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見聞|美媒與智庫眼中的台灣統促黨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近年來,台灣的中華統一促進黨(簡稱「統促黨」)屢屢登上美國主流媒體版面。雖然在台灣政壇的選票影響有限,卻因與黑幫組織的淵源、與北京統戰工作的聯繫,以及在社會中製造的擾動,引發美方媒體與智庫的高度關注。透過這些報導,可以清楚看見美國如何將統促黨視為「民主安全的內部挑戰」。

一、黑幫政治與北京統戰的交織

《華盛頓郵報》2025 年的深度調查,特別點名統促黨領袖張安樂(外號「白狼」)的幫派背景,以及該黨在台灣社會運作的模式。報導指出,統促黨不僅與竹聯幫有所牽連,成員亦曾涉入接受中資資助、操弄選舉宣傳,甚至傳出招募軍方人員為中共從事間諜工作的指控。雖然相關案件仍在司法程序中,但美媒的焦點已使統促黨成為中國「統戰代理」的典型案例。

二、邊緣政黨,卻能製造擾動

路透社等媒體則反覆強調,統促黨在台灣屬於邊緣小黨,其政策主張並未獲得廣泛支持。然而,即便無法在選舉中形成實質力量,統促黨卻擅於以街頭動員、媒體操作與意識形態宣傳製造社會噪音。對美媒而言,這種「擾動性」本身正是統戰滲透的功能所在:雖不一定能直接改變選舉結果,卻能削弱社會對民主制度的信心。

三、民主安全的「灰色地帶」風險

美國媒體與智庫普遍將統促黨放入「灰色地帶戰爭」與「認知作戰」的大圖景之中。Global Taiwan Institute 與《Taiwan Insight》均指出,統促黨展現了中國統戰與有組織犯罪結合的樣貌。這種跨界運作,使其不僅是親中政黨,更可能成為滲透、收買、挑動社會撕裂的工具。對美國而言,這攸關的不只是台灣內部法治與社會穩定,更與區域安全和美中角力密切相關。

四、美媒關注的事件年表

2014 年:路透社報導張安樂返台後,強調其黑幫前科與親中主張,視其為統戰布局的一環。

2018 年:《Taiwan Insight》指出,中國統戰與黑幫網絡交織,統促黨成為挑動社會撕裂的工具。

2019 年:路透社揭露統促黨相關人士炫耀「正確意識形態能打通中國官方管道」,並因涉嫌接受中資而遭調查(當事人否認)。

2024 年:Global Taiwan Institute 評論統促黨結合幫派與統戰,對台灣民主安全構成長期威脅。

2025 年:《華盛頓郵報》深度調查,點名統促黨涉收中資、間諜招募與社會動員,並報導台灣政府考慮解散該黨。

五、邊緣力量的警醒

總體而言,美國媒體對統促黨的敘事,帶有鮮明的警惕與批判。它被視為黑幫政治與統戰操作的混合體,雖在台灣屬邊緣勢力,卻因與北京的聯繫而成為國際觀察的重要案例。此一現象提醒台灣社會:民主的挑戰往往不僅來自外部壓力,更可能透過邊緣組織滲入內部。如何在保障自由與維護安全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台灣未來長期面對的課題。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10.0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9/30
台灣民眾黨(Taiwan People’s Party, TPP)自創黨以來,以「第三條道路」定位、自稱打破綠藍對立格局,近年在選舉中也曾展現潛力。美國媒體與智庫如何看待這個在台灣政壇相對年輕卻時有斬獲的政黨?在地緣政治壓力與島內意識形態分野日益加劇的背景下,TPP 在美媒觀點中既有希望也有極限。
Thumbnail
2025/09/30
台灣民眾黨(Taiwan People’s Party, TPP)自創黨以來,以「第三條道路」定位、自稱打破綠藍對立格局,近年在選舉中也曾展現潛力。美國媒體與智庫如何看待這個在台灣政壇相對年輕卻時有斬獲的政黨?在地緣政治壓力與島內意識形態分野日益加劇的背景下,TPP 在美媒觀點中既有希望也有極限。
Thumbnail
2025/09/26
川普總統(Donald Trump)於2025年9月23日在紐約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UNGA 80)上發表演講。這是其第二任期內的首次聯合國演講,演講持續約一小時,涵蓋美國國內成就、國際關係及對聯合國的批評。
Thumbnail
2025/09/26
川普總統(Donald Trump)於2025年9月23日在紐約舉行的第80屆聯合國大會(UNGA 80)上發表演講。這是其第二任期內的首次聯合國演講,演講持續約一小時,涵蓋美國國內成就、國際關係及對聯合國的批評。
Thumbnail
2025/09/24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簡稱IORG)最新報告《台灣失敗論和民主的信心危機》指出:「台灣失敗論」是一套中國長期結合時事、宣稱台灣弱小無能必定失敗的假資訊操弄論述,目的在削弱台灣國民信心,使台灣人認為必須依靠中國。
Thumbnail
2025/09/24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簡稱IORG)最新報告《台灣失敗論和民主的信心危機》指出:「台灣失敗論」是一套中國長期結合時事、宣稱台灣弱小無能必定失敗的假資訊操弄論述,目的在削弱台灣國民信心,使台灣人認為必須依靠中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看到這類人一直強調「台灣」真的無語,中華民國本來就是一個國家!
Thumbnail
這一篇,我主要是想要幹話: 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一般中國人們對台灣的印象 (也就是一般中國民眾,容易對台灣具有的印象,因此讓我驚覺原來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出的效果) 話說從頭 2011年左右,我在中國那邊的百度+Q群,認識一名中國朋友 當時他的年齡大約是高中生近大學生
Thumbnail
這一篇,我主要是想要幹話: 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一般中國人們對台灣的印象 (也就是一般中國民眾,容易對台灣具有的印象,因此讓我驚覺原來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出的效果) 話說從頭 2011年左右,我在中國那邊的百度+Q群,認識一名中國朋友 當時他的年齡大約是高中生近大學生
Thumbnail
2024年6月21日週五,根據國家新聞社新華社的報導,中國共產黨發布了新指南,對從事或煽動分裂行為的「死硬台獨」分裂分子實施刑事懲罰。這些指南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旨在嚴厲懲處從事分裂國家和煽動分裂行為的人員。
Thumbnail
2024年6月21日週五,根據國家新聞社新華社的報導,中國共產黨發布了新指南,對從事或煽動分裂行為的「死硬台獨」分裂分子實施刑事懲罰。這些指南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公安部聯合發布,旨在嚴厲懲處從事分裂國家和煽動分裂行為的人員。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反送中與台灣所面臨的中國威脅:現狀是在歷史不斷交織出來的因果所呈現一個個沉痛的問題: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境外勢力威脅抑或是我們本身存在著的認同危機,是否我們必須以次等身分存於國際社會,亦是我們能以台灣/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相互依存?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國民黨與民眾黨推動國會改革的行動引發討稐。美國《外交家》雜誌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強調,台灣新任總統才剛上任,立法應避免忽略民主程序而急於改革;該文章還提出改革內容可能對中國有利,暗示「北京或成台灣匆忙通過新法案的得利者」。但該文章的撰文團體,去年共20位重要政策官員及學者組成的訪團拜會民進黨,雙方就對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站在中共的角度,最害怕的是兩群守護土地的人合作:支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的人、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人。如果能從中見縫插針,便能夠: 1.使一方不願保護另一方,則入侵成功機率增加; 2.使一方無法與另一方合作,則入侵成功機率大大提高; 3.使兩方武力對抗,則可順理成章的對外用國家內部動亂的理由出兵台灣...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
Thumbnail
首先象徵性的事實是對中國介選的成功反擊,而侯柯配整合的失敗,實際上是中國介選資源的枯竭。也能夠注意到美國這次大選協助台灣的力度也變少,除了中國的力量變小之外,美國這幾年來進入到相對混亂的情況也是一個原因。台灣人必須要注意2024年美國的總統大選結果,因為那場結果將會是另一個影響國際關係大局四年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