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老化,你有更好的選擇《超預期壽命II》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如果說《超預期壽命I》告訴我們不要到老了才開始改變
《超預期壽命II》告訴你如何改變

raw-image


書裡的靈魂拷問打動了我

「你在人生的最後幾十年想要做什麼?」

是希望80、90歲時能靈活走動,偶爾出外踏青,還能陪孫子跑跳玩耍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對於遙遠的未來,很難做出規劃,所以不太能對退休生活或是自己的健康做準備,覺得健康養生是老年人在做的事情,於是讓壞習慣一點一滴地侵蝕我們的健康,例如 : 熬夜、不運動、吃高油炸的垃圾食物、喝含糖飲料等,然而這些壞習慣的影響,會隨著年齡逐漸顯化出來,等到健檢報告出現紅字或是影響到生活,就太慢了。

應該要在還健康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維持健康生活。

《超預期壽命2》告訴我們如何透過運動、飲食營養、睡眠與情緒健康來打造健康新生活,我想分享對我影響較大的部分。

運動改善粒線體健康

我們知知道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廠,因為它們負責把我們吃進去的營養轉換成能量(ATP)。所以,粒線體越健康,對身體的好處越多,就像你的電池隨時保持電力滿格一樣,幫助你思緒更清晰、提升運動表現、延緩老化。

粒線體有可塑性,是會用進廢退的,【2區運動】訓練能夠改善粒線體的健康、葡萄糖的吸收,降低糖尿病的風險,還能提高最大攝氧量(Vo2Max)。

每個人的【2區運動】會有差異,依照個人的體能狀況調整,能夠長時間、穩定的進行,大致的標準是在執行運動時,能夠說話但有點喘的程度,例如慢跑、游泳或騎單車,如果慢跑讓你喘到無法說話,那就下修成快走。


提升肌力

肌肉像是身體的「緩衝墊」,夠能幫助我們穩定關節、保護骨骼。40歲以後,肌力每10年衰退8~17%,年長者跌倒後常導致骨折,往往是健康急轉直下的關鍵點,也常是意外死亡的主因,當肌肉較多、肌力較強時,也比較不容易跌倒,平衡感與身體覺察也會比較好,進而減少跌倒的風險。


運動,就是給未來的自己存下「行動力退休金」,從今天開始,每一次阻力訓練、每一場快走或跑步,都是在替未來的自己儲存行動自由。


更新飲食觀念

尤其是飲食對我影響很大,飲食型態應該要客製化,依照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進行調整,裡面談到飲食的迷思,不論是熱量限制還是168飲食法,其實吃什麼和熱量控制一樣重要,如果你吃的都是垃圾食物,那即使熱量限制還是讓你變胖,更會增加心血管風險。關鍵是減少精製糖,尤其是含糖飲料,果汁也盡量避免,喝果汁不如吃水果。外食也經常是禍首之一,有些餐飲業者為了美味,常常添加許多的糖在食物裡面,雖增加風味,卻增加了身體的負擔,減少外食比例,增加原型食物的攝取,如優質蛋白以及OMEGA-3好油,才是健康生活之本。


體檢報告過度簡化

值得省思的是,

書中提到【體檢報告過度簡化】,我們拿到體檢報告上的標準,是大多數人的平均值,沒有紅字也不代表你很健康,胰島素升高其實就是代謝失調的前兆,相較於糖化血色素,監測與代謝相關的生物標記,例如 : 尿酸偏高、慢性發炎、ALT肝酶偏高等,更有助於了解人代謝的狀況。

體檢報告上面的數據沒有告訴我們死於心臟病的風險有多大,若在體檢加上風險評比,也許會有更多人關注健康問題。


我想在最後用《原子習慣》的一句話來勉勵大家「習慣就是自我改善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複利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時間從不偏袒誰,你今天的每個選擇,都在為明天的自己鋪路,願我們一起為更好的自己投資健康。


raw-image

🌻 康栗米讀書🌻

臉書粉專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Click.Mi.Reading

https://vocus.cc/article/68dda606fd897800015a60bc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康栗米讀書
0會員
15內容數
喜歡東看西看,寫寫東西。 主要關注育兒教養與心理健康, 內容不限於讀書心得, 偶爾也有Podcast或電影推薦。
康栗米讀書的其他內容
2025/10/01
洪蘭教授的《大腦說明書》,非常適合當大腦科普入門,書中用各種角度並搭配科學實驗揭開大腦的秘密,敘述平易近人,讓讀者可以用輕鬆的方式進入大腦科學世界裡。 書中談論胎兒的腦部營養,也談睡眠、學習與記憶、情緒、創造力、男女的大腦差異,更談論快樂人生的秘訣。
Thumbnail
2025/10/01
洪蘭教授的《大腦說明書》,非常適合當大腦科普入門,書中用各種角度並搭配科學實驗揭開大腦的秘密,敘述平易近人,讓讀者可以用輕鬆的方式進入大腦科學世界裡。 書中談論胎兒的腦部營養,也談睡眠、學習與記憶、情緒、創造力、男女的大腦差異,更談論快樂人生的秘訣。
Thumbnail
2025/09/29
《說理》指的是有憑有據的說服別人,而不是用威脅或暴力方式,逼人妥協投降。 不論是溝通或文字,說話有條理的人,到哪都無往不利,如何說的有道理、讓人信服? 書裡其中一個說理方式,就是亞里斯多德在修辭學裡的三大說服工具 : 【邏輯】、【情感】、【人格】。
Thumbnail
2025/09/29
《說理》指的是有憑有據的說服別人,而不是用威脅或暴力方式,逼人妥協投降。 不論是溝通或文字,說話有條理的人,到哪都無往不利,如何說的有道理、讓人信服? 書裡其中一個說理方式,就是亞里斯多德在修辭學裡的三大說服工具 : 【邏輯】、【情感】、【人格】。
Thumbnail
2025/09/24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建築大師 Mies van der Rohe 的這句話,乍看是在談設計,其實也道出了現代人想要簡單、內心安定的深層渴望。 在資訊爆炸、生活節奏愈來愈快的時代,我們經常覺得身心疲憊,甚至連情緒也來不及整理,就被下一件事追著跑。
Thumbnail
2025/09/24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建築大師 Mies van der Rohe 的這句話,乍看是在談設計,其實也道出了現代人想要簡單、內心安定的深層渴望。 在資訊爆炸、生活節奏愈來愈快的時代,我們經常覺得身心疲憊,甚至連情緒也來不及整理,就被下一件事追著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傳統觀念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大姑娘們都喜歡穿灰暗顏色的衣服,覺得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穿得花花綠綠的像啥樣~這就叫限制信念。 人生60才開始,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就在中年,這年紀的口袋裡有錢,有錢有夢想,人生也開始新的規劃;例如:就像很多中年以上的男性,年輕時為了家庭奮鬥打拼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到了晚年
Thumbnail
傳統觀念很多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大姑娘們都喜歡穿灰暗顏色的衣服,覺得自己年紀一大把了還穿得花花綠綠的像啥樣~這就叫限制信念。 人生60才開始,人改命最好的時機就在中年,這年紀的口袋裡有錢,有錢有夢想,人生也開始新的規劃;例如:就像很多中年以上的男性,年輕時為了家庭奮鬥打拼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到了晚年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重啟人生》一開始就點出一個讓我當頭棒喝的真相,當然這個真相理論上每個人都知道,只是我們大多在逃避,而這本書就是要當面告訴你,每一個人的衰退都來得比你預期的早。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開始走向衰退。」 好啦,誰都知道人老了就會開始衰退,只是我一直以為衰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不要逞強不要抗拒變老,平衡運用智慧跟體力,你會一直過得很好。
Thumbnail
不要逞強不要抗拒變老,平衡運用智慧跟體力,你會一直過得很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一位準備了60年來迎接60歲大壽的人的故事,他一直不願意安於退休生活,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和尋求自我成長,最後得出了在得到他人認同之前要先好好對待自己的結論。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關於一個人從青年步入老年的生理心理變化,統整的報導和文藝作品卻很少。我們都不知道,一個人要如何變老?應該說,我們要如何面對變老的事實?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