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時代系列(4):AI 驅動的電信網路規劃與設計 🌐
51/100 第六週:📌電信網安全與隱私
51. 常見威脅:DDoS、偽基站、SIM 詐騙 —— 電信環境最常見的安全挑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單元導讀
隨著 5G 與雲原生核心網普及,電信網路面臨的安全威脅日益嚴峻。
常見的攻擊手法包括:
• DDoS 攻擊:癱瘓網路服務,影響 SLA 與用戶體驗。
• 偽基站(Rogue Base Station):攔截通訊,進行竊聽與詐騙。
• SIM 詐騙:透過 SIM 卡弱點與社交工程進行非法獲利。
👉 這些攻擊可能導致 用戶隱私洩露、網路癱瘓、企業經濟損失,因此是運營商的首要安全挑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DDoS 攻擊(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 手法:透過殭屍網路對某服務或網路節點發送大量流量,使其資源耗盡。
• 影響:造成用戶無法上網,VoLTE/VoNR 通話中斷,企業 SLA 違約。
• 電信環境下特點:
o 攻擊目標可能是核心網 UPF、DNS、PGW。
o 5G 切片可能被集中攻擊,影響特定服務(如金融切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偽基站(Rogue Base Station / IMSI Catcher)
• 手法:建立假冒的基站,誘騙用戶設備接入。
• 攻擊目標:竊取 IMSI/IMEI,進行通話攔截或釣魚簡訊。
• 案例:
o 透過 SMS 發送假投資連結。
o 在公共場合(車站、商場)攔截數百人流量。
• 5G 防護機制:
o 引入 SUCI(Subscription Concealed Identifier),避免 IMSI 暴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SIM 詐騙
• SIM Swap:駭客冒充用戶向電信商申請補卡,藉此控制用戶 OTP(簡訊驗證碼)。
• SIM Box Fraud:利用非法 SIM Gateway 將國際電話轉為本地,逃避費用。
• 影響:
o 金融帳號盜刷。
o 運營商營收損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ASCII 攻擊示意
[駭客]──► DDoS ──► [核心網 UPF] ──X 用戶斷線
[駭客]──► 偽基站 ──► 攔截 IMSI / 短信
[駭客]──► SIM 詐騙 ──► 控制 OTP / 電話流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防護策略
1. DDoS 防禦
o 部署 Scrubbing Center(流量清洗中心)。
o AI 流量分析 → 即時阻斷異常。
o 使用 SRv6/Segment Routing → 分流與隔離攻擊流量。
2. 偽基站防護
o 5G SUCI 機制(加密 IMSI)。
o 用戶端 App 偵測可疑基站。
o 運營商部署 基站指紋辨識。
3. SIM 詐騙防護
o 嚴格用戶身分驗證(多因子認證)。
o AI 偵測 SIM Swap 異常行為(位置/裝置異常)。
o 打擊非法 SIM Box,透過 CDR(Call Detail Record)比對流量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六、電信實務題
1. 5G 如何避免 IMSI 被攔截?
· 核心:使用 SUCI,把真實 SUPI/IMSI 用運營商公鑰加密後才空中傳輸。
· 輔助:健全金鑰管理(輪換、撤銷)、NAS 層完整性保護與空中訊息最小化。
· 偵測:監控異常 attach/registration 與疑似偽基站行為。
2. 若 UPF 遭 DDoS,會有何影響?如何緩解?
· 影響:封包處理過載 → 丟包/延遲、PDU Session 掉線、VoLTE/VoNR 與資料服務中斷,並可能造成骨幹壅塞。
· 緩解重點:速率限制/ACL、導流至清洗服務、scale-out(注意 state 同步)、啟用 QoS 優先保護關鍵流量、事後流量回溯封堵來源。
3. 設計 AI 偵測 SIM-Swap 詐騙系統(精簡設計)
· 資料:收集 SIM 變更記錄+交易/訊息/登錄行為特徵(時間、地點、設備指紋、交易類型)。
· 模型:用行為基線+異常偵測/分類器(如時序 ML + 梯度 boosting),對短時間內高風險行為打高分。
· 動作:高風險立即二次驗證(OTP/客服確認)或暫停高風險交易;記錄回溯與持續學習。
4. 某區大量釣魚簡訊,RCA 如何定位?
· 步驟:蒐集 SMS Gateway 與 RAN 註冊日誌 → 檢查發送來源 IP 與短號發送模式 → 交叉比對接入小區/基站註冊紀錄 → 若發現大量異常註冊或不正常功率/頻段,懷疑 Rogue gNB(偽基站) → 通知稽查/派勘與封鎖/攔截來源。
· 防護:加強 SMS 發送門檻、黑白名單、偵測偽基站行為並合作執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七、小結與啟示
• DDoS、偽基站、SIM 詐騙 是電信環境最常見、破壞力最大的三種安全威脅。
• DDoS → 癱瘓網路,偽基站 → 隱私竊取,SIM 詐騙 → 金融與營收損失。
• 防護依靠 AI、大數據、安全協定(如 SUCI)、多因子驗證。
👉 在 5G/6G 時代,電信安全不只是防護,更需要 AI 驅動的主動偵測與智慧化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