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你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隱形墨水的故事

有一個科普的小偏方,就是你用檸檬汁寫字在白紙上,乾了以後,看不到你寫了什麼,但是,用吹風機,稍微加熱一下,字跡會浮出來,因為檸檬水的酸性,腐蝕了紙張,導致色澤會不一樣。

所以這就成了不折不扣的"隱形墨水",然而美國在1995年,有一位男子,他單槍赴會的去搶了兩間銀行,一般來說,搶劫的人都會蒙面,或是用絲襪套頭之類的,這位老兄,竟然藝高人膽大,不僅沒有對臉部進行遮擋,還對監視器微笑了一下

果不其然,晚上警方就透過證據,找到了他,並要逮捕他,此時他一臉錯愕地說:『你們怎麼看得到我???,我明明在臉上塗上了檸檬汁阿~!

越無知的人越自信,因為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上面的故事是真實的,搶劫的人名叫,麥克阿瑟·惠勒,這愚蠢的新聞一報導,就引起了兩個心理學家的關注,而這兩位學者,發現了這個心理學效應,叫做《達克效應》,總結就是「越是無知的人,越是自信,因為他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恐怕有人會誤解,我需要解釋清楚,這個效應不是說,我籃球打得很爛,但是我覺得,我可以打NBA,這樣如此差距大的,自信心爆棚,反而比較像是考試,大概解釋分成三個階段:

  1. 假如你只有,考20分的實力,你會覺得自己可以考40分。
  2. 如果你是60分的水平,你可能覺得,你擁有考到80分的實力。
  3. 但是譬如你是95分梯隊的,你往往會覺得,你好像只能考到80分。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最可怕的無知,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這大概要怎麼解釋,人會有這樣子的效應呢?我用兩個人做比方,小蘇邏輯能力很差,導致常常無法辨別,眼前說話的這位大師,究竟在說什麼?

所以常常會用他僅有的知識,產生一個自洽的邏輯,去解讀眼前這位大師的話,然後給自己一個自信的感覺,原來這大師也沒什麼嘛!這也導致他持續的有自信。

相比之下,小黃邏輯能力強,眼前這位大師,他可以透過邏輯去分辨,這個人可能水平,絕對在我之上雖然我現在聽不懂,但是這世界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事情,應該把握重要又對我有用的新知識,好好去學習,於是就謙虛了起來

而這兩個人,誰最會做傻事呢?就像開頭那位搶劫的人,那當然是小蘇,所以世界上最可怕的無知,就是你不知道,你自己不知道!

能力低的容易過度自信,能力高的容易有冒牌者綜合症

看一眼,下面的圖(當然這曲線的曲度誇張了),你可以更了解《達克效應》:

一開始學習,到一知半解時,你容易過度自信,但是隨之而來,當懂得越來越多,你將面臨一個自信心的低谷,我認為跟冒牌者綜合症,是一樣的解釋,最後回歸知識跟自信平穩地一起成長,達到持續的正想巔峰狀態。

最後提醒,當你自信心爆棚,或看到別人自信心爆棚時,你要很清楚的分辨,到底現在是一知半解的自信,還是真的智慧成長的自信,願我們都不要有《達克效應》。

150會員
204內容數
這專欄主要是學習成長的專題,內容有我諸多的學習與思考。主要啟發我的素材有科技業的工作經驗,台灣與美國兩個商學院的學習心得分享,以前看過的好書與得到App,最後是我財經講師的一點投資淺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