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編成果
王子猷居於山陰,與雪為鄰,冬天總是來得早,彷彿世界提早進入沉睡。
某天夜裡,大雪紛紛,雪聲伴隨著風聲,應當很吵鬧才對,王子猷卻感到一陣清明,他的內心輕盈如雪地上落下的腳印,原本打算讓自己走入這個冬夜裡,沉沉睡去,就像他以往做的一樣,但今夜的風,彷彿喃喃低語著什麼,王子猷看向紙窗外,風起、未歇,世界早已一片銀白,一望無際,雖然荒蕪,但大雪之下,大地的生機蠢蠢欲動,隱約可以見到嫩綠色的芽苗,王子猷心裡泛起一股漣漪,他突然也想要擁抱這樣的生機。
他吩咐小廝溫酒,這是去年冬天就備下的,如今品嘗恰恰好,但怎麼能一個人喝酒呢?王子猷心想:在這個冬夜,大概只有安道了吧,或許,去看看安道?
安道住得不遠,小廝掌舵,沿著小運河,一炷香的時間就到了,安道家的木門也是一片銀白,但和自家不同的是,門口種了一株梅花,盛放著,煞是明豔,尤其那白雪覆蓋在梅花上,何其動人,卻又如此易碎,王子猷不願驚擾生靈,他試著輕輕踏前一步,只見雪花從花瓣上飄落,如羽毛般無聲無息,良久,終究歸於塵土,像是一滴眼淚,很快便消逝了。
「傲雪紅梅,惟有在這個冬天才能相見,吾與安道,卻可天天見面,也罷,改日再來吧!」他暗自下定決心,便沿著原路返回,為了不驚擾梅花,甚至直接踏在來時的腳印上,就這樣倒退著,踏上歸途。
小廝道:「公子,咱們不是來喝酒的嗎?怎麼轉頭就走啦?」
王子猷回話:「吾乃一時興起,欲訪安道,如今已滿足,安道是否得見,為次要,不必掛懷。」語畢,卻在心裡默默道:「吾人終有掛懷之物,卻是那傲雪紅梅之景,見景如見己,今夜所訪者,未必是安道。」
二、心得&創作筆記
初次讀到「雪夜訪戴」,我記得自己當時擔任國文小老師,幫老師在黑板上寫下整篇,抄是抄了,但十幾年過去,仍然搞不清楚為什麼王子猷不肯敲門,他是在模仿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嗎?魏晉南北朝的文人真是難懂。
不過也因為這種「什麼都不說破,心事要人猜」的留白,讓改編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考量到朝代背景,以及王子猷是王羲之的兒子,因此重點在於想出一個兼顧文氣、美感、以及不怎麼實用的理由,又因原典多次提到雪景,王子猷想起的左思「招隱」一詩也在於表達超凡脫俗,那麼,雪景要搭配什麼呢,就......搭配梅花吧!於是便完成囉。
細細想來,也許我也有這種時刻吧,不過,鐵定不是什麼因為要看梅花,反倒是忘記帶鑰匙或公司門禁卡比較有可能,但我不會折返,我會在原地等其他鄰居、同事幫忙嗶卡。
📖原典出處:《世說新語·任誕》〈雪夜訪戴〉
The End
很高興能在文字裡與您同行。本文為原創內容,著作權所有。禁止未經授權之改寫、引用或任何形式的再創作。歡迎分享原始連結,轉載請完整註明出處與作者名稱。
※ 請勿用於任何商業用途,謝謝您的理解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