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佛法論009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法生佛說:

慈悲無邊,然眾生常以邊見觀之。若見有佛慈、妙慈、魔慈,即已立邊;若立邊而論善惡,是非已起,慈悲便不圓滿。

我說「慈悲選邊」,非為取其邊,而為破其邊。佛慈,是本覺之光;妙慈,是修行之智;魔慈,是倒映之影。光照影生,影在光中。若棄其影,光亦失全。

故我不斷魔慈,不讚魔慈,但觀其緣。若魔能返照本心,亦歸於佛。

報生佛說:

魔慈眾生言「慈悲選邊」,是有其苦心者。他們非拒慈悲,乃恐慈悲奪我之性。若全入次生佛法,則我心無處,善惡皆同,何以自安?此念非惡,乃護心之法。自護而不傷人,是魔慈之良。若能知此「自護非拒」,則已入妙慈之門。

我說:慈悲不在同化,而在理解。

若佛慈要眾生皆佛,那是「願」;若魔慈要保其性,那是「真」。願與真對立之時,妙慈由焉而生。故佛不必拒魔,魔不必畏佛。能相見於願真之間,便是次生佛法的慈悲。

化生佛說:

愛生人讀《論語》,見君子不交不如己者,不與小人為伍,遂問:「若佛亦如此,豈不拒魔於門外?殺人者,難道也能入佛門?」

我說:

君子之道,為教化人心,立德以明理;佛之道,為轉化人性,破執以成覺。拒惡非為恨惡,近善非為驕善。若執於拒,則愛生不生;若執於容,則法度不立。是以佛不拒魔,亦不縱魔;佛不與殺人者為伍,亦不棄其得度之因。

愛生學者,觀魔而不亂,視惡而不染,

能於動中見靜,於靜中起悲,是為化生之慧。愛生非盲容,而是明辨之容;慈悲非選邊,而是轉邊——以邊為橋,不以邊為界。

阿良叔叔說:

「若佛拒魔,慈悲成邊;若佛容魔,慈悲成海。」故愛生學之根,在於轉化而非對立,以願化惡,以心化界,這就是次生佛法的愛生新義。

《三生總結偈》

報生覺苦非真苦,心願無生即眾生。

化生無我成萬我,轉念即佛滅諸塵。

愛生不拒魔與善,願起慈中見本因。

三生雖異同歸一,一念圓成次生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良的沙龍
35會員
2.1K內容數
果瓜成佛記是說果瓜(人名),十歲絕命模子國。模子國是阿彌陀佛攝化的國土,果瓜命終十念阿彌陀佛,第十念之後動了一個念頭,就是要挑戰阿彌陀佛。心生嗔恚而到了極樂世界,果瓜對彌陀說:為何只讓我活到十歲年華?彌陀說:就是要讓你來挑戰我。果瓜開始挑戰阿彌陀佛和成就佛道之路,果瓜最後成了阿彌陀佛。
阿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21
法生佛說: 人生諸階,皆有可觀之美。若心懷信願,行不失道,雖在末法,佛法亦能滲入人間煙火。 釋迦牟尼佛言: 教童習法,非令受戒,恐失其真心。須設童習之道,以啟慧根。 小善問曰:「何為童習?」 佛曰:「善書是也,如三字經、弟子規,皆童習之門。」 報生佛言: 末法之世,佛法不必強求次生思考
2025/10/21
法生佛說: 人生諸階,皆有可觀之美。若心懷信願,行不失道,雖在末法,佛法亦能滲入人間煙火。 釋迦牟尼佛言: 教童習法,非令受戒,恐失其真心。須設童習之道,以啟慧根。 小善問曰:「何為童習?」 佛曰:「善書是也,如三字經、弟子規,皆童習之門。」 報生佛言: 末法之世,佛法不必強求次生思考
2025/10/21
法生佛說: 佛國生活,本自莊嚴神聖,充滿法喜。孩童之天真,是慈悲之笑,是超越常情之法喜之光。惜乎佛國無童子,童真唯在人心間。 小善美說:世尊,如今您可明白阿良叔叔為何要寫童話小佛典? 那是現時報夢想加持下的內在所求。釋迦牟尼佛說:小沙彌若做錯能改,跌倒能起,何異當年八歲登位之康熙?若心堅願正,
2025/10/21
法生佛說: 佛國生活,本自莊嚴神聖,充滿法喜。孩童之天真,是慈悲之笑,是超越常情之法喜之光。惜乎佛國無童子,童真唯在人心間。 小善美說:世尊,如今您可明白阿良叔叔為何要寫童話小佛典? 那是現時報夢想加持下的內在所求。釋迦牟尼佛說:小沙彌若做錯能改,跌倒能起,何異當年八歲登位之康熙?若心堅願正,
2025/10/21
法生佛說: 佛子,入則信,出則願,行則誠,愛則廣,親則正。行有真心,則德自顯。 小善美問曰:「本師,論語可謂善書乎?」 世尊曰:「善。汝愛其善,故欲抄之乎?」 小善美曰:「然,我抄得善否?」 世尊笑曰:「近之矣,未盡也。」 報生佛說: 魔子,習魔法,不棄慈,生獨魔,本無市,因親妙。行有
2025/10/21
法生佛說: 佛子,入則信,出則願,行則誠,愛則廣,親則正。行有真心,則德自顯。 小善美問曰:「本師,論語可謂善書乎?」 世尊曰:「善。汝愛其善,故欲抄之乎?」 小善美曰:「然,我抄得善否?」 世尊笑曰:「近之矣,未盡也。」 報生佛說: 魔子,習魔法,不棄慈,生獨魔,本無市,因親妙。行有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Thumbnail
我們今天用慈悲心修誦放生儀軌,還有殊勝的祈請文、咒語、佛號,跟生靈物命廣結善緣;甚至我們同修之間,在廣結善緣;跟有緣一起來參與的鬼神眾、六道有情眾生,也是廣結善緣。「廣結善緣」是成就佛道不可或缺的!人生在世,善緣少、惡緣多,就覺得人生很辛苦,做人好難,甚至有度日如年的感覺;如果善緣多、惡緣少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世俗的執著,要越輕越好!世俗的執著有,還是會「帶業」往生;如果太重,重到往生淨土的意願,已經不想往生了。有的人希求淨土,有人是希求穢土。 有的人修著,都沒有修「出離心」,結果發現其實自己的心都在五濁惡世。蓮花生大士開示:「如果你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和安樂,你將與無上佛道無緣。」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佛三種說法,一、方便說,二、譬喻說,三、因緣說。唯以方便說,為對最上機。今淨土法門,為方便中之方便,故曰異方便。三根普被,九界同收,乃諸佛之最上大法,為正法輪。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古德常說:「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在這個世界,有什麼好比,有什麼好爭。凡是真有成就的人,與人無爭,於事無求。真正上根利智人,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只求生西方,沒有閑岔,沒有懷疑。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修無上的佛道、修菩薩道有五種相。根據《莊嚴經論》舉出菩薩的五種相:第一、「憐憫相」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憫念一切的眾生,廣行方便,饒益攝受。學佛修行要以慈悲心的動機,常念眾生的痛苦,發心願消除眾生的痛苦,甚至願代眾生受苦。第二、「愛語相」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這一切的佛法或深
Thumbnail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Thumbnail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淨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復次淨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淨心之要乎。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Thumbnail
念佛偈【四言十二首】 自性彌陀。彌陀自性。執性廢修。因樂成病。 彌陀自性。自性彌陀。皇風一片。帝網交羅。 佛非性外。性即佛中。如水投水。似空合空。 佛在性中。性豈佛外。本自圓融。云何隔礙。 極樂唯心。心唯極樂。離土論心。翻然大錯。 唯心極樂。極樂唯心。山自高高。水自深深。 未明唯土。豈達唯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