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邏輯投資」專欄每月分享至少 4 篇【個人研究個股心得、投資觀念分享或潛力股月報】,目的是作為投資領域之學術研究與知識/資訊交流,未有推介股票之意圖與行為,亦未對證券價值進行分析,內容絕無任何目標價及買賣建議,也未有招收會員或開設群組,請讀者務必詳閱「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專欄訂閱費用每月 168 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分享投資知識與市場觀點,歡迎訂閱支持。請記得「追蹤」本專欄及「邏輯投資」臉書粉專、Treads,作者將不定期分享更多市場觀點與產業看法。
本文將重點探討三家專欄追蹤「潛力股」近期營收衰退或不振的原因,包括詢問公司了解到的狀況以及延伸的投資思考。
因每個人的持股狀況與持有成本不同,本文雖然會提供作者的想法,但仍請依照自己的狀況進行投資決策。文章內容不代表任何買賣建議。
材料*-KY(4763)-地緣政治格局改變的直接受害者
-現況檢視
從今(2025)年7月份開始,連續3個月材料-KY的營收均低於10億元水準,且均較去年同期衰退幅度超過四成,9月最新營收7.85億元,更較去年同期衰退-47.7%,幾乎是將近一半的營收都「不見了」。

資料來源:公開資訊觀測站
下圖也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今(2025)年第三季(7-9月)的營收與上半年完全是不同的水準,甚至還低於2023年同期水準,這之中顯然存在某些「結構性因素」。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這也是為什麼我在「邏輯投資月報-2025年8月號|潛力股7月營收與近況解讀」一文解讀材料-KY 7月營收數據時,會特別提到我認為「有一些關鍵問題尚待釐清」,以及「我會期待能在法說會得到更完整的資訊再做增持的評估」的原因。

當期月報也有特別點出公司說法的「轉變」,提醒讀者不宜對下半年材料-KY營收過於樂觀,因為公司說法轉向保守的背後,可能真的存在某些公司短期難以解決的問題與挑戰。

而時間來到10月份,我們已看到材料-KY連續3個月營收衰退超過四成,證明公司確實遭遇到某些問題,而且這些問題顯然無法在短期內獲得解決,接下來我們要問的就是:
到底材料-KY面臨什麼困境?
這個困境有辦法被解決或改善嗎?
-營收不振的原因與困境
首先先看公司給出的理由:
材料-KY 營收下滑,主要仍受到中東地緣局勢、東南亞市場波動,以及部分客戶延後交貨與調整庫存水位等影響,短期營運依然承受壓力。濟南大自然新材料正積極與客戶協調交期與新興市場開拓,以降低外部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挑戰。
上述說法從 8 月就一直延續到現在,聽起來比較抽象,導致市場難以評估影響範圍與時間,對股價復甦並無幫助。
而根據個人聯絡公司掌握到的狀況,營收下滑包括數個地區產生的「地緣政治」問題,例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