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街頭,夜晚的霓虹燈閃爍,卻掩不住經濟下行的陰影。股市在兩週內重挫兩成,科技業大廠宣布裁員,房市也陷入停滯。
便利商店電視新聞不斷播放——
「中國限制稀土出口,台灣科技業陷入困境。」 「俄羅斯能源斷供,全球經濟風暴加劇。」
排隊結帳的民眾忍不住議論:
「美國說要幫我們,結果勒索的是我們先倒。」 「要不要乾脆接受北京的條件?至少不用被捲進戰爭。」
另一頭,學生社群則爆發大規模抗議,舉著「拒絕投降」、「民主不是商品」的標語。
在這樣的混亂中,「第五縱隊」開始活躍。
社群平台上突然出現大量匿名帳號,散播言論: —「美國只是利用台灣當棋子。」 —「北約根本不會為我們流一滴血。」 —「與其等戰爭,不如主動談判。」
一些知名網紅甚至公開呼籲「理性面對現實」,背後金流卻指向不明基金會。
台灣南部某城鎮,黑夜裡,一批年輕人秘密聚會。他們自稱「黑熊青年」,誓言要守護島嶼。
「我們不怕戰爭,怕的是投降。」一名留著平頭的青年咬牙說。 「第五縱隊在挑撥分裂,我們要揭穿他們。」另一人拿出手機,顯示追蹤到的假帳號來源——竟直連北京的IP。
社會對立愈演愈烈:
—北部商會要求政府「務實談判,避免戰爭」。 —南部大學與公民團體則發起「護台公投」,呼籲堅守主權。
立法院內部的辯論幾乎演變成肢體衝突。電視轉播中,一名立委怒吼:
「你們這些人根本是替中國說話!」 另一方立委反擊: 「你們才是要把台灣拖向毀滅!」
總統在官邸靜靜看著這一切,心頭沉重。幕僚低聲提醒:
「社會的裂縫,已經被北京利用到極致。」
此時,一份情報悄悄送達——
「第五縱隊正策劃在北部發動大規模『和平遊行』,意圖癱瘓政府。」
總統緊緊握住文件,眼中閃爍著決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