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長輩聊起,我出生時的乳名被算命師嫌棄尾字取得不好,具體說了什麼也忘了,總之幫我改了個更加溫柔慈悲的字。
先前文章提起過,26歲生日那天Chris問我:「你對未來有所盼望嗎?」
其實還有下句。
「在你身上有個特點,既是優點,也是致命傷。」
善良,人人稱頌的美德在此刻被無情點破,成為我此生最大的破口,當時我僅默默流淚卻不知為何哭泣。
兩年後的今天,我有了更深的體悟。
當時的淚,更多的是委屈,心疼自己一廂情願的付出努力保持善良,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而今我看見的是,罪惡感。
說起來當年我那也根本稱不上善,不過是投身戀愛遊戲裡的一場交易罷了。妄想透過犧牲來獲取愛情。
蛻下謊言,其實壓根不相信有人會愛真實的我,所以不斷演戲。演久了,戲成了催眠咒語,似乎也就當真了。
真以為是什麼大聖人,拯救王子跨出黑暗的女英雄、不離不棄的好情人。
「不相信自己能夠擁有,所以一直在給予。」
對所有人慈悲,缺獨漏了自己。
/
好像得要不停努力,才能觸及愛的一點邊緣,稍加鬆懈就會打回原型。
甚至不允許自己抄近路,走捷徑彷彿是件多麼罪惡的事,跟集體不同就是旁門左道。
說到底,靈魂的路哪來這麼多規矩。認為跳脫主線非自然。
但宇宙視野哪在乎什麼自不自然、主流是否,生長於宇宙的萬物皆為自然,包括自由意志。
/
這陣子不斷糾結於要聽從靈魂安排,還是順著自己的執念。
卻忘了宇宙給的劇本,從來不會是二選一的答案,也不會拿槍逼你放棄執念,所有衝突,只為照見。
繼上篇文章終於勇敢做出決斷,衝破不敢選擇的枷鎖,緊接著關卡來到了「承擔」
選擇的是「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的劇本分支,願意撤退,也想尊重自由意志的執著,同時信任靈魂的安排。
會說關卡來到承擔是因為,故事並不像童話做出選擇就迎來美好結局。
現實裡面我依然每日抱著貓咪,一會流淚一會焦慮,面對新的「現況」存在許多未知、矛盾,害怕放下控制、放手無法迎來好結局,卻有一點別於以往。
願意陪伴現在的自己,而不再將目光著重於改變未來。也漸漸發現,靈魂根本沒有要我們封情絕愛。
是在鍛鍊我們即使未知,也敢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