洲雪梨,兩名支持台灣的華人律師辦公室遭不明人士潑漆,牆上留下一句:「統一大業,不容干涉。」警方介入調查,但嫌犯早已消失。
在美國,幾名公開支持台灣的華裔教授收到死亡威脅電郵,署名為「祖國守護者」。雖然來源難以追查,但氣氛明顯升溫。
3. 經濟壓迫
北京突然宣布暫停多項關鍵稀土出口,並限制台灣農產品入境。中國官媒高調宣稱:「讓他們知道,離開祖國懷抱,只能自斷生路。」
股市隨即劇烈震盪,企業界分化加劇。有企業家公開喊話:「我們不該為了政治理想犧牲經濟現實!」
4. 台灣的反擊
台灣政府緊急宣布成立「數位防衛指揮中心」,聯合駭客社群與科技公司,開始反擊攻擊源頭。短短一週內,台灣駭客在暗網上攔截並曝光了數份來自中國國安部的內部簡報,證實了第五縱隊的資金流向。
同時,黑熊組織的部分核心成員與大學生志願者合作,發起「真相之牆」行動:在社區大樓與網路平台張貼或推送「假消息對照表」,讓民眾一眼就能看穿謠言。
5. 國際回響
這些舉動迅速引發國際輿論關注。美國與歐洲議員在會議上引用台灣駭客釋出的文件,指責北京「輸出威權滲透」。東京與布魯塞爾甚至出現「支援台灣」的自發遊行。
北京震怒,隨即下令更大規模的「網路清零行動」,要在數位世界中徹底抹除這些聲音。
台北夜晚,資訊部門的年輕工程師看著不斷刷新的攻擊警報,臉龐映照在電腦螢幕的光裡。
他深吸一口氣,對身旁同伴說: 「我們不是只在守護台灣,而是在守護所有還相信真相的人。」
遠方的海上,解放軍艦隊正悄悄靠近。資訊戰與現實軍事的界線,正在逐步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