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科系是「水文」,一個聽起來離晶圓光年遠的領域。
大部分的同學畢業後不是進工程顧問公司,就是考高普考、技師證,走向穩定又規矩的職涯。
但我不想那樣。
我不想考試,也不想成為那些結案期前必須無償加班到半夜的工程師。
我那時只知道:「我可以加班,但要錢。」
結果,命運的轉折來自一場學長的返校分享。
他說他在科技業工作,講著各種新鮮的制度與技術,我那時腦袋一片空白,只想著:
「咦?我們這種科系也可以進半導體?」

💡 一場分享,改變整個方向
那之前的我對半導體的理解,大概就停留在「台積電股價很高」、「台灣是半導體王國」。
聽完學長分享,我滿腦子問號回家狂查資料,然後很衝動地投了幾間公司。
第一次面試時,我連「半導體製程有幾個步驟」都不知道。
我能做的,就是展現真誠——讓主管感受到我真的很想要,也不排斥輪班和加班(後來才知道這兩件事是半導體的基本套餐)。
結果,我就這樣稀裡糊塗地上岸了。
職位是「製造部」,也就是傳說中的「產線三寶」之一(製造、製程、設備)。
輪班、爆肝、緊急狀況永遠不間斷。
有時兩三件「超級緊急」的事同時砸過來,你只能深呼吸、硬著頭皮先處理一個再說。
⚙️ 上線第一週,我懷疑自己是不是來錯地方
進公司後,我最大的衝擊是——大家都太忙了。
學長雖然願意教你,但身上任務多到炸裂。
有時你想問問題,看到他忙到像要燃燒殆盡,只能默默收回嘴邊的「請問一下…」。
更可怕的是,那個節奏和氛圍。
大家一焦急就會提高音量。理智上我知道他們不是在罵人,但身為一個溫室裡長大的花朵,聽到那音量真的會瞬間緊繃。
下產線第一週,我就感受到現實的衝擊。
我身邊的同事幾乎都是頂大電機、材料、化工背景,而我這個外行人,連一些基本名詞都聽不懂。那一刻我真的很怕——會不會哪天我就撐不下去了。

🧃 我靠「飲料戰術」活下來了
那段時間,我用了一個笨但有效的方式生存:
用飲料賄賂學長。
只要輪休,我就帶著飲料去問問題。
沒人理我時,我就偷看別人怎麼做事,趁他們喘口氣時再問所有我搞不懂的地方。
這樣過了一陣子,我慢慢能聽懂他們在講什麼,也開始理解整條產線的邏輯。
雖然還是很累,但終於不再那麼慌張了。
🚀 給想轉職半導體的你
不是為了錢建議不要來。
如果你跟我一樣是非本科新鮮人(甚至本科也一樣霧煞煞),你一定會遇到這幾個情況:
- 明明大家都講中文,但你聽了10分鐘還是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
- 一堆縮寫、名詞讓你懷疑人生:到底哪個是動詞?哪個是形容詞?
👉 這都很正常。
不過我也想跟你分享幾件「我後悔太晚做」的事:
- 工具先整理起來:會用到的系統超多,早點建筆記,不然之後會被淹沒。
- 雲端空間先規劃:早期亂放,後面找檔案會想哭。
- 信件分類立刻做:每天信爆多,分類功能就是你的救命繩。
- 學會人際存款:第一次溝通就當是長期合作,對方開心,以後你也會比較好過。
- 回信前先看組織圖:知道對方位置,才能用對語氣。
我當初全都沒做,後來邊爆肝邊補救。
到現在我的雲端還是一團亂,有些工具還要找半天才打得開(真的超不稱職 😂)。
☕ 結語
如果你現在也正打算跨進半導體,不用害怕。
就算一開始聽不懂、搞不清楚、手忙腳亂,那都只是「新手期的正常現象」。
重點是——你願不願意留下來學。
(還有是不是真的需要錢)
畢竟,每個半導體人都是從茫然開始的,只有錢是真的。
💬你呢?
如果你也是非本科、或正準備跨進半導體,
留言跟我說你最擔心的是哪一塊,我會把我知道的都分享給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