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ntax Espio mini - FUJI業務用100
單純的是覺得「oo效應」聽起來感覺很有趣,應該可以累積不少詞彙。
前一陣子打開檔案,發現已經超過30個。如果它們只是躺在手機裡,似乎有點可惜。雖然自己不是什麼專家學者,但能藉由方格子整理、分享,讓自己了解這些名詞的基本意義,也可以分享給大家,似乎是個不錯的點子。於是就一起開始這個「好奇筆記本系列」吧。
達克效應 - 半瓶水響叮噹
「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誤的心理現象。
1999年由兩位心理學家David Dunning 和 Justin Kruger做了一研究,發現在特定領域中,能力較差的人對於自己的能力有高估的情況,能力較高的人則會低估自己的能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
因為我們對自身的「自我認知」出現偏差,導致無法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
想到中國人俗語說:「滿瓶水不會響,半瓶水響叮噹。」
另外,在《專家之路: 從學徒到大師 》這本書中,講述從「學徒→ 熟手→ 專家」的心路歷程曲線,也與達克效應所吻合。從什麼都不會的新人到漸漸駕輕就熟,當知識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難免會有「得意」的自信滿滿之感。但隨著研究深入,或是在分享知識時被更加專業的人「打臉」,才真正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如何避免陷入「達克效應」?
- 定期檢視、反思
不要只用「感覺」判斷,從客觀及事實驗證自己。 - 持續學習並傾聽他人意見
學無止盡, 在這個資訊快速更新的時代,今天的知識正確可能明天就被推翻。 多詢問別人的意見, 有時候發現自己還是井底之蛙。 - 接受錯誤,承認自己「不知道」
當下被指出錯誤是難受的, 但也是最快進步的方法。 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準備好吸收更多。
開始工作學習新的產業知識時,自己也一度陷入達克效應。直到某天發現,自己竟然無法回答客人問題的時候,才明白自己距離所謂的專家還很遙遠。 那一刻內心的羞愧感,成為提醒自己持續學習的動力。
認知自己的不足,抱持謙虛的心情 ,才能在成長的路上逐步前進,慢慢靠近真正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