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雜談(149)水晶與咖啡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紫水晶能讓酒變好喝,這是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

  以前我還不會原初消磁的時候,沒有特別去試過;不過製作水晶水的經驗,已可以清楚分辨,不同礦石製作的水晶水,口感乃至厚度質感,甚至味道,都會有很不同的變化,味覺敏銳者應該不難試出。

 原初水晶誕生後,我才好奇拿酒放靠近原初紫水晶,看看清淨的紫水晶會如何影響酒。做過三次實驗,發覺酒味變得很淡,酒精效果跟酒的感覺都有減弱,似乎原初的能量,將酒的味道跟負能量一併消除掉。由於對味道沒有加乘,我也本來對酒興趣不大,就沒繼續研究。


 上個禮拜的某天,鑒定師請我幫忙手磨咖啡豆,當時我正在看自己的水晶,就接過磨具,坐在水晶前進行。等到早餐,這批咖啡豆所煮的拿鐵,讓我跟鑒定師都驚為天人!

 牛奶完全影響不了咖啡的滋味跟香氣,彷彿沒有加奶一樣!不僅如此,咖啡味道的表現完全不像同一支豆子。我雖對咖啡是隨便喝喝,但由於自身五感都敏銳,對味道都能進行極細分辨,分別,與記憶;這杯拿鐵的味道豪不誇張的說,是我人生喝過最好喝的拿鐵,沒有之一。它的果香非常完整的出現了前中後,內外的立體層次,達到了我喝過的「藝妓咖啡」的味道層次,乃至在我的味覺上,還要比「藝妓咖啡」更完美更立體。


  重點是,這是加了牛奶的拿鐵,仍然表現出了完全如同單品手沖咖啡一樣,完全清晰的立體果香!我從來喝咖啡,都是很勉強才能喝完的。人生中喝過最好的咖啡,也只能不抗拒的讓我喝完一杯而已,但這杯拿鐵,卻讓我喝完了還想再來一杯。

 另一個重點是,咖啡豆裡的咖啡因能量,對身體負擔的其他能量,全部消失不見,也產生了類似「藝妓咖啡」一樣,對身體有正面能量貢獻的舒服感。


 鑒定師跟我討論後,認為好像沒有其他變因,唯一的變數就是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原初水晶前磨咖啡豆。我看了當時磨咖啡豆時,面前的水晶,主要是靠近兩個顏色的礦石分類,一部分是紫色,一部分是黑色。一開始由於既有概念,先入為主的聯想到紫水晶與酒,就自然懷疑是不是當中的「紫水晶蘑菇」或是「紫鋰雲母」的效果,我倒了一點酒馬上做實驗,結果發覺短時間靠近,效果還是讓酒味變淡,酸度降低。

 難道是黑色的礦石?我便拿了「次石墨」,到酒杯上轉幾圈,發覺甜白酒似乎變更酸甜。不過次石墨靠近酒的時間很短,酒的味道本身也已經很甜,這個差異我不太確定是否是心理作用。


 由於咖啡太好喝,有足夠的動機驅使,我決定做一個實驗。我請鑒定師用正常的方式,再煮兩杯拿鐵。煮好後,我們先分別試喝。

  這次果然又回到過去的味道,牛奶蓋住了咖啡味道,相較起來香氣非常平面,香味的層次差距非常非常大。接著,我就拿「次石墨」快速的在其中一個杯子上轉好幾圈。轉完後,我試喝發覺似乎變化蠻大,雖然不是前面那樣好喝,但很明顯香氣已經立體了不少,也明顯比過去的味道好喝。而另一杯沒有經過「次石墨」加持能量的,保持一樣的原味,一比較之下,差距頗大。

  於是我讓鑒定師試喝,她也驚訝於這麼短時間,就產生明顯的味道差距。我們再交叉試喝兩杯拿鐵,兩人都可以喝出,兩杯拿鐵像是用不同的咖啡豆所煮,差距明顯。


 我們決定來試復刻早上的情況。

 我一樣到水晶前面磨咖啡豆。這次煮出來的咖啡,大約有早上的8成那樣好喝,可能是與礦物的位置的距離或角度,產生了差別。

  老實說,還是非常非常好喝,但就個人而言,比起早上拿鐵的完美度,還是有最後一點點的差距。雖然牛奶同樣蓋不住咖啡的香氣,咖啡也呈現出非常特殊多層次的果香,同樣非常立體;唯一的差別是,在香氣完全立體展開之後,早上的咖啡,其香氣完整展開後,最後的香氣尾韻會再產生一個突破,彷彿從原有香氣的立體球型之上,再開出一朵「香氣」的最高頻之「花」,一個非常特殊的香氣的後調的昇華。(不懂要如何形容,但香氣在我的腦裡是同時有立體畫面的,只能按照看到的說。)


 總結:

  這個實驗或經驗,可能揭示了好幾個有趣點。首先是關於原初消磁的細節。

  一般紫水晶能讓酒變好喝,但原初的紫水晶不能。其實這代表了經過消磁,原初的紫水晶反而完美的回歸了紫色光的本質~空性;既然是空性,那就只會淡化掉表象的味道,而回歸平淡天真。


 其二則是黑色系礦石在原初消磁後,似乎能讓味道香氣轉變。我後來有實驗,煮晚餐時將次石墨放在砧板,切了一些甜椒蔬菜等,發覺煮出來的菜一樣似乎甜香度有變化。

  理論上跟脈輪有關,黑色系是海底輪,與物質與五行土性有關,而土性味甜,因此有可能原初黑色系的礦物,具有放大其他物質性與土屬性的能量場,因此能對香甜味或物質的味性產生同向加乘。


 其三,最初的拿鐵咖啡如此好喝。也許不僅僅是黑色系礦石的單一影響,因為第一次的拿鐵,實際上它的奶味也有變化,似乎是紫色系讓牛奶味變得非常淡雅。另外,靠近我磨咖啡豆的礦石顏色,實際上有四個色,紫色,黑色,粉紅色,綠色。其中紫色,黑色最靠近,粉紅色次之。

 因此不能排除綜合性影響。

 不過咖啡或食物與水晶味道的關係,目前不在我研究的優先級裡,因此在這裡拋磚引玉分享我這個意外的經驗。如果各位有喝咖啡的興趣,也許可以繼續實驗,看看要如何穩定復刻這個效果,並分辨出各種顏色的原初礦石,對咖啡味道的影響是什麼。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再實驗,如果有成果,希望能再跟我私訊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初方格子
100會員
151內容數
關於原初水晶,以及使用原初水晶後的種種延伸議題的想法。
原初方格子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今天逛土桑時,看到一新品種的雷姆雷尼亞水晶。由於外型不佳,鑒定師沒很大興趣,我也就去看別的礦物,臨走時拿起來握了一下,發覺是大驚喜,最後因為價格關係,把小的買了。後來隔幾天,覺得不買太可惜,又找回去多買了一些。   礦主說這是新發掘出來的雷姆雷尼亞,就只有我們看到的這麼一點,後續會不會再繼
Thumbnail
2025/09/17
  今天逛土桑時,看到一新品種的雷姆雷尼亞水晶。由於外型不佳,鑒定師沒很大興趣,我也就去看別的礦物,臨走時拿起來握了一下,發覺是大驚喜,最後因為價格關係,把小的買了。後來隔幾天,覺得不買太可惜,又找回去多買了一些。   礦主說這是新發掘出來的雷姆雷尼亞,就只有我們看到的這麼一點,後續會不會再繼
Thumbnail
2025/09/08
 最初,我並沒有很想去土桑。   礦物愛好者喜歡到土桑是因為可以看到極豐富的礦物,各種極高品質的,罕見的礦石,應有盡有。自從能消磁後,我就覺得所有礦的本質都是極特殊的,因此就沒有再那麼熱衷稀有性。   況且多一個人就多一倍的差旅成本;不過鑒定師希望我來一次,因爲她認為以我的敏感度與解讀力,
Thumbnail
2025/09/08
 最初,我並沒有很想去土桑。   礦物愛好者喜歡到土桑是因為可以看到極豐富的礦物,各種極高品質的,罕見的礦石,應有盡有。自從能消磁後,我就覺得所有礦的本質都是極特殊的,因此就沒有再那麼熱衷稀有性。   況且多一個人就多一倍的差旅成本;不過鑒定師希望我來一次,因爲她認為以我的敏感度與解讀力,
Thumbnail
2025/08/31
怎麼知道自己修對了?要怎麼自我檢查呢?   如果用能量感應,是不準確的。即使入靜有很深的靈性體驗,能量感應;都只是一種畫面,通過服用迷幻藥劑都可以輕易複製,不是什麼好的證據。   如果修行經驗深一點,甚至可以發覺這方面的感應或體驗不值一提。如果打坐禪定很深,結果下坐後,習氣依然又有
Thumbnail
2025/08/31
怎麼知道自己修對了?要怎麼自我檢查呢?   如果用能量感應,是不準確的。即使入靜有很深的靈性體驗,能量感應;都只是一種畫面,通過服用迷幻藥劑都可以輕易複製,不是什麼好的證據。   如果修行經驗深一點,甚至可以發覺這方面的感應或體驗不值一提。如果打坐禪定很深,結果下坐後,習氣依然又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買自己喜歡的濾掛咖啡,或是拿你覺得不太好喝或買錯的(?) 變成冰磚之後會變好喝😆
Thumbnail
買自己喜歡的濾掛咖啡,或是拿你覺得不太好喝或買錯的(?) 變成冰磚之後會變好喝😆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今天烘測試豆,來簡單聊聊咖啡好了。 其實我發覺現在自己很少在網上聊咖啡,實在是網路上可以找到的處理咖啡方式百百種,什麼滴注法、一刀流、兩段式、三段式、四段式、斷尾沖、全收法、定時法。每個咖啡師都有自己的手路,就連自己的手法都會推翻過去的論點,所以也不用太拘泥於非得如何沖咖啡,摸索出一個自己覺得風味
Thumbnail
經過"清XX全"的時候看到小立牌寫:"白開水珍珠" 好像就沒了FU.... 不是奶茶不行啊....(至少也要純鮮奶吧)
Thumbnail
經過"清XX全"的時候看到小立牌寫:"白開水珍珠" 好像就沒了FU.... 不是奶茶不行啊....(至少也要純鮮奶吧)
Thumbnail
第一次喝威士忌的時候,想說選擇驗色較「金黃」的Whisky,應該比較清淡吧…太年輕了。幾年後第一次接觸雪茄,選擇想說選擇驗色較「卡其色」的雪茄,應該比較淡吧!…年輕人終究還是年輕人…。 其實雪茄的顏色,是由於發酵過程中,煙葉接觸到陽光和氧氣的不同程度而產生的,更詳細可以看前篇文章「【雪茄的製作過程
Thumbnail
第一次喝威士忌的時候,想說選擇驗色較「金黃」的Whisky,應該比較清淡吧…太年輕了。幾年後第一次接觸雪茄,選擇想說選擇驗色較「卡其色」的雪茄,應該比較淡吧!…年輕人終究還是年輕人…。 其實雪茄的顏色,是由於發酵過程中,煙葉接觸到陽光和氧氣的不同程度而產生的,更詳細可以看前篇文章「【雪茄的製作過程
Thumbnail
{咖啡之多重宇宙}~中二命題法 甜重要嗎?可是甜了,乾淨度就降了 順水這概念在講究「乾淨」時,會變得不明顯。但對日常普飲咖啡卻很重要。 『順水』~由於所在地鄰近茶鄉,對喝茶的欣賞方式也在與日俱增,其中留意到『順水』這個概念。可以說它是湯滑水順,這是個味嗅覺跟觸感俱備的狀態。順水能讓咖啡趨於好入
Thumbnail
{咖啡之多重宇宙}~中二命題法 甜重要嗎?可是甜了,乾淨度就降了 順水這概念在講究「乾淨」時,會變得不明顯。但對日常普飲咖啡卻很重要。 『順水』~由於所在地鄰近茶鄉,對喝茶的欣賞方式也在與日俱增,其中留意到『順水』這個概念。可以說它是湯滑水順,這是個味嗅覺跟觸感俱備的狀態。順水能讓咖啡趨於好入
Thumbnail
拆解風味是為了好解釋。終點是在組合後的整體~~咖啡是這樣,其他的感官享受也是 只糾結在咖啡的酸,還不如買罐裝咖啡加檸檬酸、蘋果酸,還能省一點錢。太掉漆了!酸有調性跟質地,其他還有風味轉變、酸甜比對..... 品味的樂趣不是在比誰能喝多酸! 一直停留在口腔的感受,卻忘了千變萬化的是嗅覺。再補
Thumbnail
拆解風味是為了好解釋。終點是在組合後的整體~~咖啡是這樣,其他的感官享受也是 只糾結在咖啡的酸,還不如買罐裝咖啡加檸檬酸、蘋果酸,還能省一點錢。太掉漆了!酸有調性跟質地,其他還有風味轉變、酸甜比對..... 品味的樂趣不是在比誰能喝多酸! 一直停留在口腔的感受,卻忘了千變萬化的是嗅覺。再補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Thumbnail
在烘焙咖啡豆時,烘焙師會盡量突顯咖啡的風味,或者依照個人喜好去突出咖啡的某些特質,例如想它甜些還是想酸味多些,口感厚一些還是薄一點清爽些,然後經過杯測根據烘焙師自身的資料庫中找到適合這咖啡的形容詞。所以會見到很多水果類,堅果類,朱古力,花香,茶感等字眼甚至一些很古怪不常見的形容詞也會出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