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月明功的"陳巧明"談起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前言

2025-09-23<聯合報>以<日月明功虐死高中生案…靈修為何走向集體暴力>為題,報導了2013年「日月明功」成員集體「管教」詹姓高中生致死的案件:詹被懷疑他吸毒的母親帶到默園(日月明功修習處),陳巧明下令對詹進行「公審」,並指使成員施予教誨,詹在被軟禁期間遭到繩子反綁,並且以竹子、籐條虐打折磨了整整十八天,三餐只給稀飯跟水才導致憾事發生。此案震驚了社會,教主陳巧明被判刑十三年,在服刑近十年後於日前假釋出獄,並接受聯合報記者的獨家專訪,根據《聯合報》報導,「如今重獲自由的陳巧明,選擇回到彰化老家生活,不改名、不搬家,甚至連電話號碼都未更換。」她受訪時坦言,『剛入獄時最害怕的是「會死在裡面」,如今能平安出獄,她感慨自己雖付出慘痛代價,但「總歸一句,我活過來了」。』「她強調不會再在意外界的評論。如今只希望學會與過去共處,努力過好接下來的人生。」

從案發至今,陳巧明一再地否認自己有教唆施虐。

她不認為自己或日月明功有什麼錯

事實上,在此案之前,針對「日月明功」的行事風格即有著諸多的爭議和批評,但日月明功創辦人陳巧明卻強調上述的爭議和批評都是子虛烏有、捕風捉影,認為自己是無奈當志工「替社會行善」,卻鬧出這麼大風波。"

維基百科的說法

依照維基百科的說法:,陳巧明創立的日月明功,其教義為「日月明功最好,自己最好!」陳巧明於2008年離婚後,常說自己的婚姻不幸福,不斷灌輸信徒「自己最重要,家庭只是附屬品」,入會學員必須尊稱她為「Sunshine」(陽光)。在靈修活動方面,陳巧明要求學員必須分享日月明功有助於工作、心靈成長的心得,一旦陳述不出具體內容,就得在全體學員和陳巧明面前認錯。或是安排學員集體譴責,甚至是賞耳光,並要求受罰者寫悔過書。有已脫離的前學員表示:陳巧明的控制欲望十分強烈,她會用各種方式去箝制學員的思想、行動,會當眾怒斥、甩耳光以羞辱學員,還會以暴力威脅想脫離日月明功的學員,恐嚇想脫離日月明功的學員遭天譴、家破人亡。

聯合報稱「全案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成員中有學校輔導主任、高中老師、醫生、建築師等知識分子,他們卻臣服於陳巧明權威下。」

報紙引發的聯想

日月明功案已經過去很久了,如果沒看到聯合報的報導,不會再注意那個案件,但聯合報報導令人注目的地方是陳巧明這個教主,一般被判刑定罪的人會想著隱姓埋名,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然而他完全沒有這個想法,聯合報說她「選擇回到彰化老家生活,不改名、不搬家,甚至連電話號碼都未更換。」她完全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過錯,一切的罪名只是人家對她的誤解或者不了解,她"無奈當志工「替社會行善」,卻鬧出這麼大風波。"她之所以對不聽話的教徒施以教誨,完全是不得已的,她是在「替社會行善」,俗人凡夫怎麼知道她的苦心和義舉呢?

這個人真的很有意思。

deepseek的分析

我認著問deepseek能否分析一下此案當事者的心理,關於教主陳巧明的部份其分析如下:

教主陳巧明的心理分析

陳巧明是整個案件的核心,她的心理狀態是驅動整個團體走向極端的關鍵。

1.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傾向

o    誇大的自我重要性:陳巧明自稱擁有特殊能力,能通靈、解讀經典,是學員的「心靈導師」。她營造出一種神格化的形象,要求信徒絕對服從。

o    需要過度的崇拜:她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儀規(如稱她為「老師」、特定的鞠躬禮節),透過這些儀式不斷強化自己的權威地位,滿足其對權力與崇拜的心理需求。

o    缺乏同理心:在詹生生命垂危之際,她不僅未伸出援手,反而持續指責其「裝病」,這顯示她對他人的痛苦完全無動於衷,是缺乏同理心的典型表現。

2.    權力與控制慾

o    邪教領袖的本質是對信徒的全面控制。陳巧明控制信徒的飲食、作息、人際關係(包括夫妻、親子關係),甚至思想。這種絕對的控制感能帶給她巨大的心理滿足和安全感。

3.    利用心理操控技術(「洗腦」)

o    信息控制:將團體與外界隔離,使信徒只能接收來自她的單一信息。

o    行為改造:透過長時間的靜坐、勞務勞動(整理默園)使信徒身心疲憊,降低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o    情緒操控:時而給予關愛(愛的轟炸),時而嚴厲指責,讓信徒處於不穩定狀態,更加依賴她這個「唯一」的指引者。

 為什麼會有人相信

我比較難了解的是:為什麼這樣的人會有這麼多的信徒(資料上稱有兩百多人?)而且其中還包括許多學歷社經都不低的人,為什麼?我把這個問題的答案交給讀者來回答。

以後還會有類似邪教嗎?

那以後還會有類似的邪教嗎?你說呢?我問deepseek如何區分宗教正邪與否?它的回答是,邪教有下述特徵: 

  • 極端的教主崇拜: 領袖被視為絕對正確、神化或擁有特殊超自然能力,成員對領袖的指令不容置疑。
  • 精神控制(洗腦): 使用各種手段(如資訊隔離、疲勞戰術、思想批判等)切斷成員與外界聯繫,控制其思想和行為。
  • 與社會對立: 鼓勵或強制成員脫離家庭、社會,視外部世界為邪惡、墮落或敵人。
  • 剝削成員: 對成員進行財務、勞動力或性方面的剝削。
  • 使用暴力或威脅: 對試圖離開的成員或外部批評者進行恐嚇、騷擾或暴力行為。
  • 教義極端且封閉: 擁有秘密或不斷變化的教義,聲稱擁有唯一真理,世界末日論調強烈。

你參加的組織正常嗎?

你有參加什麼宗教組織嗎?這個組織正常嗎?問自己三個問題就可以了:

1.你可以質疑教主或教義嗎?

2.對社會和常民抱持善意和關懷嗎?

3.關心你的身心靈,但不會想控制你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3會員
977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9/27
前言 上文提及媳婦和女婿受到無止盡的欺壓和侮辱,卻不知如何回應和抗拒,最讓這些媳婦和女婿無法接受的是:需要幫忙或者需要用錢時把他們當家人(例如請客不讓他們參加,但買單卻要他們負責),而有什麼好康時卻說他們就是"外人"。 媳婦在婆家沒有繼承權 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媳婦或女婿是沒有法定繼承權的,(
2025/09/27
前言 上文提及媳婦和女婿受到無止盡的欺壓和侮辱,卻不知如何回應和抗拒,最讓這些媳婦和女婿無法接受的是:需要幫忙或者需要用錢時把他們當家人(例如請客不讓他們參加,但買單卻要他們負責),而有什麼好康時卻說他們就是"外人"。 媳婦在婆家沒有繼承權 不知道各位知不知道,媳婦或女婿是沒有法定繼承權的,(
2025/09/26
百度荒誔劇情 手機上有百度的APP,每天睡前大概都會點開來閱讀一下小說,不是有多好看,而是可以活動一下頭腦,嘻笑怒罵一番,因為那裡面的劇情千篇一律,都是女婿或媳婦,任勞任怨,擔負家中所有的勞務,任婆婆或岳母予取予求,但前者的需索根本沒有界線,一有抱怨或抗拒,則不是一大堆的親情勒索,就是一大圫的道德
2025/09/26
百度荒誔劇情 手機上有百度的APP,每天睡前大概都會點開來閱讀一下小說,不是有多好看,而是可以活動一下頭腦,嘻笑怒罵一番,因為那裡面的劇情千篇一律,都是女婿或媳婦,任勞任怨,擔負家中所有的勞務,任婆婆或岳母予取予求,但前者的需索根本沒有界線,一有抱怨或抗拒,則不是一大堆的親情勒索,就是一大圫的道德
2025/09/23
萬事到來都是夢 前言 家裡有四本關於蘇東坡的書,包括林語堂的,唐震的,蘇雪真的,費勇的,日前到書店幫小外孫買童書,要上二樓的牆上,突然看到一本<陪你去看蘇東坡>,一下子被吸住了,拿起來翻了一下,第一頁就是陳文茜的推薦序,買了!看看跟之前的有何不同?(之前的書老實說都不太信服,主要是針對<烏台詩案
2025/09/23
萬事到來都是夢 前言 家裡有四本關於蘇東坡的書,包括林語堂的,唐震的,蘇雪真的,費勇的,日前到書店幫小外孫買童書,要上二樓的牆上,突然看到一本<陪你去看蘇東坡>,一下子被吸住了,拿起來翻了一下,第一頁就是陳文茜的推薦序,買了!看看跟之前的有何不同?(之前的書老實說都不太信服,主要是針對<烏台詩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急就章趕出的電視新聞攝影與剪輯的期末採訪,評價意外的高。 大二下課表滿堂,不小心缺課了好幾次,本想跟陳奕誠可以混過七十五分的門檻就好,沒想到這段對六輕環評的採訪深受系主任的青睞,猛稱讚陳奕誠掌鏡的功力更上一層樓。當然,系主任也欣賞我提出的採訪計畫,還有帶有情感的旁白剖析。 「張敏敏,我記得妳是土
Thumbnail
急就章趕出的電視新聞攝影與剪輯的期末採訪,評價意外的高。 大二下課表滿堂,不小心缺課了好幾次,本想跟陳奕誠可以混過七十五分的門檻就好,沒想到這段對六輕環評的採訪深受系主任的青睞,猛稱讚陳奕誠掌鏡的功力更上一層樓。當然,系主任也欣賞我提出的採訪計畫,還有帶有情感的旁白剖析。 「張敏敏,我記得妳是土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變奏. 融匯. 陳錦芳》作者 ▪ 張清泓 一知半解可能是一件危險的事,但也可能是一粒生機勃勃的種子, 最終會長成鬱
Thumbnail
跟著林義憲教官的陳祐銓跟陳奇偉進入了思本室,他們都知道要被打屁股了。國二的陳祐銓早就已經出入思本室如家常便飯,幾乎每日都得跟林義憲教官報到,只是今日多了一個陳奇偉一塊,他倒顯得有些彆扭。陳祐銓面露哀求,沒開口而已,林義憲取出了号稱「乖寶寶魔杖」的短藤條,「陳奇偉你先來——」聽到教官先喊了旁邊的新生,
Thumbnail
跟著林義憲教官的陳祐銓跟陳奇偉進入了思本室,他們都知道要被打屁股了。國二的陳祐銓早就已經出入思本室如家常便飯,幾乎每日都得跟林義憲教官報到,只是今日多了一個陳奇偉一塊,他倒顯得有些彆扭。陳祐銓面露哀求,沒開口而已,林義憲取出了号稱「乖寶寶魔杖」的短藤條,「陳奇偉你先來——」聽到教官先喊了旁邊的新生,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陳欽生從馬來西亞來到臺灣求學,卻意外捲入政治事件,被冤判入獄。如今,他積極參與人權教育,致力推動轉型正義。他的故事提醒我們不能忘記歷史,並且需要受難者與整個社會的共同合作來達成真正的「創傷療癒」。
Thumbnail
陳欽生藉由的生命故事,關注威權下受難者的心理創傷,以及我們能提供什麼幫助。
Thumbnail
陳欽生藉由的生命故事,關注威權下受難者的心理創傷,以及我們能提供什麼幫助。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
Thumbnail
第三十三回: 法禪登臺,勸退張子美,並點名鎮東俠侯庭和童林兩人才有資格跟自己動手⋯⋯
Thumbnail
第三十三回: 法禪登臺,勸退張子美,並點名鎮東俠侯庭和童林兩人才有資格跟自己動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