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連假期間窩在家看了《長安的荔枝》電影版,故事背景設定在大唐天寶十四載,長安城中九品小官吏李善德,遭人暗算被指派屎缺-荔枝使:必須在楊貴妃生日6月1日前,將五千多里之遙的嶺南新鮮荔枝運抵長安當生日禮物,這項任務無異於天方夜譚。然而,標準社畜李善德抱持著「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的決心,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歐巴桑我正覺得這楊國舅有點帥時赫然發現竟是劉德華!!他難得演反派耶!
飾演李善德悍妻的是楊冪,溫婉的超級大美人一點都不兇悍阿!?
看完這部看似荒誕卻又真實的電影,忍不住趕快閱讀《長安的荔枝》紙本小說,作者馬伯庸僅花11天就把把唐代詩人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中的名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句擴寫成數萬字小說,馬伯庸不愧人稱「文字鬼才」!
以下分享精采片段及感想
一、官場如戰場。上級給大餅吃不了。同僚互踢皮球。
故事一開頭<p.8>生動描寫九品芝麻官李善德想要在長安京城買房,透過牙人=房屋仲介看房買房,房貸是跟招福寺借款,因佛法不可沾染銅臭,所以借款美其名為「香積錢」,「借款本金」是做「功德」,「還款利息」是「福報」,借款越多等於功德深厚,還不完的利息就是福報綿綿無絕期。
哈哈哈~這段作者寫得太有梗了~註解的部份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古人的詞語意義,邊看小說邊學歷史。
<p.11>描寫買了房後展開房貸人生~
「李善德看房後回到上林署。上林署令招手,示意他坐到身旁,劉署令笑咪咪道:「監事且吃,有樁好事,邊吃邊說與你聽。」
「李善德有點受寵若驚,忐忑不安跪坐下來。」
這段電影版的畫面是李善德手拿大餅跟上林署令說:「這餅太大了,吃不了。」這台詞很有梗暗喻得太巧妙了~
以為是荔枝使是好缺結果是要命的屎缺,李善德終於發現被上司同僚陷害了~
「於是李善德在抄目裡,看到了一場馬球盛況:尚食局推給太府寺,太府寺傳給宮市使,宮市使推到嶺南朝集使,嶺南朝集使又移文至司農寺。司農寺實在傳無可傳,只好往下壓,硬塞到上林署。」<p.24>
這段在電影版的畫面出現李善德在各處室間奔波跑來跑去,同僚開心互相踢球的畫面,這畫面諷刺性極強!
二、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
李善德的好友韓洄及杜甫,鼓勵他甩開被害者心態,與其抱怨及等死,不如把握時間奮力一搏,是「成長性思維」(Growth Mindset)的人。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羅.杜維克(Carol Deweck)所著<<心態致勝>>一書,提出兩種思維模式:「固定性思維」(Fixed Mindset)和「成長性思維」(Growth Mindset)。成長性思維的人會認為「我雖然現在不會、雖然現在做不到,但只要我慢慢學習,就可以學會」,而願意選擇試試看挑戰看看。
第131頁這段描寫李善德苦尋各種荔枝保鮮之法,用理性實驗計算法破解運輸技術難題。
「靈感源源不斷,毛筆勾畫不斷,李善德此進入一種道家所謂的「入虛靜」的奇妙狀態,過往的經驗與見識融匯成一條大河,汪洋恣肆,奔騰咆哮。李善德的眼睛滿布血絲,卻絲毫不覺得疲倦,恨不得撬開自己的腦袋,把腦漿直接塗抹在紙卷之上。」<p.131>
李善德進入所謂的「心流狀態」,心流狀態是一種由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提出的心理狀態,當人們全神貫注於某項具有挑戰但又符合自身能力活動時,會進入一種極度專注、忘我的境界。在這個狀態下,時間感會消失,個人能感受到強烈的滿足感和內在回饋,專注於當下活動,效率和創造力也會顯著提升。
心流狀態的特徵:
- 極度專注:對手邊的任務有強烈的專注,其他雜念和外界干擾都會消失。
- 忘我的境界:會忘記自我,感受到自身與活動完美融合。
- 時間扭曲:對時間的感受改變,覺得時間過得飛快,甚至忘記時間的流逝。
- 毫不費力的感受:在專注的同時,會覺得事情做起來很順手,彷彿自動運轉。
- 內在回饋與滿足感:從活動本身獲得愉悅、滿足和成就感,而不依賴外在獎勵。
「因為行程中的種種意外,李善德疲憊地閉上眼睛,在絕望和疲憊交迫之下,他的意識逐漸渙散,不知不覺陷入昏睡。不料竟做了噩夢,原來連做噩夢都在工作啊…」<p.201>
「就算失敗,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離終點多遠的地方」的決心,妥妥的社畜心態
三、權力是甜蜜毒藥。難的不是天地法則,而是怎在腐敗的政權下做個好官!
杜牧寫的詩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小小一顆荔枝看盡唐代的官場現形記。
「為官之道,其實就是三句話:和光同塵,雨露均霑,花花轎子眾人抬。一個人吃獨食,是吃不長久的。」韓洄只是個比部司小官,形勢看得很清楚。<p.147>
電影版尾聲畫面中那費盡千辛萬苦送進長安的鮮荔枝,不過是諸多生日貢品的其中一種,當楊貴妃纖纖玉手正要拾起盤上荔枝品嘗時,卻被旁人的呼喚聲轉移了楊貴妃注意力,就這樣用鮮血和人命換來的數顆鮮荔枝只不過是場謬劇。
四、禍福相依 是福是禍 猶未可知!
李善德因忠言直諫頂撞權傾天下的楊國忠右相,差點喪命,但結局峰迴路轉,一家三口反而可以安穩過下半生。
「一個因從嶺南運荔枝而犯事的官員,居然被判處流放領南。招福寺的大師在法會上說此事因果輪迴,報應不爽,為有恭勤敬佛,方可跳出輪迴。」
「李善德一家就此告別長安城的似錦繁華,劉署令說放著京城的清福不享,去那種瘴氣瀰漫的鬼地方,明年他就會後悔。」
李善德自己很淡定,能避開殺頭已經很幸運,不奢求更多。<p.226>
一轉眼,一年過去。
李善德在石門山下選了一塊地,挽起袖子從一個刀筆吏變成不問世事的荔枝老農。
這時,只見兩個黑眼圈的趙辛民帶著一大隊騎兵北上,辛民手執韁繩,面色凝重說道:「去年年底,安祿山突然在范陽起兵叛變, 一路東進,朝廷兵馬潰不成軍。不過半年多,洛陽、潼關相繼失守。經略府剛接到消息,如今連長安也淪陷了!」
李善德僵在原地,像被丟進上林署的冰窖裡。
趙辛民神情複雜對李善德說:「你那回若不做死,怕是如今還在長安做荔枝使-真是走了狗屎運呢。」< p.232>
其實上天眷顧耿直的他,劫後餘生被貶至嶺南,遠離心中繁華長安,他以為是禍殊不知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