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不等於安全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

每天生活都差不多,工作雖然忙但不至於要命,朋友和家人相處也很熟悉,週末還能安排一點娛樂。表面看起來,一切「安穩」又「安全」。但真的是這樣嗎?


把「舒適」錯認成「安全」。

舒適來自於熟悉與重複:每天走同一條路上班、使用同一組技能工作、跟同樣的人交流,日子被固定模式包裹,讓人覺得有秩序、有掌控感。

當我們的安全感只是依賴「外在的不變」,那麼一旦環境改變,這份安全就會像沙堡一樣瞬間被海浪沖走。

新冠疫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許多原本「穩定」的行業,瞬間陷入崩潰,大家這時才發現,原來「安全」只是假象。

我們真正需要追求的,不是「舒適」,而是「面對變動的能力」。


舒適的假象

舒適到底是什麼?說白了,就是一種「不需要特別努力就能過得下去」的狀態。

它往往來自三個來源:

1. 固定的工作流程

你可能已經在同一家公司、同一部門做了幾年,每天的任務都差不多,熟悉到閉著眼睛都能完成。這種熟悉會讓人誤以為「安全」,因為只要維持現狀就好。

2. 熟悉的技能

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常常是過去某個時間點學會並打磨的。但問題是,市場需要的技能會隨著科技與產業變化而更新。若一直依賴過去的技能,表面舒適,實際卻是讓自己逐漸無法跟上新時代的變化。

3. 穩定的人際與生活模式

每天與相同的同事互動、和固定的朋友聚會,甚至飲食、娛樂都幾乎不變。這些習慣帶來了熟悉感,但同時也可能讓我們錯過新的人脈、新的機會與新的思維刺激。


舒適沒有不好,我也喜歡過得很舒適,但它最大的風險在於:麻痺我們對變化的敏感度

很可能只有當環境突然翻轉時,我們才發現自己其實毫無準備。

舉例來說,我自己在疫情期間,做的是日租套房管理,疫情一發生後我們完全沒有租客,瞬間收入就中斷了!我花了好幾年時間,才重新讓自己站起來,回歸到足夠的收入。


安全的真正含義:承受變動的能力

那麼,什麼才能帶來真正的安全?

答案是:具有承受變動的能力。

安全不表示「沒有風險」,而是「即使遇到風險,也能承受並走過去」。

這聽起來很抽象,但其實我們在生活中隨處可見。

比如:一家公司只有單一客戶,一旦客戶不續約,公司馬上垮掉。這代表公司的營運結構是脆弱的。


在讓我們再拿疫情舉例:疫情期間,有人瞬間失去工作陷入恐慌;有人則是趁勢轉型學會線上工作模式,反而拓展了新市場;甚至有人因為疫情的挑戰,開始學習投資、提升數位技能,開啟了完全不同的職涯。

這些反應背後的差異,不在於誰比較幸運,而在於「承受變動的能力」不同。


安全是一種動態能力

傳統的安全感,總被理解成「環境穩定」,但那其實只是暫時的假象。

真正的安全感,來自於我們是否具備在不確定中站穩的能力:

  • 當收入來源消失時,有沒有其他收入足以支撐?(緊急預備金?投資組合能否有收益?)
  • 當產業被科技取代時,有沒有更新的技能?(像現在就是AI技能的更新)
  • 當社會情勢劇烈變動時,有沒有心理上的韌性?
安全不是靜止,而是動態的適應力。


從變動中獲益的思維

承受變動不只是「撐過去」,更是「從中得到養分」。

許多時候,挑戰、壓力與不確定,正是逼迫我們突破的力量。這裡有幾個核心思維,可以幫助我們重新理解變動的價值。

1.從年輕世代尋找下一個世界趨勢

要理解變動,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就是觀察年輕世代。

他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和消費習慣,往往預示著下一個大趨勢。過去,網購的普及、智慧型手機的崛起、社群媒體的浪潮,無一不是年輕人率先採用,之後才逐漸滲透到全世界。

持續追蹤年輕世代正在追求什麼,不只是「跟潮流」,而是透過他們的選擇來預測未來的方向。

新的音樂型態、新的社群平台、新的工作方式,這些看似小眾的文化實驗,可能正是下一個全球規則的雛形。當我們懂得保持好奇與觀察,就能在世界變動時,不是落後者,而是先行者。

2.具備多樣化思維

把所有籌碼壓在單一選項上,看似高效率,卻是極度脆弱的。

相反,當一個人有多種技能、不同的收入來源、廣泛的人脈網絡,就能在一個部分出現問題時,用另一個部分支撐。這不只是財務概念,也是生活與職涯的普遍原則。

3.留有“備案”

無論是緊急資金還是時間上的空檔,這些「看似浪費」的備案,才是承受意外的保險。就像飛機設計裡的多重備援系統,確保即使某一個零件失效,整體仍能安全飛行。

4.主動進行”錯誤練習“

主動容許自己在小規模上犯錯,可以避免在大場面上徹底崩盤。

就像科學實驗透過反覆嘗試找到答案,人生中的小挑戰、小失敗,其實是幫我們校正方向。如果總是逃避挑戰,沒有小錯誤,最終可能會迎來一次無法承受的大問題。

承受變動,不只是為了生存,而是讓我們能把波動轉化為成長的動能。


培養承受變動的行動策略

1.技能更新

不要只依賴舊有的專業。每年挑戰一項與現有工作不直接相關的新能力,無論是數位技能、語言學習,或是溝通領導,都是讓自己在未來有更多選項的投資。當舊技能失效,新技能就是替代方案。

2.風險規劃

建立緊急預備金,讓自己至少能夠承受3-6個月的生活開支。

避免單一收入來源,嘗試打造第二收入管道,例如:自由接案、投資、或副業。當主力收入受影響時,不至於立刻陷入困境。

3.身心韌性

心理與身體是一體的。

規律運動、保持睡眠品質、冥想或靜心練習,都是強化承壓能力的方式。當外界環境劇烈動盪時,穩定的身心是避免陷入恐慌的基礎。

要做到這些不容易,但絕對值得,我也正在這些面向上持續努力。

4.跨界人脈

在快速變動的世界裡,人脈不只是資源,更是資訊和靈感的來源。多認識完全不同領域的人,可以讓我們看見新的思維模式與機會。

另外,不要把人脈侷限在同齡圈子。我真的很推薦要跟更年輕的世代互動,觀察並理解他們的價值觀與行為習慣。

跨領域、跨年齡的互動,能幫助我們建立更多元的訊息網絡,讓自己在變動中擁有更多選項,甚至,提早預知未來可能的變動方向。

結語:真正的安全感

舒適很容易讓人沉迷。日子過得規律、環境沒有太多變化,看起來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但這種狀態往往只是暫時的幻象,一旦外界出現劇烈的改變,這份「安穩」就會瞬間崩塌。

安全則不同,它不是來自外界條件的穩定,而是來自你能不能面對突如其來的變化。當熟悉的工作模式被打破,你是否還能找到新的方向?當既有的人際或資源不再依靠,你是否還能靠自己創造新的可能?


或許我們都該問自己:

如果某一天,現在的舒適不復存在,我是否還能保持前進?

當世界產生結構性改變時,我能夠用多快的速度跟上與調整自己?


希望今天的文章對你有所幫助!

Jeff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ff的轉變金錢筆記
2會員
20內容數
Jeff與你分享關於金錢、理財、投資、心理學與個人學習心得,協助你對生活有更多創新思考與覺察
2025/08/30
當我們把人生放進一場長期賽局,知識、信任與資產才會慢慢累積複利,直到有一天,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而不是被世界推著走。 很多人談努力,但納瓦爾說,真正的關鍵不是「要不要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對不對」。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帶來很大的衝
2025/08/30
當我們把人生放進一場長期賽局,知識、信任與資產才會慢慢累積複利,直到有一天,你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活著,而不是被世界推著走。 很多人談努力,但納瓦爾說,真正的關鍵不是「要不要努力」,而是「努力的方向對不對」。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卻帶來很大的衝
2025/08/17
最近剛好有人跟我聊到,學會 AI 就能讓完全沒有經驗的人直接靠直播帶貨變現。 這聽起來很吸引人,但我卻想到另一個問題:「如果所有人都用同樣的 AI 工具創作,結果會怎樣?內容看似完整,卻少了個體性與差異化。」 AI很方便,但不等於無所不能
2025/08/17
最近剛好有人跟我聊到,學會 AI 就能讓完全沒有經驗的人直接靠直播帶貨變現。 這聽起來很吸引人,但我卻想到另一個問題:「如果所有人都用同樣的 AI 工具創作,結果會怎樣?內容看似完整,卻少了個體性與差異化。」 AI很方便,但不等於無所不能
2025/08/10
想像一下,桌上擺著三份工作: 一份薪水高到你朋友都會羨慕,但你每天醒來都想辭職; 一份你做起來很開心,但月薪只能勉強付房租; 還有一份你完全沒試過,不知道會不會喜歡。 你會選哪個?
2025/08/10
想像一下,桌上擺著三份工作: 一份薪水高到你朋友都會羨慕,但你每天醒來都想辭職; 一份你做起來很開心,但月薪只能勉強付房租; 還有一份你完全沒試過,不知道會不會喜歡。 你會選哪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平靜與情緒之間,有種奇妙的平衡
Thumbnail
平靜與情緒之間,有種奇妙的平衡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我所看待的「自由」是一種有餘裕的狀態,餘裕並不是偷懶,而是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自律也是為了同樣的目的。因此不必區分工作和生活,每一刻都是我之為我的展現。—摘自《給未來的讀者》」
Thumbnail
人,不是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活得還算善良,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惡習(睡眠障礙睡不好不是我的錯吧?)好好的把自己養好了、照顧好了,還能照顧他人,不是就可以了嗎?日子為什麼還是充滿著對你的任何質疑、評斷或是指揮?
Thumbnail
人,不是能夠過好自己的生活,活得還算善良,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惡習(睡眠障礙睡不好不是我的錯吧?)好好的把自己養好了、照顧好了,還能照顧他人,不是就可以了嗎?日子為什麼還是充滿著對你的任何質疑、評斷或是指揮?
Thumbnail
起床的時候仍然有點睏, 不過並不特別感覺痛苦, 因為如同年復一年的那樣。 有時候, 太過清醒有時候反而不知所措, 陷入一股樂觀於精神、 但悲觀於無作為的矛盾之中......
Thumbnail
起床的時候仍然有點睏, 不過並不特別感覺痛苦, 因為如同年復一年的那樣。 有時候, 太過清醒有時候反而不知所措, 陷入一股樂觀於精神、 但悲觀於無作為的矛盾之中......
Thumbnail
大部分的時候,總覺得... 被困住了,或許工作、房貸、各種生活壓力... 各種雜念... 好似總是無法自由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當這樣的念頭出現,可以試著,在這樣的時刻... 暫停一下,給自己幾秒鐘... 當下,提醒自己,「打斷枷鎖」!
Thumbnail
大部分的時候,總覺得... 被困住了,或許工作、房貸、各種生活壓力... 各種雜念... 好似總是無法自由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 每當這樣的念頭出現,可以試著,在這樣的時刻... 暫停一下,給自己幾秒鐘... 當下,提醒自己,「打斷枷鎖」!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我來了🚶‍♀️🚶‍♀️🚶‍♀️ 🤭休息無非就是讓自己的腦袋清空💃 🫰也是讓自己好好的放鬆放空放飛🎈 在生活的“美”一天裡,很多事情總該用認真的態度來面對,然而該“好好休息”,“好好吃飯”,就該盡心像個樣子。 人,有時難免會在過生活這檔事,太過用力~ 抓得太緊,手疼,抓得太鬆
Thumbnail
此篇文章在描述作者看似平凡的一天,實際上卻是拚命換來的。日常的挑戰,包括毫無胃口的進食、矛盾的人際關係...等。作者渴望平凡的一天,一個情緒平穩的日子。每一刻安穩度過,都格外珍惜。生活不必一直快樂,只願多一些安穩與平靜。致辛苦奮鬥的自己,感謝不懈的努力和堅持。
Thumbnail
此篇文章在描述作者看似平凡的一天,實際上卻是拚命換來的。日常的挑戰,包括毫無胃口的進食、矛盾的人際關係...等。作者渴望平凡的一天,一個情緒平穩的日子。每一刻安穩度過,都格外珍惜。生活不必一直快樂,只願多一些安穩與平靜。致辛苦奮鬥的自己,感謝不懈的努力和堅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