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女股神」重新押注中國科技股,阿里巴巴獲方舟投資時隔4年再建倉
有「科技女股神」之稱、方舟投資(Ark Invest)行政總裁伍德(Cathie Wood)時隔4年再度建倉買入阿里巴巴,據方舟投資交易報告顯示,旗下兩個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週一(22日)共同購入阿里巴巴美國存託憑證股份(ADR),總值約1,630萬美元。
阿里巴巴股價今日早盤開低後震盪翻揚,臨近中午迅速向上拉升,午盤暫收於169.6港元、漲6.4%。根據美國證交會資料顯示,方舟對阿里巴巴的首次投資可追溯至2014年,當時阿里上市不久。不過,自2021年9月阿里牽涉監管整頓後,方舟便再無投資阿里巴巴的紀錄。
據外媒報導,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淡出公眾視野數年後,如今重返阿里巴巴園區,於集團決策的直接參與度達到5年來最強,最明顯的表現可能是阿里巴巴轉向人工智慧(AI),以及向電商對手京東和美團宣戰。阿里巴巴吳泳銘今日於「2025雲棲大會」表示,旗下阿里雲通義千問選擇開放開源的路線,背後的目標是希望打造「人工智慧時代的Android系統」;並透露目前阿里巴巴正積極推進3,800億人民幣的AI基礎設施建設,並計劃追加更大的投入。
另外,方舟基金先前開始建倉百度,並於週一再增持,總持股量增至約4,700萬美元;方舟的ETF亦投資中國電動車龍頭比亞迪、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小馬智行及京東物流,但持股比例相對較低。
🔑 關鍵字: 方舟投資、Cathie Wood、阿里巴巴、馬雲回歸、通義千問、AI基礎設施、中國科技股
📝 摘要: 方舟投資時隔4年重新建倉阿里巴巴,投資1,630萬美元,馬雲回歸決策層推動AI轉型,阿里雲計劃打造「AI時代的Android系統」並投入3,800億人民幣建設AI基礎設施。
🔗 連結: 時隔 4 年再獲伍德建倉,阿里巴巴今早盤漲逾 6%
🌐 WhatsApp推出即時翻譯功能,iPhone支援超過19種語言
Meta週二(23日)表示,將在WhatsApp推出翻譯功能,目的是讓超過30億用戶能更輕鬆進行跨語言交流。Meta在部落格中指出,即日起將逐步向Android和iPhone用戶推出訊息翻譯功能,初期僅支援部分語言,未來將陸續擴增更多語言。
對於Android用戶,翻譯功能最初將支援英語、西班牙語、印地語、葡萄牙語、俄語與阿拉伯語這六種語言;對於iPhone用戶,該功能將支援超過19種語言。Meta表示,訊息翻譯的設計是為了保護用戶的聊天隱私,因此翻譯會在用戶裝置上進行,WhatsApp無法查看內容。
用戶可以長按訊息並點擊「翻譯」,即可將訊息轉換成其他語言。這項功能適用於個人聊天、群組聊天,以及頻道更新。此外,Android用戶還能啟用「自動翻譯」功能,讓整個聊天串中的未來訊息自動翻譯。
Meta也表示,希望這項功能能幫助打破語言隔閡,讓用戶能夠建立更深層的連結。
🔑 關鍵字: WhatsApp、即時翻譯、Meta、端到端加密、跨語言交流、隱私保護
📝 摘要: WhatsApp推出即時翻譯功能,iPhone支援19種語言,Android初期支援6種語言,翻譯在裝置上進行以保護隱私,旨在打破語言隔閡促進全球交流。
🔗 連結: WhatsApp 推即時翻譯功能,iPhone 支援超過 19 種語言
💰 貝恩報告:2030年AI產業恐面臨8,000億美元資金缺口
根據美國管理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mpany)9月23日發布的第六版年度《全球科技報告》,若想滿足2030年的人工智慧(AI)運算需求,全球每年得有2兆美元的營收進帳,但即使把AI相關成本效益算進去,每年的資金缺口仍將高達8,000億美元。
貝恩指出,預估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AI運算需求可能達到200吉瓦(GW)電力,美國將占一半。AI的算力需求成長速度是摩爾定律的兩倍以上,即使美國企業將所有自家的資訊科技(IT)預算轉移至雲端,並將AI套用於業務、行銷、客戶服務和研發所省下的資金全數拿去蓋新的資料中心,金額仍不足以支應所需的投資。
貝恩全球科技業務主席David Crawford表示,AI將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日益沉重的壓力,預估到2030年科技業高層需部署約5,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並找到大約2兆美元的新營收,才能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實現獲利。
Crawford指出,AI算力需求成長速度超越晶片效率的提升速度,據此推算,數十年來未曾擴建的電網必須大幅增加供電量。貝恩報告顯示,未來3-5年5-10%的科技支出可能用來打造基礎AI功能,包括代理人平台、通訊協議、即時數據存取等。
🔑 關鍵字: 貝恩報告、AI資金缺口、運算需求、電力供應、摩爾定律、基礎設施投資
📝 摘要: 貝恩報告指出2030年AI產業將面臨8,000億美元資金缺口,需要2兆美元新營收和200GW電力,AI算力需求成長速度超過摩爾定律兩倍,電網基礎設施亟需大幅擴建。
🔗 連結: 貝恩:2030 年 AI 產業恐面臨 8,000 億美元資金缺口
🚨 諾貝爾獎得主與AI巨頭聯合發聲,籲為AI劃定紅線
超過200位科技圈資深老將、政界人士與諾貝爾獎得主22日呼籲全球各國,迅速為人工智慧(AI)劃定不得逾越的危險「紅線」。這些重量級人士在聯合國大會聯名發表公開信,其中包括10位諾貝爾桂冠得主,以及為AI巨擘Anthropic、Google旗下研究公司DeepMind、微軟與OpenAI效力的科學家。
他們在信中寫道:「人工智慧擁有極大潛力促進人類福祉,但目前的發展軌跡恐帶來前所未見的危險。各國政府必須果斷採取行動,以免錯失有效干預的窗口。」
這些人士說,AI紅線應為國際一致同意的禁令,不得在任何情況下進行被視為過於危險的應用,例如將AI系統用於指揮核武庫,或操作任何形式的致命自主武器系統。其他紅線可能包括允許將AI應用於大規模監控、社會評分、網路攻擊,或冒充他人等用途。
他們敦促各國政府,鑑於科技快速發展,應在明年底前為AI劃設紅線。信中指出:「人工智慧可能很快就會遠遠超過人類能力,並加劇各種風險,例如人為設計的疫情、廣為流傳的錯誤資訊、大規模操縱個人(包括兒童)、國家及國際安全問題、大規模失業,以及有系統的侵犯人權。」
🔑 關鍵字: AI倫理、諾貝爾獎得主、聯合國大會、AI紅線、自主武器、大規模監控、人權保護
📝 摘要: 超過200位科技界與學術界領袖聯名呼籲為AI劃定紅線,禁止將AI用於核武指揮、致命自主武器、大規模監控等危險應用,要求各國政府明年底前制定國際禁令。
🔗 連結: 諾貝爾獎得主與 AI 巨頭聯合發聲,籲為 AI 劃定紅線
🚀 星際之門AI基礎建設啟動,宣布在美國建立5座大型資料中心
人工智慧(AI)運算能力的軍備競賽持續升溫,ChatGPT開發商OpenAI、雲端巨頭甲骨文(Oracle)以及日本科技集團軟銀(SoftBank)於23日共同宣布,將在美國境內擴建5座全新AI資料中心,以加速「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的基礎設施建設。
星際之門計畫最初目標是斥資高達5,000億美元,用於建設尖端的AI基礎設施。該計畫的重要性獲得美國政治高層的認可,美國總統川普已於2025年1月主持了與頂尖科技公司執行長的會議,正式啟動這項私營倡議。
根據OpenAI發布的聲明指出,這些新的數據中心擴建計畫,連同甲骨文與OpenAI在德州Abilene既有據點的擴張,以及與CoreWeave正在進行的項目,將使得星際之門的資料中心總容量在未來三年內達到近7GW。為了實現這一龐大目標,未來三年的總投資金額將超過4,000億美元。
星際之門計畫5個全新據點位置都聚焦於美國本土的多個州當中。OpenAI與甲骨文的合作據點總共有三個,包括:德州Shackelford County、新墨西哥州的Dona Ana County、以及美國中西部的一處未公開地點。OpenAI與軟銀及其附屬公司的合作據點,包括俄亥俄州Lordstown,德州的Milam County等。
OpenAI表示,這場大規模的建設浪潮不僅是技術的革新,也帶來顯著經濟效益,預計將在現場直接創造25,000個工作職缺。
🔑 關鍵字: 星際之門計畫、OpenAI、甲骨文、軟銀、AI資料中心、5,000億美元投資、川普政府支持
📝 摘要: OpenAI聯合甲骨文與軟銀啟動星際之門計畫,將在美國建設5座大型AI資料中心,三年內投資超過4,000億美元,總容量達7GW,創造25,000個工作職缺。
🔗 連結: 星際之門 AI 基礎建設逐步啟動,宣布將在美國建立 5 座大型資料中心
🎮 新型減壓良方:科學證實薩爾達遊戲搭配吉卜力動畫有益心理健康
在電玩遊戲經常被污名化為社會問題代罪羔羊的當下,一項科學研究為遊戲的正面效益提供有力證據。由幾位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發現,遊玩《薩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等開放世界遊戲,搭配觀賞吉卜力工作室動畫電影,確實能提升心理健康。
這項針對518名參與者的實驗,將受試者隨機分配到四個組合:玩或不玩開放世界遊戲、看或不看吉卜力動畫電影。透過問卷評估他們的探索感、平靜感及整體生活幸福感後,研究結果令人振奮。
數據顯示,遊玩開放世界遊戲能顯著提升生活幸福感,而當受試者同時觀看吉卜力動畫電影產生懷舊情懷時,這種正向效果會進一步放大。深入分析發現,遊戲之所以能改善心理狀態,主要透過三個機制:增強探索感、提升掌握與技巧感,以及強化目標和意義感。
研究特別聚焦於研究生群體,探討《龍貓》、《魔女宅急便》等宮崎駿作品帶來的懷舊感,如何與開放世界遊戲產生協同效應。結果證實,無論單獨體驗或兩者結合,參與者都表現出更正面的心理狀態,感受到「生活更平靜」且「人生有目標和意義」。
這項研究不僅為長期遭受偏見的電玩產業正名,更提供了具體的心理健康改善途徑,當社會習慣將遊戲視為負面影響時,科學證據告訴我們:適當的遊戲體驗其實能激發靈感、舒緩壓力,成為現代人維護心理健康的有效工具。
🔑 關鍵字: 薩爾達傳說、吉卜力動畫、心理健康、開放世界遊戲、懷舊治療、電玩正名、科學實證
📝 摘要: 科學研究證實遊玩開放世界遊戲搭配觀賞吉卜力動畫能提升心理健康,透過增強探索感、技巧感和目標感三大機制,為電玩產業正名並提供新的心理療法。
🔗 連結: 新型減壓良方,科學證實:薩爾達遊戲搭配吉卜力動畫電影有益心理健康
🇺🇸 H-1B大門緊縮,「愛因斯坦簽證」成美國夢新出路
許多科技人畢生目標就是能夠在美國工作,拿到H-1B工作簽證,但現在川普只讓最頂尖高薪的人才透過這個門路進來美國。美國政府最新行政命令,將H-1B申請人的簽證申請費從不到1萬美元,提高到10萬美元,在一片混亂中,移民專家為合格的申請人指出一條可能的側門,就是O-1或「愛因斯坦」簽證。
H-1B每年有超過40萬人申請,名額只有8.5萬人,透過抽籤系統決定,而美國每年發放的O-1簽證數量沒有上限。O-1簽證的申請人,可以支付約2,800美元的加急處理費,在15天內收到決定,不必等待春季H-1B抽籤。O-1簽證允許具有「傑出能力」的移民在美國工作最多三年,可以續簽。
但要拿到這個身份,簡直需要有如愛因斯坦一樣傑出,必須滿足八大標準中的至少三個:得過獎、專業協會評判有傑出成就、出版物上發表過研究、被主要媒體報導、擔任過評審、原創研究貢獻、在頂尖企業工作過,且要提出高薪證據。一名IBM軟體工程師分享,他花了六年時間累積AI領域的工作經驗、研究論文和評審經驗,最終成功獲得O-1簽證。
🔑 關鍵字: H-1B簽證、O-1愛因斯坦簽證、川普政策、科技人才、移民門檻、傑出能力認證
📝 摘要: 美國大幅提高H-1B簽證申請費至10萬美元,促使科技人才轉向申請O-1「愛因斯坦簽證」,該簽證無名額限制但需證明傑出能力,成為高技能移民的新選擇。
🍪 歐盟研議簡化Cookie規則,使用者同意機制面臨重大變革
人們造訪過的網站會建立稱為Cookie的小型文字檔案,歐盟在2002年通過、2009年修訂的《電子隱私指令》,要求網站在瀏覽器儲存Cookie之前必須徵得使用者同意,因此至今許多網站出現有關Cookie的橫幅提示。然而,多數人為了方便,一鍵選擇同意,並未了解其中真正用意。
Keller and Heckman律師事務所的律師Peter Craddock指出:「過多的同意請求反而扼殺『同意』的意義。人們習慣於對所有事物一再點擊同意,於是可能不再細讀那些條款。」
如今,Cookie技術成為歐盟執委會簡化科技監管的重點之一,他們計劃在12月提案,取消對數位科技公司的繁瑣要求。歐盟執委會考慮調整Cookie規則,納入更多例外情況,或者確保使用者只需要在瀏覽器一次性設定Cookie偏好,不再需要每次造訪網站都要重新確認。
丹麥建議取消針對「技術上必要功能」或「簡單統計」的Cookie同意橫幅,認為這類Cookie收集屬於「無害」。產業界則建議將Cookie規則納入《一般資料保護規則》(GDPR),採取基於風險的方式,允許企業根據資料處理風險程度調整隱私保護措施。
🔑 關鍵字: Cookie規則、歐盟電子隱私指令、GDPR、同意機制、隱私保護、科技監管簡化
📝 摘要: 歐盟正研議簡化Cookie同意機制,計劃減少繁瑣的同意請求,可能採用一次性設定或基於風險的管理方式,以平衡使用者體驗與隱私保護。
🇰🇷 韓國成美國「繳稅王」,對等關稅增幅高達4,614%
大韓商工會議所最新調查顯示,2025年第二季,韓國輸美商品遭課徵的關稅高達33億美元,在美國十大貿易夥伴中排名第六,且增幅高達4,614%,居全球之冠。
根據分析美國前十大貿易夥伴的關稅總額排名,2025年第二季韓國商品遭重課33億美元關稅,排名第六,僅次於中國(259億美元)、墨西哥(55億美元)、日本(47億美元)、德國(35億美元)和越南(33億美元)。
更驚人的是,與川普上任前的2024年第四季相比,韓國輸美商品遭徵收的關稅增幅達到4,614%,遠遠高於其他美國貿易夥伴。加拿大以1,850%增幅排名第二、墨西哥增幅則為1,681%,位居第三。
7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韓國達成貿易協議,同意將韓國的對等關稅稅率從原本的25%降至15%,韓方則允諾將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以進一步鞏固韓美經濟同盟。
🔑 關鍵字: 韓美貿易、對等關稅、川普政策、貿易協議、關稅增幅、經濟同盟
📝 摘要: 韓國成為美國關稅增幅最高的貿易夥伴,第二季關稅達33億美元,增幅4,614%,雙方已達成協議將關稅從25%降至15%,韓國承諾投資3,500億美元。
🔮 未來趨勢展望
基於今日科技新聞的發展脈絡,我們可以預見以下幾個重要趨勢:
🤖 AI產業整合加速
Nvidia對OpenAI的千億美元投資預示著AI產業將進入更深度的垂直整合階段。從晶片製造、模型開發到應用服務的完整生態鏈將更加緊密結合,形成強大的競爭壁壘。未來將出現更多跨領域的策略合作,推動AI技術的快速迭代與商業化。
🌏 全球人才流動重塑
美國H-1B政策的收緊和O-1簽證的興起,將重新定義全球科技人才的流動模式。高技能人才將更加注重個人品牌建設和專業聲譽累積,同時也可能促使其他國家推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吸引政策,形成新的全球人才競爭格局。
🛡️ 隱私監管趨向務實
歐盟Cookie規則的簡化反映了監管機構在隱私保護與用戶體驗之間尋求平衡的務實態度。未來的數位監管將更加注重基於風險的管理方式,減少形式化的合規要求,轉向更有效的實質性保護機制。
💼 貿易政策影響深化
韓美貿易關稅的劇烈變化顯示,地緣政治將持續深刻影響全球供應鏈和貿易格局。企業需要更加靈活的供應鏈策略和風險管理機制,同時各國間的經濟外交將成為科技產業發展的重要變數。
這些趨勢共同指向一個更加複雜、互聯且快速變化的全球科技生態系統,企業和個人都需要具備更強的適應能力和前瞻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