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AI時代:當人人都能創作,你還剩下什麼差異?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內捲與AI的啟蒙

中國大陸有個很流行的詞「內捲」。

內捲的意思,是一群人不斷在競爭,拼到最後,並不是因為真的有新的突破,而只是因為大家都怕輸給別人。

AI剛出現的時候,確實帶來一股新的浪潮。它讓很多人能快速寫文章、產圖片,甚至做影片。過去要花很多時間練習、學習的技能,突然之間好像變得「誰都能做到」。

可是問題來了,如果再過6到12個月,每個人都具備同樣的能力,那麼你跟別人之間還有什麼區別呢?當大家都能用AI生成文章、影片、圖片,你的作品就不再因為「能做出來」而特別,而是會被放進一個更大的比較之中。

於是,因為AI帶來的便利,慢慢又會走回到「內捲」的狀態。大家都在拼誰產得更快、誰產得更多,但這樣的比拼,最後不是看工具,而是回到更基本的功夫。


在AI工具下,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什麼?

當人人都能使用AI產出文字、圖片、影片之後,差異就不會再來自於「會不會用工具」。因為只要你願意花時間摸熟,工具都能操作。但真正拉開距離的,是那些「基本功」。

什麼叫基本功?就是任何領域中,更加本質、基礎的東西

拿寫作舉例,寫作不是單純的「會不會寫」,而是思想的呈現與表達。能不能寫好,取決於你會不會想。會想,來自於對生活的觀察與感觸,文字只是把這些所思所想整理出來的成果。

當然,你可以讓AI幫你「想」,但假如這些想法,沒有基於真實生活,早晚會讓人看穿手腳。例如在不同文章中,我都分享過人生中的某些故事,但每次可能用不同角度、不同面向來呈現,因為這是我真實的人生,所以才能這樣展現。

AI可以編造故事,但缺乏人的真實生命力,無法用來建構信任影響力

很多人會以為,AI來了,反而不需要努力了。其實剛好相反,AI只是幫你把「基本工序」做快,但沒有辦法取代你的判斷力和表達力。

比如說,你用AI寫一篇文章,內容看似完整,但如果你本身沒有清楚的思路、獨特的觀點,文章最後還是會流於平庸。反過來說,一個有深度的人,就算交給AI代筆,作品依舊能保有他的味道,因為骨架和靈魂是他自己給的。

所以,當工具的差異越來越小,人與人的差異,就會重新回到這些「看似老掉牙」的地方:你能不能專注?你能不能持續?你能不能找到自己獨特的角度?這些問題聽起來很傳統,但它們才是真正能拉開距離的東西。

AI最終,只會讓人們必須回到更基本的功夫。

影像的靈魂與共鳴

談完文字,也來聊聊影像吧!我很喜歡看戲劇,尤其是那種真誠、情感流露的故事。因為人物的情感流動,就是影像能打動人的靈魂所在。

現在很多人做影片,靠AI生成腳本,套用現成模板,加上一些特效,看起來好像很專業。但看多了就會發現,這些東西雖然整齊漂亮,卻缺少一種打動人的力量。

因為真正能讓人停下來看的影片,往往不是特效有多炫,而是畫面裡有靈魂、有情緒,能引發共鳴

就像電影裡的運鏡,一個緩慢的推進、一個角度的切換,都能帶出人物的內心。這些細節不是公式能計算出來的,而是來自創作者的審美與直覺。

AI可以幫你把腳本寫得很完整,但它抓不到你感受到的情感,也寫不出你的信念與價值觀。

換句話說,影片的力量,來自「人」的感受。當你在鏡頭後面選擇要怎麼取景、要把觀眾的情緒帶往哪裡,那份判斷就是你的核心能力。觀眾看的不是一段冷冰冰的影像,而是透過你的視角,感受到背後的情感。

所以,後AI時代的影像創作,差異不會是誰的工具更強,而是誰更能用畫面說故事?誰更能把人物的心事、信念展示出來?這就是AI無法取代的部分,也是我們真正要回到的「基本功」。

AI能寫腳本,但無法取代人的審美、信念與價值觀,這才是影像打動人心的關鍵。

結語:不可取代的基本功

在後AI時代,我們都無法否認工具的力量,它確實讓很多事情變得更快、更方便。但真正決定我們能走多遠的,從來都不是工具,而是我們自己

文字需要真實的生命去支撐,影像需要靈魂與情感的注入。

AI能加速,但無法替代這些更根本的元素。當所有人都有了同樣的工具,留下差異的,就只有我們的觀察力、專注力、價值觀與持續投入的深度。最後能被看見的,不是誰用AI用得最好,而是誰能在工具之外,依然展現出最真實的自己。

所以問題來了:當AI替你把形式都完成時,你還能拿什麼,去證明這背後有一個「活生生的你」?

你的作品,究竟是工具的產物,還是你靈魂的痕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ff的轉變金錢筆記
2會員
22內容數
Jeff與你分享關於金錢、理財、投資、心理學與個人學習心得,協助你對生活有更多創新思考與覺察
2025/09/27
你是否發現,有些人做決策不僅清晰,還總是看得比別人更遠? 他們並不是天生聰明,而是掌握了一套跨學科的思維工具箱,也就是「多元思維模型」。查理·蒙格曾提醒:「如果只懂專業,而缺乏跨學科的思維,你在其他領域一定會吃虧。」
2025/09/27
你是否發現,有些人做決策不僅清晰,還總是看得比別人更遠? 他們並不是天生聰明,而是掌握了一套跨學科的思維工具箱,也就是「多元思維模型」。查理·蒙格曾提醒:「如果只懂專業,而缺乏跨學科的思維,你在其他領域一定會吃虧。」
2025/09/14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日子每天差不多,工作雖然忙但不至於要命,朋友和家人相處也很熟悉,週末還能安排一點娛樂。表面看起來,一切「安穩」又「安全」。但真的是這樣嗎?
2025/09/14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日子每天差不多,工作雖然忙但不至於要命,朋友和家人相處也很熟悉,週末還能安排一點娛樂。表面看起來,一切「安穩」又「安全」。但真的是這樣嗎?
2025/08/30
當我們把人生放進一場長期賽局,知識、信任與資產才會慢慢累積複利,直到有一天,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而不是被世界推著走。 很多人談努力,但納瓦爾說,真正的關鍵不是「要不要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對不對」。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帶來很大的衝
2025/08/30
當我們把人生放進一場長期賽局,知識、信任與資產才會慢慢累積複利,直到有一天,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而不是被世界推著走。 很多人談努力,但納瓦爾說,真正的關鍵不是「要不要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對不對」。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帶來很大的衝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AI高速發展,現今一天的變幻超過古代十年的發展,不少人對未來充滿焦慮、迷茫,但一直以來都有一項能力,不僅人人都能學、還無法被AI取代﹔而貫穿古今,只要精通這能力,人生普遍差不了…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近來,隨著人工智慧的崛起,各種生成式AI工具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改變了人們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在AI大放異彩的同時,也讓很多人感到焦慮,擔心自己未來會不會被AI取代。《未來力》這本書正是為了解決這樣的焦慮而誕生的。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AI與創作 最近我在思考一些問題: 隨著AI創作能力的大幅提升,可以創作出許多作品,例如文字、圖片、音樂 這讓我產生了一種關於AI的焦慮:既然AI能夠創作,那我還需要繼續創作嗎?會擔心我的作品會在幾年後被AI取代,因為AI可以就可以快速產生類似的作品了呀 這時候就有一種疑惑,是否還應該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哈囉大家👋🏻!最近滑IG📱的時候,有沒有覺得世界變化好快?科技日新月異,搞得人心惶惶,尤其最近AI話題超夯,很多人都擔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取代?😵‍💫 別擔心!我們今天就來聊聊這個話題,一起來看看在這個快速變遷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從容不迫,不被時代巨輪輾過!💪🏻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AI技術的發展如日中天,但也引發了許多道德與創作者權益的議題。從初期到現在的變化,AI的發展對創作者而言是一大挑戰,無論是哪種AI使用者,AI的出現,不代表我們要放棄思考。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已經成真的AI生成文字、圖片、音樂、影片,以及接下來更多的AI運用場景,每一項都將對人類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包括抽象的人心、文化、審美、親密關係,以及實質的就業、經濟、生活、生涯規劃等。 本文我會以大量使用、測試AI的經驗,輔以田野調查的經驗,詳細說明AI時代最應該培養的四項能力。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數位化時代中,人工智能(AI)已成為推動創新和進步的關鍵力量。本文探討AI的現狀、挑戰以及未來可能性,並提出負責任地發展和使用AI的思考。
Thumbnail
AI 對於這個世界絕對是全新的幫助,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你再也不需要請人寫文案,照片和影像可以即時產出 對於語言和世界的理銞也會變得快速 這一切都在快速地改變世界當中 但其危險的是,隱隱約約有著要泡沬化的步調
Thumbnail
AI 對於這個世界絕對是全新的幫助,也有明確的商業模式 你再也不需要請人寫文案,照片和影像可以即時產出 對於語言和世界的理銞也會變得快速 這一切都在快速地改變世界當中 但其危險的是,隱隱約約有著要泡沬化的步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