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成年的日子還有幾天,我幸運的在這個時刻閱讀了珍貴的作品《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也幸運的沉浸在壯烈的痛苦之中,作為一個雙向情感障礙的患者。而我並非思琪,也並非奕含。有人說,人是無法感同身受的,除非你親自走過他走過的路,經歷過他所經歷過的一切。但就如奕含說過的,她希望讀者在閱讀這本書時,要如同思琪一般,站在她的鞋子裡。所以我盡可能地做到了。
在收藏這本書之前,我曾上網看過奕含的專訪報導,但卻不太懂奕含所想表達那如此抽象的描述,也看過許多網友評價這本書,從膚淺的好看,到觀看後感同身受產生出深刻的憤怒,再到批評作者的文筆不佳,各式各樣的評論,如粒子般圍繞著這本書,使其散發出燦爛的色彩。然而,我所想表達的是,這本書是無法如此直觀被評價的。它是如此無法言喻的透明與嚴謹(原諒我的詞彙有限,這也是我佩服奕含的地方),你無法批評它好,或者不好,也無從批評起。它就是一部,載滿無限痛苦與毀滅的作品,不論是奕含的痛苦,還是思琪的,甚至是伊紋的。
如前文所述,作為一位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這是我與奕含唯一且薄弱的共同點,也或許因為如此,我能更深刻的感受,她所想表達的,那所謂被挖空的、赤裸的、毫無靈魂可言的,比被撕裂般痛上千百萬倍的痛苦。
觀看這本書時刻,都是零散的,是上下班時顛簸公車裡的小小座位,是工作時不合時宜的忙裡偷閒,是休假日躺在床上的慵懶。說起來,還真是有點抱歉,在這麼多鬆懈的時刻裡,卻閱讀著一本嚴謹的書。
起初閱讀時,我常因每每描述到性畫面時,產生的生理反應而感到羞愧,因為那對思琪、餅乾、曉奇、伊紋來說,是多麼毀滅、絕望的時刻。不能說只是起初,直到我閱讀完全文,都伴隨著羞愧感,甚至一度認為,我是不是一個有病的人,儘管我確實有病。
我病態地踐踏思琪式的強暴,想像著愛上李老師時的觸感,就如思琪一般。我一邊嫌惡著毛毛先生的瘋狂愛戀,卻也一邊羨慕著伊紋與毛毛先生的互動。能夠說有點自以為是的,我現今的狀態就如同思琪一樣,在生命中的某天,早就已經死亡了,無關乎身體。所以我是先擁有了思琪式的死亡,然後再擁有她對李國華老師的愛戀。
在閱讀這本書的同時,我也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了一名同為教師的S先生,約莫30歲,我們相談甚歡,從天南聊到地北,我天真的以為,我們是在為了未來有彼此的生活做認識與準備,認識不到一週的時間,每次我抓著他談價值觀、談未來的規劃、談家庭的狀況,他總是不厭其煩、若有其事的回答著,而日常中,也是他把氛圍趕得像情侶一般甜蜜。後來,我感覺到他的處處隱瞞,詢問他,他僅拋下一句:「我只是還不想進入一段關係,難道不能給自己機會認識別人嗎?」就將一切罪責怪罪給我的入戲太深。最終故事的結局是這樣的,我一如往常的攤牌,而對手一如往常的獲勝。
於是在接觸李國華老師這個角色後,我開始害怕教師,那陣子上下班回家,我原有的恐男情況加劇,我開始厭惡、害怕陌生男性的靠近與出現,在路上見到年紀相仿的男人時,會有種看見S先生的恐懼感,因此想起他與我聊天時,時而浮現的色情話語。很不想承認的是,我所恐懼的,其實是每個人心裡都曾出現過的如此深刻黑暗的一面。(題外話,我現在知道了,在這個社會,不論年紀、職業、經歷,都會有不負責任的人,還有blabla......的人,還有只靠下半身思考的男人。(我很不想直說性別就是了))
這種恐懼還在延續,只要我還有一天記得這本書的內容,就會持續下去。
我想說的,就僅僅是我與這本書所產生的如此奇妙、露骨的連結,還有對這個故事的痛苦與毀滅之感,還有在這個特別的時刻遇見這本書,是如此榮幸的事。
*標題由系統AI輔助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