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實習篇序章|Google Intern (北美) 面試經驗分享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本來在準備 《灣區實習篇》第三篇文章,但剛好最近是 Google Intern 發放 OA(Online Assessment)的季度,身邊有些朋友和同學私下問我去年 (25 Summer Intern) 面試的流程、經驗和心得。與其 11 (一一)口述或打字回覆,不如寫成一篇文章,內容更詳細完整。再加上相比於實習職場的體驗,我想讀者對「面試」可能更有興趣——畢竟通過面試,才是真正踏上實習旅程的第一步。基於以上理由,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 Google 實習面試經驗吧,就讓我們繼續讀下去吧~

Table of Contents

  1. Google Intern(Master)申請與投遞時間
  2. HR 聯繫:OA(Online Assessment)與性格測驗
  3. 技術面試(Coding Interview)
  4. Intern 專案配對(Project Match)
  5. 正式 Offer Letter

本篇目錄依照 2025 年暑期實習招募流程 的時間順序編排。

每年實習招募的時間線不相同,流程也可能變動,本篇文章僅供參考。

Google Intern 申請與投遞時間

2025 年暑期實習 為例,我是在 2024 年 6 月 投遞的。那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會上 LinkedIn,或是固定查看實習相關的 GitHub 頁面,隨時關注職缺是否開放。就在這樣的過程中,刷到了 2025 Google Summer Internship 的申請貼文。

當時 Google 的實習申請分為 Undergraduate、Graduate (Master)、PhD 三種管道,而且投遞時間非常短,只有 一個禮拜。投遞期間一結束,連結就會失效。

因此,建議有意申請 北美實習(USA、Canada) 的同學,在每年的 5 月到 7 月 期間,務必養成每天關注 LinkedIn 或是 Internship Job Release Tracker 的習慣,避免錯過機會。不過也要注意,每年的開缺時間會有所不同。例如 2026 年的 Google Summer Intern,就延後到 8 月底、接近 9 月才正式開放申請。

北美實習申請時程與前置準備

這邊補充一下美國普遍的實習申請時間線。大部分公司會提供 暑期實習(Summer Internship),少部分大公司或新創才會開設 秋季實習(學期中實習)。整體而言,暑期實習的職缺數量遠多於秋季實習,因此以下重點會放在暑期實習的時程與前置準備。

一般來說,實習招募是針對「隔年」的暑假。例如,我在 2024 年投遞履歷,實際申請的就是 2025 年的 Summer Internship。因此,想申請暑期實習的同學,必須在職缺釋出之前,就準備好履歷——包括 充實個人專案、刷足夠的題目,讓自己在開放投遞時能及時把握。

另外,如果你想更早累積經驗,例如在 來美國的第一年暑假 就開始實習,也可以嘗試在 program 開始前就投遞。即使不一定能拿到錄取,也能藉此 了解 OA 題型,或當作幫履歷「試水溫」,為後續申請建立經驗。

HR 聯繫:OA(Online Assessment)與(性格測驗)

我當年投遞履歷後,是收到 第二波發放的 OA。Google 近幾年通常會有 2~3 波 OA 發放。當時我拿到的 OA 包含兩道題目,測驗時間 90 分鐘,難度不算高,使用一些基本演算法就能解出 solution,也沒有要求開鏡頭。

除了 OA,那一年還附帶一份 性格測驗。測驗內容大多是日常情境題,例如:「如果你和其他隊員想法不同,你會主動提出嗎?」選項設計通常是一個光譜,從「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整體形式就像是一份問卷。

不過,今年(2025 年申請 2026 Summer Intern)的申請者僅收到 OA,並沒有性格測驗。目前還不確定未來是否會繼續保留性格測驗,還是只看 OA 的結果。

技術面試(Coding Interview)

提交 OA 兩週後,不管 passed or rejected,都會收到 recruiter 的 update。我當時 update 的下一步是預約 coding interview,會收到另一封 email 讓申請者預約技術面試。申請者會以線上的形式,進行兩輪背靠背面試,也就是同一天進行兩個 45 ~ 60 分鐘的面試,每一個面試的面試官會是不同人,這些訊息 recruiter 都會與面試者傳 email 再確認,對於面試有任何疑問,也可以傳訊息詢問 recruiter。

關於 coding interview 流程以及難度

很多朋友常問我 Google 的 coding interview 難度

我的第一輪面試中,面試官先出了一道非常簡單的題目,主要是想了解我對 string(字串)與 character(字符) 的基本操作。這題大約 10 分鐘就完成,接著進入第二題主題目。第二題要求我設計一個包含多個功能的程式,例如排序、從資料結構中挑出特定人數的物件(object),再將對應的 method 封裝成一個 class。整體風格類似 LeetCode 上的「設計題」,難度屬於 中等(medium)

第二輪面試的題目大約是 偏基礎的 hard 題。題意是讓面試者撰寫一個 function,參數為一個 list(列表),其中包含以毫秒為單位的時間戳記與對應字串。要求是將這個 list 重新整理並回傳特定格式的結果。我完成初步解法後,與面試官一步步 dry run 每一行 code,確認邏輯後,面試官立即提出 follow-up 題,要求我修改或優化原本的解法。

整體流程大致如下:

  1. 面試官自我介紹與寒暄
  2. 面試官貼出或口述題目
  3. 閱讀題目、確認 test case(有時會自己舉例)
  4. 撰寫解法並邊講解思路
  5. 與面試官一起 dry run solution
  6. 最後約 10 分鐘,面試官會反問:「你有什麼想了解 Google 或團隊的地方嗎?」

有一點值得提醒:當面試官問「你對 Google 或團隊有什麼想了解」時,不要再回去問關於題目的問題。有一個說法是,如果你在這個環節仍專注於剛才的 coding 題,會讓面試官覺得你只在意面試表現結果,而非對公司本身有興趣。這個環節應該用來展現你的好奇心與熱忱,例如了解團隊文化、實習生日常、或技術成長機會。

Dry Run 是什麼

有在刷題的朋友通常會使用 leetcode 平台練習算法題目,按下提交 solution 時,平台會幫我們帶入 test case 的 input value,跑提交的 solution,顯示 output。由於面試的時候是使用 共同編輯的 Google Doc ,文件上面沒有像 leetcode 平台運行 solution 的功能,所以需要直接在文件上寫註解,例如:

waitingLine: [{2,10}, {4,11}, {4,12}, {2,15}] <-- deque
group = deque.pollFirst(); // {2,10},
waitingLine: [{4,11}, {4,12}, {2,15}] <-- deque

拿著 test case,與 interviewer 一行行過你寫的 solution code。

實習專案匹配 Project Match

通過 VO(Virtual Interview)後,recruiter 會寄信通知我已經進入 project match pool。信件附件包含一份 gMatch Form,表單內容會詢問候選人幾個重點:

  • 較熟悉的程式語言(proficient programming languages)
  • 能接受的實習地點(preferred locations)
  • 想參與的專案領域(例如 Data、Backend、Infrastructure 等)

完成問卷後,需連同最新履歷一併回傳給 recruiter。

以我那年的時程為例,大約在 12 月,各實習專案的 host(指導工程師) 會開始查看 match pool 裡的候選人資料。如果 host 覺得某位候選人的背景與專案方向可能契合,就會請 recruiter 安排一次 match call。

在 match call 中,host 會先介紹他們的 intern project 草案,包括專案目標、開發內容與技術方向。過程中候選人也可以主動提問。這是一個 雙向了解的討論 —— host 會根據履歷了解候選人的經驗與學習方向,而候選人也能藉機表達自己對該專案的興趣與相關經驗。

每次 match call 結束後,大約 2~3 個工作天內,recruiter 會寄信通知結果(通常在 host 提交 accept 或 reject 後)。

  • 如果 host 同意 match,候選人可以選擇接受或拒絕;雙方都同意後,project match 階段即完成。
  • 若 host 拒絕,候選人則會繼續留在 match pool,等待下一次的匹配機會。

正式 Offer Letter

經歷漫長的四個月(Google 在 tech 圈以 notoriously long process 著稱 😅),終於迎來最令人振奮、也最能放下心中大石的時刻——收到 Offer!(撒花 🎉)

這部分其實沒有太多內容好寫,畢竟就是等待與喜悅的瞬間。

老實說,整個實習申請與面試過程的壓力真的不小。不過,也只能鼓勵大家撐過去,因為 進入 Google 實習之後,會遇到許多進階的挑戰。如果你對我實習期間的實際工作與體驗感興趣,可以繼續閱讀我後續的文章!

延伸閱讀|灣區實習篇系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na in Seattle
9會員
14內容數
嗨,我是 Lena。目前正在美國西雅圖 Seattle 讀碩士,平常除了瘋狂充實技能、觸發國外日常支線任務,也會紀錄這些走過的路。希望能分享文章,激活討論空間,讓讀者在國外支線任務上少走彎路。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我剛剛偶然在 Dcard 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一位政大畢業的學生去公股銀行進行求職面試 面試內容對他而言略為刁難,因此上網 po 文抱怨 底下最多則愛心的留言反饋是「面試不過就是逢場作戲」 使我聯想到,「人生,不也是逢場作戲嗎?」
Thumbnail
我剛剛偶然在 Dcard 上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一位政大畢業的學生去公股銀行進行求職面試 面試內容對他而言略為刁難,因此上網 po 文抱怨 底下最多則愛心的留言反饋是「面試不過就是逢場作戲」 使我聯想到,「人生,不也是逢場作戲嗎?」
Thumbnail
在交大校園徵才時,成功獲得中華電信面試機會的經驗分享。 包括面試準備、書面審查、筆試和面試的內容詳情,並分享了成功通過的面試問題和自我介紹建議。
Thumbnail
在交大校園徵才時,成功獲得中華電信面試機會的經驗分享。 包括面試準備、書面審查、筆試和面試的內容詳情,並分享了成功通過的面試問題和自我介紹建議。
Thumbnail
由於去年我是直接從JS直播班出發的,想當然沒參加過體驗營這類的短期嘗鮮課程,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體驗看看了,也因為我本身有一些些基礎了,這次就果斷幫自己加碼擔任志工,多多少少能幫助到剛開始就卡住的同學,希望能借著多次的經驗累積來增加我的經歷。
Thumbnail
由於去年我是直接從JS直播班出發的,想當然沒參加過體驗營這類的短期嘗鮮課程,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體驗看看了,也因為我本身有一些些基礎了,這次就果斷幫自己加碼擔任志工,多多少少能幫助到剛開始就卡住的同學,希望能借著多次的經驗累積來增加我的經歷。
Thumbnail
分享雅思(IELTS)首戰的準備之旅與實戰經歷。
Thumbnail
分享雅思(IELTS)首戰的準備之旅與實戰經歷。
Thumbnail
揮別幫忙改履歷的日子,最近進入幫忙模擬面試的階段。 由於去年順利申請上藥廠實習,因此今年也收到不少朋友、同學與學長姐的請託。此外,我也有留意到我的學妹們,雖然沒有問我是否可以協助他們,但是看到他們,就像看到過去的我自己,所以我主動提議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外忙碌了起來。 撰寫
Thumbnail
揮別幫忙改履歷的日子,最近進入幫忙模擬面試的階段。 由於去年順利申請上藥廠實習,因此今年也收到不少朋友、同學與學長姐的請託。此外,我也有留意到我的學妹們,雖然沒有問我是否可以協助他們,但是看到他們,就像看到過去的我自己,所以我主動提議可以給他們一些建議。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外忙碌了起來。 撰寫
Thumbnail
在大四下的四月,我開始找接下來暑假到隔年一月的實習。後來才知道這個時間開始找真的太晚了,很多人都在寒假左右開始投遞,到四月的時候幾乎已經沒什麼職缺了。努力拼湊出履歷卻找不到地方投遞的我,去逛了學校在新體辦的新創公司的徵才博覽會,才終於在那邊看到機會。
Thumbnail
在大四下的四月,我開始找接下來暑假到隔年一月的實習。後來才知道這個時間開始找真的太晚了,很多人都在寒假左右開始投遞,到四月的時候幾乎已經沒什麼職缺了。努力拼湊出履歷卻找不到地方投遞的我,去逛了學校在新體辦的新創公司的徵才博覽會,才終於在那邊看到機會。
Thumbnail
   身為專科生要領到畢業證書需要通過兩次的歷練,一個是畢業專題,另一個是實習。    上個學期,科上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撰寫履歷、實習公司入班宣導、職場面面觀;學期末,甚至以模擬面試做為期末考評量。   這學期,他們進入實戰,自己去找公司面試,自己爭取錄取機會。   為了這場面試,我們從過年
Thumbnail
   身為專科生要領到畢業證書需要通過兩次的歷練,一個是畢業專題,另一個是實習。    上個學期,科上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撰寫履歷、實習公司入班宣導、職場面面觀;學期末,甚至以模擬面試做為期末考評量。   這學期,他們進入實戰,自己去找公司面試,自己爭取錄取機會。   為了這場面試,我們從過年
Thumbnail
本文涵蓋了學生在就學期間選擇實習的建議,包括履歷撰寫技巧、多元技能的結合、碩士班學生應該做的事情等。同時,也提供了產業實習與學術研究之間的連結,對於想要進行實習或學業擁有更多成長可能性的人來說是一份值得參考的內容。
Thumbnail
本文涵蓋了學生在就學期間選擇實習的建議,包括履歷撰寫技巧、多元技能的結合、碩士班學生應該做的事情等。同時,也提供了產業實習與學術研究之間的連結,對於想要進行實習或學業擁有更多成長可能性的人來說是一份值得參考的內容。
Thumbnail
本文講述我對AppWorks School入學申請的動機和過程;同時提供申請前的筆記以及書審答案紀錄。此外,還分享了面試前的準備和整體過程。
Thumbnail
本文講述我對AppWorks School入學申請的動機和過程;同時提供申請前的筆記以及書審答案紀錄。此外,還分享了面試前的準備和整體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