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Architect: 老高沒告訴你的事:他影片中的「時間流」,竟與物理學「微中子」和「人類圖」不謀而合!

更新 發佈閱讀 10 分鐘
raw-image


歡迎各位來到 Life Architect,我是 Life Architect 的負責人 Isaac Yu。

其實這集應該在老高發片不久就要談談,但筆者仍是比較忙碌,未能在短時間抽出時光聊聊這話題。然而,在老高談到這位俄羅斯科學家尼古拉·科濟列夫(Nikolai Kozyrev)所構建的時間流特性時,筆者不自覺地發現與人類圖的微中子理論對上了。

 

老高在”時空之鏡”中,對時間流的總結:

1.      科濟列夫認為時間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種充斥整個宇宙的「能量」,稱為「時間流」。

2.     「時間流」類似電流,在「因」與「果」之間流動,推動世間萬物的一切變化。

3.     它以遠超光速的速度在宇宙中流動,其信息傳遞是瞬間且同時性的。

4.     由於時間流的負熵屬性,它在宇宙混亂(熵增)之處創造微觀有序環境,促進分子原子有序化,從而誕生了生命。生命被視為「熵減」的產物。

5.     人類意識的變化會產生一種波動,此波動能透過時間流這個「網」瞬時傳遍整個宇宙。其他意識若能接收到此波動,就能實現意識間的交流。這被視為集體潛意識的根基。

當中的證據:1904年至1967年間,地球發生大於6.5級地震後約兩天,月球亦會發生地震,反之亦然。尼古拉·科濟列夫推測這是因為地震釋放的時間能被地球或月球吸收所致。

 

然而,在筆者聽着聽着的時侯,赫然覺得: “老高說的不是人類圖中的微中子(neutrino)嗎?”

 

人類圖的微中子特性,在 Ra 的多個不同場合已一再說明,包括他的宇宙學,以及他在介紹人類圖的基礎運作方式時,都作出了剖析。但那時科學界仍未能證實微中子(或後來稱為中微子),所以仍被視為是「偽科學」。

人類圖微中子的特性:

Ra 在談及人類圖宇宙學時,曾解釋宇宙是一個尚未出生的存在。他也解釋宇宙並非大爆炸而誕生,在爆炸之前早已存在,只是在冬眠。人類觀看宇宙星空,只是像在內部觀看一個未誕生存在的身體。


那時,宇宙中最初有班(Bhan)和圖(Tugh)。這兩項東西是與「無法穿越的環」有連結,而且他們是這個環的唯一連結。


他說圖內建有反微中子,當宇宙大爆炸發生時,它們變成了微中子,成為宇宙最大量的微粒,並且以近乎光速傳播。〔這裏就對應上老高所談到科濟列夫的第一和第三點〕


Ra 在人類圖宇宙學中進一步解釋,圖是「陰性」,並能把一切物質和微中子潛質混在一起。能有這種情況,Ra 透露是基於宇宙之外的程式。另一方面,「班」水晶來自宇宙外部,自帶有磁單極和潛在的組織能力。當兩者在某一刻碰撞時,他們就碎裂開來,並產生光和無數的碎片。我們和其他一切事物都是來源自班與圖這兩塊大型水晶碰撞後的碎片。

 

這就呼應了老高總結中的第四點:科濟列夫的時間流具有負熵屬性,能在混亂中創造秩序,因此「生命被視為「熵減」的產物。

這個建構的過程,由兩顆核心的水晶完成:

  1. 設計水晶 (Design Crystal): 負責我們身體的建構與運作,是我們生物形態的藍圖,源於代表物質性的 Tugh 。​
  2. 個性水晶 (Personality Crystal): 承載著我們的自我意識,也就是我們所認知的「我」,源於代表意識潛能的 Bhan 。​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生物載具,而這兩顆水晶,就是將宇宙的無序潛能轉化為有序生命體驗的核心。

 

來自星體的資訊流:宇宙程式的運作

那麼,宇宙的資訊是如何傳遞並影響我們的呢?這就涉及到遍布宇宙的「微中子之流 (Neutrino Stream)」,這與老高視頻中第二點和第五點產生了深刻的連結。

老高總結的第二點是「『時間流』類似電流,在『因』與『果』之間流動,推動世間萬物的一切變化。」在人類圖的系統中,恆星(因)不斷地產生海量的微中子,這些攜帶著資訊的微中子形成了「宇宙程式 (The Program)」,穿透並烙印在我們的意識水晶上,從而形成了我們的生命設計(果)。這股永不停歇的資訊流,正是推動我們生命劇本展開的動力。

同時,老高也提到人類意識的變化會產生一種波動,此波動能透過時間流這個『網』瞬時傳遍整個宇宙 (儘管不是用老高原句語氣) 。但在人類圖的視角中,這個「網」與Ra所提出「微中子之海 (Neutrino Ocean)」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們每個人都被微中子所穿透,但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它互動,並透過個性和設計水晶而重新為微中子編碼。而這些重新被編碼的微中子,又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部分會回到行星,繼而影響着全球性的週期更迭.因此,這個「網」在Ra的微中子之海的視角,是同時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體,形成了一種集體的意識背景場。

 

科學前沿的共鳴:物理學中的微中子

有趣的是,微中子不僅是人類圖中的概念,它同時也是當代物理學的研究前沿。當 Ra 在 1987 年傳遞這份知識時,關於微中子的一些特性(例如質量)在科學界仍充滿爭議。然而,近幾十年的科學發展,微中子或許可以稱 “從原來被認為是偽科學”走到 “科學”的地位:

這些來自頂尖實驗室的研究,為人類圖的觀點提供了一個有趣的參照:

  • 銀河系自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微中子源
    • 新聞標題: The Milky Way shines in high-energy neutrinos (銀河系在高能微中子中閃耀)
    raw-image
      • 內容簡介: 2023年,冰立方微中子觀測站 (IceCube) 首次發布了我們銀河系的微中子圖像,證實了我們的星系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高能微中子產生源。這與人類圖中「所有恆星都是微中子來源」的說法產生了共鳴。
      • 連結: https://arxiv.org/html/2312.08102v1


  • 中國江門地下微中子實驗室投入運作
  • 新聞標題: UC Irvine advances neutrino science in historic JUNO project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在歷史性的江門地下微中子實驗中推進微中子科學
raw-image
    • 內容簡介: 這個大型地下實驗室旨在精確測量微中子的質量順序,這項研究的成果將有助於人類更深入地理解恆星的運作機制以及宇宙的基本構成。
    • 連結: https://news.uci.edu/2025/08/29/uc-irvine-advances-neutrino-science-in-historic-juno-project/


  • 微型探測技術的突破
    • 新聞標題: Miniature neutrino detector promises to test laws of physics (微型微中子探測器有望檢驗物理定律)
    raw-image
      • 內容簡介: 近期,物理學家成功利用一個僅幾公斤重的微型設備捕捉到微中子。這項技術的突破,意味著未來對微中子的探測和驗證將變得更加可行,有助於揭開更多關於這些「幽靈粒子」的謎團。
      • 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2404-1
    這些科學進展提醒我們,人類圖提供的宇宙觀,雖然帶有神秘色彩,但其核心元素與現代科學的探索方向並非完全沒有交集,而且多數都是在提出之後很久才找到科學上的證實。


從宇宙觀回到個人實踐

了解這套宏觀的宇宙機制,最終是為了回歸到我們每個人的實際生活中。它的價值不在於證明某種絕對的真理,而在於為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自己。


當我們明白自己的獨特性源於一套精密的內在設計時,便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自我批判和與他人的比較。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成為某個標準化的「完美範本」,而是為了活出自己設計中獨一無二的潛能。


這份專屬於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就清晰地展現在 Life Architect 的人類圖說明書中。它能幫助你釐清基本人類圖的必要和進階要點外,還額外提供人類圖加風水的建議。這點相信是目前人類圖 AI 報告未必能提供的,因為人類圖配合風水的起盤方式是要配合客戶的時機的,而不是預設在 AI 訓練的材料中。


如果你希望開始這趟自我探索的旅程,歡迎你來索取一份專屬於你的 Life Architect 人類圖說明書,網址是:人類圖說明書 – Human Designs。它將是你理解自己、接納自己,並開始有意識地生活的實用工具。


對於那些希望更深入地掌握這套系統,並將其應用於生活和工作中的朋友,我們的【Life Architect 人類圖分析課程】將提供一個結構化的學習路徑,幫助你將知識轉化為內在的智慧。有興趣的讀者是可以透過 lifearchitectacademy@gmail.com 聯絡筆者。


理解自身的設計,讓自己更有意識地做出符合自己天性的選擇,從而減少內在的矛盾與掙扎,更順暢地活出自己的生命軌跡。我們下一集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Architect with Isaac Yu
65會員
153內容數
在這裏,你會了解到各大門派對Human Design的不同理解,包括BG5;OC16幫助你更整全地窺探這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以及如何應用至生命的各層面,讓你找到生活全方位的蛻變之道.Life Architect提供個人職涯解盤/人類圖合盤/心理及情感人類圖解盤/親子關係人類圖服務,幫助各位在生命道路上達到自我實現的狀態.
2025/10/10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Life Architect的負責人Isaac Yu。今天我們從生化和腦神經角度,看看人類圖的一些閘門設定。筆者以與專注力有關的閘門9作為例子,談談除了生理和情緒上的人類圖解讀方式外,還有怎樣更深層的意味。 如果各位想更貼近自身情況,從自己的人
Thumbnail
2025/10/10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Life Architect的負責人Isaac Yu。今天我們從生化和腦神經角度,看看人類圖的一些閘門設定。筆者以與專注力有關的閘門9作為例子,談談除了生理和情緒上的人類圖解讀方式外,還有怎樣更深層的意味。 如果各位想更貼近自身情況,從自己的人
Thumbnail
2025/10/06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Isaac Yu。今天我們來談談「右右右左」的人,如何才比較順利地活出自己。   可以說,如果人類圖四箭頭中,佔了三個或以上都是向右型的人,很多時候都會與這個世界感到格格不入。因為目前的主流世界,或最起碼是過去一直傳承以來的世界,是箭頭向左
Thumbnail
2025/10/06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Isaac Yu。今天我們來談談「右右右左」的人,如何才比較順利地活出自己。   可以說,如果人類圖四箭頭中,佔了三個或以上都是向右型的人,很多時候都會與這個世界感到格格不入。因為目前的主流世界,或最起碼是過去一直傳承以來的世界,是箭頭向左
Thumbnail
2025/08/28
指引「右左左左」型孩子,關鍵是創造適宜的實踐環境。本文解釋了他們如何從「做」中學習,以及為何「放鬆而忙碌」的氛圍能自然地發展其策略性感知能力。家長需留意,飲食是影響大腦的根基。
Thumbnail
2025/08/28
指引「右左左左」型孩子,關鍵是創造適宜的實踐環境。本文解釋了他們如何從「做」中學習,以及為何「放鬆而忙碌」的氛圍能自然地發展其策略性感知能力。家長需留意,飲食是影響大腦的根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七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下)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七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下)
Thumbnail
西元 2030 年,人類在科學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報導指出某尖端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室內,已經製造出小型的蟲洞,這使得傳統時間與空間的概念,即將被重新改寫。根據現有理論推測,或許再過幾年,人類有可能在時間與空間之中隨意穿越。 『李柏通』,這位科學研究院的天才,他的卓越貢獻無法與
Thumbnail
西元 2030 年,人類在科學研究有了重大的突破,報導指出某尖端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室內,已經製造出小型的蟲洞,這使得傳統時間與空間的概念,即將被重新改寫。根據現有理論推測,或許再過幾年,人類有可能在時間與空間之中隨意穿越。 『李柏通』,這位科學研究院的天才,他的卓越貢獻無法與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博士花了數十年光陰鑽研生命,卻有一個命理老師聲稱破解生命。
Thumbnail
歡迎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的人類圖導遊Isaac Yu. 這篇是筆者的感言,因為作為人類圖的研究和實踐者,以及為別人提供報告的人,筆者覺得是有責任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確保人類圖中的論述是正確和有效的.儘管人類圖一些論述是帶有不能被目前人類科學認知水平所證實的,但筆者的標準線是
Thumbnail
歡迎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的人類圖導遊Isaac Yu. 這篇是筆者的感言,因為作為人類圖的研究和實踐者,以及為別人提供報告的人,筆者覺得是有責任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確保人類圖中的論述是正確和有效的.儘管人類圖一些論述是帶有不能被目前人類科學認知水平所證實的,但筆者的標準線是
Thumbnail
最近「生命科學」這個主題好像在網路上滿熱門的,造成了不小的熱度。
Thumbnail
最近「生命科學」這個主題好像在網路上滿熱門的,造成了不小的熱度。
Thumbnail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Isaac Yu.今天和大家談談解讀人類圖時,很多人常有的誤區:就是一拿到自己的人類圖,就立刻找有關自己人類圖管道,閘門,能量類型等等的標準答案往自己身上套,以求更了解自己或他人.但問題是,有些人類圖所顯示的,其實當事人自己早就知道了,還要知道多一次
Thumbnail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Isaac Yu.今天和大家談談解讀人類圖時,很多人常有的誤區:就是一拿到自己的人類圖,就立刻找有關自己人類圖管道,閘門,能量類型等等的標準答案往自己身上套,以求更了解自己或他人.但問題是,有些人類圖所顯示的,其實當事人自己早就知道了,還要知道多一次
Thumbnail
《時間的秩序》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羅.羅維理(Carlo Rovelli)所寫,深入淺出地指出時間怪異的本質,以幽默又富文學性的筆觸指出,在宇宙中時間不是統一的、客觀的、標準的,時間並沒有過去與未來之分。透過熱力學、量子重力等概念,最後回到內在感知,探討人如何用記憶與預期來體驗生命。
Thumbnail
《時間的秩序》由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羅.羅維理(Carlo Rovelli)所寫,深入淺出地指出時間怪異的本質,以幽默又富文學性的筆觸指出,在宇宙中時間不是統一的、客觀的、標準的,時間並沒有過去與未來之分。透過熱力學、量子重力等概念,最後回到內在感知,探討人如何用記憶與預期來體驗生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