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分配往往是家人之間最容易引發爭議的問題之一,尤其當某些繼承人私下搶先處理或佔有遺產時,其他繼承人的權益可能因此受到侵害。很多人會疑惑:「遺產被搶走了,還能要回來嗎?」其實《民法》第1146條早有規範,繼承權遭侵害時,可以透過「回復請求權」維護自身權益。但需要注意,這項請求權有時間限制,若未在法律時效內提出,可能會喪失主張的機會。本文將帶你了解遺產被侵占時的法律救濟方式、提告流程與應注意的重點,協助你正確維護繼承權。
一、法律依據:民法第1146條
依據《民法》第1146條,若繼承權受到侵害,繼承人可以依法請求回復。
- 時效限制:
- 自知悉被侵害之日起 2 年內 必須行使。
- 自繼承開始之日起 10 年內,逾期就會喪失權利。
四、實務建議
- 蒐證:保留銀行流水帳、地籍謄本、遺囑、存摺等資料。
- 先談後訴:若有和解可能,可透過律師或調解委員會協商。
- 立即行動:注意2年與10年的時效,不要拖延。
👉 簡單來說,如果遺產被搶走,可以用 「繼承回復請求訴訟」 搶回來,但必須在法律時效內行動,並建議交由律師協助整理證據與提告。
想了解更多關於繼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