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詩》清·石天基
- 人生在世一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
- 百歲光陰能幾有?一場扯淡沒來由。
- 當年楚漢今何在?昔日蕭曹盡已休。
- 遇飲酒時須飲酒,青山偏會笑人愁。
註:為了口順,將「有幾」倒置為「幾有」!
扯淡,這個口語的出處:
- 明,沈德符《萬歷野獲編》:今上初年,高新鄭被逐家居,患家末疾,忿郁無聊,每書壁及几牌云「精扯淡」三字,日以百數,則華亭、內江、江陵諸隙在胸中,已漸消化矣。
- 明,伯溫劉基(《開卷一笑》上下集.十四卷.明.李贄編.屠隆校.明末刊本。內收有「扯淡歌」!
「扯」.談,閑聊。周立波《山鄕巨變》上二:“你來得正好,同李主席談完情況,我要跟你扯一扯。”柳杞《好年勝景》:“這一天上午,苑春田說是請了假,准備在家里天南地北的和我扯個夠。”參見“扯談”。
《寒山問拾得》:....我看世上人,都是精扯淡,勸君即回頭,單把修行干,做個大丈夫,一刀截兩斷,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
《寒山問拾得》出自南宋時候的一本書《古尊宿語錄》,書裡說這寒山和拾得是兩個唐朝晚期時候的人。也就是說,「扯淡」一詞,可能是從唐朝,最晚是南宋的時候就有了。
「撦」, 文讀音 tshia2。裂開也。《博雅》撦坼,啓開也。《劉克莊題跋》溫李諸人,困於撏撦。 俗撦字「扯」。撦,有牽拉,撕下,拔取等義!與「淡」字組成複詞,就有談話,閒聊的意思!
「淡」,的書面字是「誕」,因為兩字同音,共享彼此的字義! 有胡說,也有閒聊的意思!淡,跟談同一音符! 也可作為假借字! 張口說話,中文字「說」,泉州話也是「說sirh」,閩南話「講kong2」,潮州話「呾ta5」,有可能是「談」,也可能是「答」。也有人說「扯」是「哆」tshi2 《說文》:張口! 與tshia2 一音之轉!
精扯淡
這裡的「精」,是形容副詞! 是形容最高級的「很」義! 這個音,與閩南語的「很」義音tsiann/tsiann5(誠) 同音!tsin-> tsing->tsiann! 這個字對應字「真」,其實是「臻」字! 輾轉演化變成如今中文的「淨」扯淡! tsing3 ->tsiann3! ->「正」字!
另一首同名勸世歌:
《莫愁詩》丘處機
- 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
- 石崇未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面謀。
- 花落三春鶯帶恨,菊開九月暗含愁。
- 山林多少幽閒趣,何必榮封萬戶侯。

引用歷史典故:
- 石崇是西晉著名富豪,曾以 「斗富」 聞名(如用蠟燭當柴燒、擊碎名貴珊瑚樹),家財萬貫卻結局淒慘(因財富引發嫉妒,最終被處死,家產抄沒)。此句以 「石崇雖富卻不能長久擁有」,證明 「富貴無常,並非永恆」。
- 韓信是西漢開國功臣,軍事才能卓越(「十大謀」 代指他屢獻奇策、戰功赫赫),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卻因功高震主,最終被呂後以謀反罪名誅殺。此句以 「韓信雖有謀略卻不得善終」,說明 「權勢、功業再盛,也可能招來禍患,並非立身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