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漢企業(3015)於2025上半年法說會中,展現其作為全球前十大電源供應器的實力,營收達67.2億台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0%。公司以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為願景,產品涵蓋AI、醫療、5G等多領域,並積極布局邊緣運算與AI伺服器市場。儘管匯兌損失影響淨利,管理層對下半年表現仍樂觀,特別是IPC與電競領域的成長潛力。
會議摘要
一、公司概況與發展歷程
全漢企業(FSP Technology Inc.)成立於1993年,總部位於台灣,並於2002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作為全球前十大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公司擁有約5,300名員工,業務遍及美洲、歐洲、中國及其他地區。發言人姚文君在法說會中介紹了公司的願景與使命:
- 願景:成為全球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的領導者,深入每個人的生活,為環境做出貢獻。
- 使命:以創新服務與優質產品,為客戶、員工及股東創造最大價值。
全漢企業在過去三十多年間,經歷了多次業務轉型,從最初的個人電腦電源(PC ATX)供應,逐步擴展至伺服器、醫療、UPS(不斷電系統)、網路通訊及電信等領域。公司通過併購、投資及策略合作,持續豐富產品線,例如:
- 2007年與Voltronic Power合作,進入UPS市場。
- 2017年併購Protek Power,擴大醫療電源事業。
- 2023年進入5G電源市場,並成立新能源事業處,研發能源儲存系統(ESS)。

這些里程碑反映了全漢企業順應市場需求的能力,尤其是在不同行業中針對電源產品的特殊需求進行技術調整與創新。
二、產品與市場多樣性
全漢企業以電源技術為核心,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解決方案,產品應用場景廣泛,包括:
- 消費性電子:如電視電源、個人電腦電源。
- 工業應用:工業電腦(IPC)、伺服器、網通設備。
- 醫療領域:醫療電源產品,需高耐用性與嚴格安規標準。
- 新能源與綠能:充電器、光伏逆變器、能源儲存系統。
- 其他:電競設備、UPS、5G相關電源。

發言人特別提到,雖然電源產品的設計與製造流程看似相似,但不同領域的應用需求差異極大。例如,醫療電源強調耐用性與高安規標準,而消費性產品則需快速迭代與成本競爭力。全漢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於其能針對不同領域提供客製化解決方案,並透過標準品快速調整以滿足客戶需求。
在市場競爭格局中,全漢企業定位於中型專業電源供應商,與大型系統商(如蘋果、Amazon)合作的廠商不同,也與零售導向的電源廠商有所區隔。公司擅長為中小型客戶提供專業電源解決方案,尤其是在網通、工業電腦等領域,這些客戶通常無法自行開發電源,但又需要高可靠性的產品。
三、2025上半年財務表現
根據法說會提供的資料,全漢企業2025上半年合併營收為67.2億台幣,較2024年同期成長20%。以下為主要財務數據:
- 營業毛利:11.75億台幣,成長17%。
- 營業淨利:1.61億台幣,成長228%。
- 稅前淨利:1.08億台幣,下降59%。
- 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0.75億台幣,下降62%。
- 基本每股盈餘:0.40元,下降62%。
儘管營收與毛利表現亮眼,淨利下滑主要受到外幣匯兌損失的影響(2025上半年匯兌損失達1.11億台幣)。發言人表示,匯率波動為短期因素,預期第三季可能有所改善。此外,公司毛利率維持在17%,顯示其專業電源供應的生意模式具穩定性。
從區域營收分佈來看,全漢企業市場均衡,2025上半年數據如下:
- 歐洲:21%
- 美洲:20%
- 中國:9%
- 其他地區(RoW):50%
這種分散的市場結構降低了單一地區經濟波動對公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