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打開ChatGPT,卻發現自己問了問題、得到答案,但總覺得「好像還少了點什麼」?明明別人能用AI產出完整行銷企劃、撰寫專業報告、甚至簡報設計製作,但自己卻只能得到平凡的回覆。事實上,差別不在「誰的ChatGPT比較厲害」,而在「誰更懂得提問」。這就是所謂的Prompt Engineering(提示工程):一套讓 AI 輸出更精準、更專業的思考方法。
如果你想真正掌握 ChatGPT,不再只是「問問題」,而是能「引導AI 為你思考」,那你一定要學會這六大Prompt 技巧。它們能幫助你從初學者躍升為專業應用者,不論是撰寫企劃、教學設計、內容行銷或職場分析,都能瞬間提升效率與品質。

網路圖片
▍建立 AI 思考邏輯的基礎技巧
1.Zero-shot Prompting:零範例提示法這是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提問方式:直接下指令。例如:「請用300字介紹台積電。」模型會根據指令生成回答,不需要任何範例或格式引導。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指令清晰。
若你能明確指出「目的、角色、格式、語氣」,AI 的回答就會更加貼近需求。例如:「請以財經記者口吻,用300字介紹台積電的國際地位。」同樣一個問題,因為角色明確,輸出品質就會明顯提升。
應用場景:快速生成內容、初步探索主題、建立草稿雛形。
2.Few-shot Prompting:少量範例提示法
想讓AI學會你的寫作風格或邏輯結構?那就給它「範例」。例如:
範例1:「請推薦一本書給想學AI的人。回答:我推薦《AI思維》。」
範例2:「請推薦一本書給想學行銷的人。回答:我推薦《行銷4.0》。」
→ 接著問:「請推薦一本書給想學簡報設計的人。」
AI 就能依照範例結構生成一致的回答。這技巧能有效「訓練」模型,讓輸出更符合你要的風格。
應用場景:建立模板、系統化內容生成、品牌語調統一。
3.Chain-of-thought Prompting (CoT):思維鏈提示法
這是一個讓AI「一步步思考」的技巧。例如:「請逐步推理出這道數學題:12+23×2。」模型不會直接輸出答案,而是會展開中間的推理過程。
在職場應用中,我們可以這樣使用:「請逐步推理出這個專案延誤的三個可能原因,並提出解法。」透過思維鏈的引導,AI會條理清晰地呈現思考邏輯,不僅幫你得到答案,更幫你「看見思考的過程」。
應用場景:策略分析、問題診斷、決策推理、教學引導。
▍打造專業應用層次的高階技巧
4.Prompt Chaining:提示鏈接法
這是專業使用者最常用的技巧之一。當任務複雜、步驟多時,可以將整個任務拆成多個 Prompt,每一步驟的輸出,成為下一步的輸入。
例如:生成課程大綱 → 擬定課程目標 → 轉成簡報架構。
三步串接,就完成了一整套課程設計。這種做法就像「模組化思考」,能讓大型專案(如行銷計畫、產品設計、策略報告)更具有結構性。
應用場景:企劃撰寫、專案設計、AI流程自動化。
5.Role-playing Prompting:角色扮演提示法
你可以讓ChatGPT「成為」某個角色,從那個角色的角度提供建議或答案。
例如:「你是一位ESG顧問,請協助我撰寫企業永續報告書。」
→ 模型會以顧問身份、專業語氣回答。
透過角色設定,你能讓 AI 轉換思維框架,模擬不同專業領域的視角,例如「專案經理」、「行銷顧問」、「講師」等。
應用場景:專業文件撰寫、角色模擬訓練、職場情境應用。
6.Maieutic Prompting:蘇格拉底提問法
這是最具深度的一種技巧。你不是要AI給出答案,而是要它「引導你思考」。例如:「請以教練的方式引導我,先問我三個關於企業經營反思的問題,再根據我的回答提供建議。」
這個方法能讓AI成為一位「思考陪伴者」,透過提問、反思、整合,幫助使用者自我覺察與洞見。
應用場景:職涯教練對談、自我探索、團隊反思、創意思考工作坊。
▍綜合應用與進階建議
學會這六大技巧後,你會發現 ChatGPT 不再只是回答問題的工具,而是一位可以共創內容、協作思考、強化專業輸出的夥伴。
建議練習方式如下:
1.從單點練習開始:先熟悉每一種技巧的語法與用法。
2.再進行組合應用:例如「角色扮演」+「思維鏈」=策略模擬分析。
3.最後串成系統化流程:以「提示鏈接」設計一整套AI工作流程。
當你能夠靈活運用這六大技巧,你就能真正掌握「AI思考的語言」。
你的每一個指令,都將成為一場與智慧對話的藝術。
▍成為能引導AI的人,而不只是使用AI的人
在這個生成式AI浪潮中,真正有價值的能力不再是「你懂AI」,而是「你能讓AI懂你」。
從零範例到角色扮演,從思維鏈到蘇格拉底提問,每一種Prompt技巧都在訓練你更清楚表達需求、組織思維、引導邏輯。
下一次打開ChatGPT,別只是輸入問題,試著運用這六大技巧,引導AI幫你思考、分析、創造,讓自己從使用者,變成AI引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