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在客戶只關心一件事:改變(下)》:從感覺到結構,銷售背後的對話設計術

黃玫籽-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該懂的事》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觀察筆記|行銷觀察 、對話設計 、人性洞察、NLP

上篇文章我寫到,延伸閱讀:

>>>潛在客戶只關心一件事:改變(上)原來我們不該賣產品,要賣的是.....

我看了一支外國行銷高手的影片, 主持人問學員:

「你在賣什麼?」

大家回答:

「我賣保健食品」、

「我做數位行銷」。 結果主持人說了一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

「潛在客戶只關心一件事...改變。」

那篇文章談的是感受與人性, 我聊到「我們賣的不是產品,而是對方想成為的樣子」, 也提到《華燈初上》那句名台詞:


「我們賣的不是酒,是感覺。」


但如果只停在「感覺」,那仍然太抽象了, 在實務上,我們還是得把這種「感覺」轉成能複製的話術與結構, 這篇,就是要談「怎麼做」。

一、銷售的核心:其實不是介紹產品,而是對話設計

當我們能讓對方在對話中看見自己的改變, 那才是成交的開始, 高端的銷售技巧,是一種讓對方有思考方式,

為了讓這件事更具體,我把整個過程拆成三個層次

三層對話模組(以日式廚具舉例)

raw-image


二、背後的心理學原理:從「痛點」到「理想狀態」

心理學與行銷學都有一個共同模型:


人會行動,不是因為痛苦,而是因為希望。

痛點(Pain Point)讓人停下來思考, 但理想狀態(Desired State)才讓人願意前進,

所以每一次對話的目的,很多人都認為要「說服」, 但其實更高段的技巧是要引導他說出他想成為的樣子

三、對話設計的四步驟(實戰流程)

這是我自己實務上常用的思考方式👇

辨識屬性:先判斷對方是感性型、控制型、理性型還是社交型。

預測動機:他真正想改變的是什麼?效率?被理解?安全感?

畫出畫面:用對方能共鳴的語言說出「理想畫面」。

回歸感受:用一句共感收尾。

舉例來說👇

  • 對象:退休大姐(感性型)
    「妳辛苦了大半輩子,你希望這個廚房能讓你退休後真正可以好好的享受生活,可以在廚房跟姊妹喝下午茶,那我們會幫妳設計出能讓妳每天都想開火的空間。」
  • 對象:女強人(理性/控制型)
    「我們會幫妳把散亂的客戶資料變成能自動循環的系統,讓妳能專心在妳最擅長的事上。」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套話吧!,但其實這叫對頻, 你說出的是對方腦中早就存在、但他自己說不出來的畫面。

四、能力階段

如果銷售對話能力分成四層,你覺得自己會是在哪一層?

raw-image

四、這其實就是 NLP 的應用

在 NLP(神經語言程式學)裡,有一個概念叫「Rapport 建立」。

意思是,很多人認為自己是在溝通(關鍵在於完全不聽別人說話,或是有聽卻是狂輸出自己的想法),實際上那叫說服。 當我們的語言、講出他執業裡的關鍵字、情緒頻率對齊時, 對方自然會產生信任。

這就是銷售高手與普通業務的差別, 前者調頻對方的世界觀, 後者只在推銷自己有多棒。

raw-image

對話「要看人」= NLP 的「Meta Program」概念

NLP 有一個很關鍵的理論叫 Meta Program(思考慣性), 意思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內在運作邏輯」,

舉幾個實際的例子👇

raw-image


五、練習:打造你的專屬一句話

試著用這個句型練練看👇

我幫助【某類人】,解決【某問題】,讓他們能【達成理想狀態】。


範例:

  • 我幫中小企業主整理 LINE 官方帳號,讓客戶關係管理變得更系統化。
  • 我幫家庭翻修屋主打造能用 20 年、一個讓人想在廚房聊天、放鬆、自然凝聚的空間。

如果你能用這句話清楚描述自己, 代表你不只是會介紹產品, 而是能設計對話、建立信任的人。

小結:讓結構為感覺服務

上一篇,我談「感覺」, 這一篇,我談「結構」, 但最有效的銷售,是感覺或結構兩者之間的平衡,

所有的理論,最終都要能讓人產生共鳴, 所有的共鳴,都值得有一個清楚的結構去承接。

真正的成交,不在話術,在感應; 而感應,永遠來自你看懂人心的那一刻,祝福你。



給正在經營 LINE 官方帳號的你:

如果你有官方LINE帳號卻不知道怎麼調整,

也歡迎參考我的範本,甚至留言給我,我很樂意給你一些方向建議

📮 LINE 官方帳號:[@記憶點行銷➙]

📬或在方格子留言,我會親自回你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90會員
135內容數
【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品牌記憶點|自媒經營|職人IOP計畫|成家知識 在這個資訊過載、變動快速的時代,如何讓個人價值被看見?如何讓品牌真正被記住? 自由職人記憶研究院 不只是研究行銷策略,而是探索 個人品牌、企業定位、內容經營,甚至生活方式的塑造,讓「品牌」不只是曝光,而是成為市場中的獨特記憶點
2025/05/22
上一篇《三種行動人格 × 三種成功模式:你是默默積累型?共鳴型?還是潛力型?》:你靠什麼前進?靠人?靠氣氛?還是靠你自己?
Thumbnail
2025/05/22
上一篇《三種行動人格 × 三種成功模式:你是默默積累型?共鳴型?還是潛力型?》:你靠什麼前進?靠人?靠氣氛?還是靠你自己?
Thumbnail
2025/05/14
你是目標導向型人格+專注自律型特質的人嗎? 這種差異一開始我會以為只是「個性不同」,但後來發現,它其實跟行動背後的心理排序很有關,過去我觀察到,人在執行目標時,大致可以區分成三種類型
Thumbnail
2025/05/14
你是目標導向型人格+專注自律型特質的人嗎? 這種差異一開始我會以為只是「個性不同」,但後來發現,它其實跟行動背後的心理排序很有關,過去我觀察到,人在執行目標時,大致可以區分成三種類型
Thumbnail
2025/04/17
在這個什麼都講效率的時代,報價這件事,常常成為一種令人尷尬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報價本來就是要給人「看」
Thumbnail
2025/04/17
在這個什麼都講效率的時代,報價這件事,常常成為一種令人尷尬的過程。 我們都知道,報價本來就是要給人「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大家平常在買東西的時候,都是怎麼做決定的呢?是看價格?看評價?還是聽朋友推薦?或是看到一個產品的廣告,雖然覺得很不錯,但總是有一點點猶豫,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買?這時候,想著如果能親身體驗這個產品,感受它的魅力,是不是會更有信心下手呢?這就是體驗行銷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大家平常在買東西的時候,都是怎麼做決定的呢?是看價格?看評價?還是聽朋友推薦?或是看到一個產品的廣告,雖然覺得很不錯,但總是有一點點猶豫,不知道到底值不值得買?這時候,想著如果能親身體驗這個產品,感受它的魅力,是不是會更有信心下手呢?這就是體驗行銷的魔力所在!
Thumbnail
在業務簡報時,不只有內容和邏輯是重要的,還需要先抓住受眾,瞭解他們的需求。資深業務已經執行過多次,他們想聽的是有什麼新的、吸睛的、一種感覺賣得動的信心。在簡報中先抓住受眾,讓他們感到心情舒爽,就能成功地傳遞溝通訊息。
Thumbnail
在業務簡報時,不只有內容和邏輯是重要的,還需要先抓住受眾,瞭解他們的需求。資深業務已經執行過多次,他們想聽的是有什麼新的、吸睛的、一種感覺賣得動的信心。在簡報中先抓住受眾,讓他們感到心情舒爽,就能成功地傳遞溝通訊息。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行銷5C的概念,提到以顧客為中心,強調消費者需求、消費者體驗及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時提供了深入瞭解目標客戶、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和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等實用技巧。這將對正在尋找新的行銷策略的企業和行銷人員有所幫助。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行銷5C的概念,提到以顧客為中心,強調消費者需求、消費者體驗及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時提供了深入瞭解目標客戶、提供優質的顧客服務和建立良好品牌形象等實用技巧。這將對正在尋找新的行銷策略的企業和行銷人員有所幫助。
Thumbnail
《數位時代的商品要如何快銷?》知道自己的商品為何難銷嗎?想一想,您辛苦開發的商品提供目標顧客哪一種感受?有感還是無感?快感還是慢感?本課程將引導學員在品牌及商品規劃初期,即導入「foryou快感行銷」觀念,讓顧客從感動到心動,進而趕快行動!
Thumbnail
《數位時代的商品要如何快銷?》知道自己的商品為何難銷嗎?想一想,您辛苦開發的商品提供目標顧客哪一種感受?有感還是無感?快感還是慢感?本課程將引導學員在品牌及商品規劃初期,即導入「foryou快感行銷」觀念,讓顧客從感動到心動,進而趕快行動!
Thumbnail
EP24 精華重點: 1.做好市場調查和分析,先找到目標客群,再開發產品。 2.透過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模式,先做小批量產品,並藉由問卷、試吃會等方式了解消費者反應,驗證市場需求。 3.親身實地面對顧客,了解真實反應和需求,做為後續產品改良的參考。 4.產品差異化很重要
Thumbnail
EP24 精華重點: 1.做好市場調查和分析,先找到目標客群,再開發產品。 2.透過最小可行性產品(MVP)模式,先做小批量產品,並藉由問卷、試吃會等方式了解消費者反應,驗證市場需求。 3.親身實地面對顧客,了解真實反應和需求,做為後續產品改良的參考。 4.產品差異化很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