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小乘、大乘、金剛乘的差別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三乘佛法:層層遞進的修行階梯

想了解佛法修行的完整體系嗎?這支影片深入剖析小乘、大乘、金剛乘三乘佛法的精髓差異,為您揭示修行路上的不同層次與境界。

❏ 小乘:自我負責的基礎修行

● 核心理念:對自己負責。

● 修行重點:絕不傷害眾生。

❏ 大乘:慈悲利他的菩薩道

● 核心理念:對他人負責。

● 修行重點:不傷害眾生,更要主動幫助眾生。

❏ 金剛乘:直下承擔的究竟法門

● 最高境界:直下承擔如佛菩薩。

● 修行精神:「我現在就要像佛菩薩一樣自利利他。」

🎧 前往恭聽▸ https://youtube.com/shorts/L6MryjcBxKg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小乘、大乘、金剛乘的差別

raw-image

更多請見「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
https://www.fazang.org/info/events.ph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音山吉祥洲的沙龍
42會員
4.1K內容數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學佛修行的人,要懂得把握機會來修福修慧。因為學佛的慧命並不一定長長久久,有時候是很短暫,這與每個人結的佛緣有關。不管過去生結的緣如何,今生有幸接觸佛法,就要用心地深結佛緣。」修行主要是修福和修慧二類:孝順父母、布施供養、做利益他人等,屬於修福;念佛、拜懺、打坐、聽開示、讀佛經,減少煩惱,屬於修慧。
2025/10/15
天災人禍頻發的2025年:佛法教我們的敬畏與慈悲 從颱風災害看因果業報的深層意義 2025年8月,回顧這一年的天災人禍,令人深思。強烈颱風重創南臺灣,高雄、臺南、嘉義地區農作物受損,民宅工廠倒塌淹水,連著名的南鯤鯓代天府牌樓也應聲倒塌。然而,在災難中我們也見證了人性的光輝—同修們發放慰問金、
Thumbnail
2025/10/15
天災人禍頻發的2025年:佛法教我們的敬畏與慈悲 從颱風災害看因果業報的深層意義 2025年8月,回顧這一年的天災人禍,令人深思。強烈颱風重創南臺灣,高雄、臺南、嘉義地區農作物受損,民宅工廠倒塌淹水,連著名的南鯤鯓代天府牌樓也應聲倒塌。然而,在災難中我們也見證了人性的光輝—同修們發放慰問金、
Thumbnail
2025/10/14
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76 在極樂世界中連八無暇:地獄、餓鬼、旁生、邊鄙地、長壽天、邪見、不遇佛出世、喑啞
Thumbnail
2025/10/14
佛王誓約─虛空法心意伏藏甚深耳傳極樂淨土修持法〈法義教授〉The great vow of Amitabha / 尊貴 龍德嚴淨仁波切 著 前往收聽:https://s.fazang.org/podcast76 在極樂世界中連八無暇:地獄、餓鬼、旁生、邊鄙地、長壽天、邪見、不遇佛出世、喑啞
Thumbnail
2025/10/14
八關齋戒中的非時食戒是重要的修行法門,然而許多人在持守時出現了錯誤的做法,反而違背了齋戒的本意。正確理解和實踐非時食戒,不僅能淨化身心,更能培養自律和智慧。夢參老法師活到一百多歲,祂的秘訣是什麼?祂說祂老挨餓,人老挨餓。身體會產生逆代謝,有很多的東西,什麼瘤、毒,那是真排毒,那是真正地把它代謝掉
Thumbnail
2025/10/14
八關齋戒中的非時食戒是重要的修行法門,然而許多人在持守時出現了錯誤的做法,反而違背了齋戒的本意。正確理解和實踐非時食戒,不僅能淨化身心,更能培養自律和智慧。夢參老法師活到一百多歲,祂的秘訣是什麼?祂說祂老挨餓,人老挨餓。身體會產生逆代謝,有很多的東西,什麼瘤、毒,那是真排毒,那是真正地把它代謝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句義寶藏論》:「凡詆毀上師者,如何懺悔,亦必墮地獄。對上師發怒一剎那亦有無量的過失。」所以,為什麼這個人要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道場,我開設這樣的一個次第。其實「三皈依」跟「四皈依」本質一樣。有的人在正式受密宗的戒律之前,可以先學大乘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菩薩五相」第二個叫做「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一切的佛法或深或淺視各類眾生的需求,用善巧方便宣說佛法。 宣說佛法跟做學問不一樣,有的人說:「佛法要讀佛學院才能弘揚。」讀佛學院很重要,沒有讀佛學院的成就者(解脫成就的)也很多,佛學院成就倒是有限。 因為一直把佛法當做學問的人,容易起
Thumbnail
※經文: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
Thumbnail
※經文:   「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