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的天空還泛著一點金橘色的光,窗外是大阪街頭略帶濕氣的風。午餐那碗踩雷的「鮭魚的天空還泛著一點金橘色的光,窗外是大阪街頭略帶濕氣的風。午餐那碗踩雷的「鮭魚丼飯」讓人心情鬱卒,一種吃完覺得自己胃被浪費了的感覺,感覺很不痛快。還好朋友提議吃下午茶,甜點和草莓救贖了一切,笑聲也回來了。

晚上原本說要隨便吃吃,沒想到便利商店一轉角,就是那片泡麵天堂。


回到旅館,我們打開桌上小瓶的燒酒,倒進玻璃杯裡,配上剛買的小袋橘子和幾片生火腿。這是我們的小小「深夜食堂」。

我先吃了炸雞塊,還滿好吃的。

水燒開後,我依照包裝指示打開泡麵的封膜,第一眼就傻了——那是兩塊麵塊,厚實得像磚頭。加水時,熱氣騰騰直冒,整個房間都飄出一股熟悉的麵香。

等五分鐘後把水瀝乾,拌入醬汁,那香氣更濃了。焦糖色的醬油香混著一點酸味,有點像台北老攤販的傻瓜乾麵,加了一點醋,又帶著微微的甜,吃起來特別有層次。第一口下去,鹹中帶香,油潤又不膩。

第二口開始,才真正感覺到「超大盛」的威力。麵永遠吃不完的錯覺讓人又愛又怕。朋友笑著說:「你這份根本是兩人份。」我點頭苦笑:「不,是三人份。」

吃到一半,肚子已經緊繃,但那股不服輸的心態還是讓我繼續往下夾。朋友看不下去,幫忙分了一些去。

終於在最後一口時,兩人都放下筷子,齊聲歎氣:「好撐啊!」那一刻的滿足感卻又奇妙——不是因為多好吃,而是一種被挑戰後的勝利。

吃完後,我泡了一杯熱茶,再加上哪一點沒喝完的燒酒,靠在床邊,靜靜聽窗外的雨聲。大阪的夜,有一種柔軟的溫度,一邊看怎麼剪片子,還有跟台北說怎麼踩雷。9:30,休息夠了,才去泡湯,溫泉水包裹著疲憊的身體。原本有點水腫的小腿竟慢慢消了,整個人像被重置一樣輕盈。

朋友笑說:「看來那碗超大盛真的是最後的排毒儀式。」

旅行的樂趣,有時就在這種即興的小片段裡。一碗泡麵,一瓶燒酒,一段閒聊,竟能變成整天最放鬆的時光。或許,人生的幸福並不一定來自高級餐廳或華麗宴席,而是能在簡單的味道裡,找到一種真實的飽足與安慰。
夜深了,我們收拾桌面,窗外的雨聲變細,霓虹的反光映在玻璃杯裡。那一瞬間,我忽然明白——旅行不只是走過的地方,而是那些被平凡填滿的片刻:一碗麵,一段笑聲,一個心裡的「好滿足」。
大阪的夜,靜靜流進夢裡,像一碗熱氣未散的超大盛——溫暖、真實,又讓人回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