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財務自由後,人生始得自由”
經典好書分享:致富心態
關於財富、貪婪與幸福的20堂理財課作者:Morgan Housel
翻譯:周玉文
天下文化出版

今天來看本相當經典的好書,與先前所看過的一如既往的同一位作者,20個篇章相當好讀,有故事穿插說明,也有許多簡單的觀念,同時也對照了美國經濟發展歷史串起了這些人類心理背後的基本邏輯,因為貪婪與比較而影響了對於幸福與財富的主觀意念,而當我們可以練習理解,並且逐漸實踐,我們距離幸福與財富也就能越靠越近。
#運氣與風險
“世事總不如表象一樣好或一樣壞”
比爾蓋茲因為那相當微小的機率,才可以在他的高中年代就接觸電腦,他的同學也因為相當微小的機率,竟然高中就在滑雪山難中離世。很多事情我們習慣歸咎於運氣,但有沒有那些風險機率相對低的模式,一定是有的。不過度仰賴機率,做那些勝算大,輸了又不至於賭身家的投資決策,也許保守,長期一定有用。

“留意自己讚揚、欣賞的對象;當心自己輕視、避之唯恐不及的對象。”
#永不知足
“幸福只是扣除期望之後得到的結果”
四件作者的提醒:
- 最困難的理財技能是實現目標後停止繼續追逐
- 社會比較正視問題的核心
- 知足不代表得到的太少
- 有許多事情無論潛在獲利多龐大,永遠不值得冒險
現代的社會太過容易比較,外加網路社群興起之後,這些比較的對象已經跟自己不是同一個狀態或是水準,如同查理蒙格說過類似的,幸福的方法來自於降低期待,降低期待,懂得感恩,也更不容易被那些好到不像真的詐騙所誘惑。剩下的就是維持習慣並交給時間複利。

#致富與守財
“他沒有讓自己過勞,以致於要離職或退休。”
巴菲特是這本書很常出現的指標,也因為他活得夠久,更加驗證了時間複利的威力,除了會賺錢,還要能把錢留住,有時候不只是觀念,而是眼界,我們賺不了認知以外的財富,賺到了也很大機率是留不住的。關於這樣的求生心態,作者歸結三件:
- 我想要的不僅是豐厚的報酬,更想要讓財務狀況牢不可破。如果我能夠讓財務穩固,我真的認為自己可以得到最大的報酬,因為我將有足夠的時間讓複利創造奇蹟。
- 計畫很重要,但每個計劃最重要的部分是,在事情沒有按照計畫走時,按照計畫持續修改計畫。
- 能平衡的極端性格很重要,也就是說,要樂觀看待未來,卻又要戒慎恐懼緊盯那些會阻礙你邁向未來的事物。

#自由
“最有價值的財富是有能力每天一早醒來時說:今天我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
我們對比幾十年前的收入,理應該感到幸福許多,但實際卻不然。當然,物價的差異絕對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多的是我們成為了在工作中不停奔跑的倉鼠,彷彿怎麼也看不到終點,極端的情境之一是賺了很多卻搞壞了人生與身體,又或是根本沒賺到什麼,整天抱怨卻忽略了身邊周遭的每個人也包含了自己。不論那種情境,其實我們該練習的是專注當下,理解時間價值的重要,當自己能掌握越多的時間,對生活的掌握感就會越強烈。

“存在銀行裡賺取不到任何利息的儲蓄,實際上可能產生超凡的報酬,它可以給你彈性去做薪資較低、但更有意義的工作,或者是當沒有彈性空間的人轉趨絕望時,能夠等到投資機會出現。”
也許與許多認真理財精打細算的觀念有些不同,但存有一定的約當現金會是很大量的餘裕來源,有這樣的餘裕可以讓自己做出相對好的選擇,也多一點等待的時間與空間,還有許多的觀念值得學習,雖然每個篇章都有一些觀念,但建議是要照著順序閱讀,更能夠理解作者所呈現的邏輯架構,有時候慢慢致富反而比較快,好書推薦大家,願大家都能朝向財富自由越來越近。

#阿崴閱讀
#致富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