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樫雅彥(Masahiko Togashi)是日本爵士界中,致力於探索新音樂概念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音樂神童,他起初學習小提琴,後來才轉向打擊樂。隨著六零年代中期日本爵士樂環境的激進化,他迅速發展成為日本自由爵士運動的領軍人物 。1969年,也是象徵日本自由爵士達到成熟的一年,富樫在該年展現了驚人的創作力與實驗精神,相繼錄製了如《Variation》等重要作品 。

自二零年代以來,日本爵士樂有著悠久的傳統,它的發展歷程曲折蜿蜒挫折,而這些起伏無疑都促進了它的豐富與多樣化。爵士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禁止,但在戰後的和平時期重新復甦,並在接下來的數十年間以驚人的活力蓬勃發展。到了九零年代中期,日本近乎擁有全球最狂熱的爵士樂聽眾,其中產業以及音樂期刊都扮演了決定性的推動角色。
儘管如此,爵士樂並非在日本被普遍接受的音樂類型,一度遭遇無數阻礙與地下時期,受到保守派的壓制,他們反對外來文化的影響,主張這種音樂會「腐化年輕人的思想」。然而,爵士樂的吸引力之強大,讓即便是戰爭或最嚴厲的鎮壓也無法讓它沉寂。那些堅決反對者與那些視之為重建廢墟中日本希望象徵的人之間的對立,讓爵士樂承載著一種矛盾的張力,必須不斷地與時俱進、適應現代。
因此,在1969年11月錄製的富樫雅彥四重奏專輯《 Speed & Space: The Concept Of Space In Music 》除了被公認為富樫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更具備了定義時代的歷史權重。這張專輯將日本自由爵士從單純模仿西方能量音樂的階段,提升到一個知性層面:美國的自由爵士往往聚焦於原始的情感爆發和社會反叛;而歐洲的自由即興則傾向於對結構和音色的解構與實驗。
而富樫發想的「時間律」則明確地將日本流派導向了一種對感知科學的音樂探索,並非傳統樂理中的固定節拍或速度,而是透過對時間長度和聲音密度的設計性操作,研究音樂紋理、節奏和變動速率如何共同形塑我們對時間流逝的主觀感知 。使其在全球前衛爵士語境中,展現出高度的獨立思考性與獨樹一幟的學術價值。

《Speed & Space》錄製於1969年11月22日,地點是東京的Teichiku Kaikan Studio 。這個時間點位於日本自由爵士發展史上最具爆炸性的一年,當時日本音樂家正以驚人的速度吸收並創新自由爵士的理念,為接下來的十年奠定了基礎 。參與此次歷史性錄音的四重奏成員均為當時日本前衛爵士界的中堅力量,他們憑藉獨特的風格和創新的方法論,共同成就了這張大師作品 。
專輯開場的〈Presage〉是一首短小而沈思的序曲,著重於打擊與低音之間的互動,為接下來強烈而尖銳的自由爵士作好鋪陳。隨著強度逐漸提升的〈Panorama〉,在音樂動態上,富樫雅彥的打擊樂作為錨點,在段落轉換之間進行精確交替,而池田芳夫沈穩低音線則在狂亂的即興層次中提供結構性的指南。四位音樂家在持續不斷的能量釋放中進行高強度的互動,直到結尾才迎來集體能量的短暫統合 。
A 面的最後一曲〈Expectation〉則以短暫卻強烈的節奏夢境作結,由打擊、貝斯與長笛即興交織而成,完全脫離和聲規範的束縛。佐藤雅彥在幾近抽象且銳利的集體概念中起到調和作用,為音樂增添些許和諧氣息。雖然高木元輝的參與較少,但他透過次中音薩克斯、低音單簧管與長笛的演奏,為音樂增添了音色的多樣性與異國色彩。
B 面延續著銳利且大膽的風格,主題曲〈Speed & Space〉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1〉在富樫深沉的打擊中展開,以快速節奏進行 11 分鐘的強烈即興;節奏組的奔放互動與薩克斯的狂嘯形成鮮明對比。較短的第二部分則轉向環境化、極簡主義的概念,由富樫居於中心,與佐藤雅彥的鋼琴及高木元輝的管樂形成微妙呼應。在這個挑戰性的篇章中,「空間」的意象達到極致。

富樫雅彥在隨後的1970年不幸遭遇事故,導致雙腿永久癱瘓 。這一變故使得他隨後不得不重新設計鼓組,並更專注於精細的打擊樂和對聲音空間的內省探索,直到1973年才恢復演出 。因此,這張專輯可以被視為富樫在肢體能力完全不受限制時所達成的、最具能量的前衛藝術總結。橫跨五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富樫在離世前仍不斷致力於擴展日本爵士樂的疆界,建立起西方音樂與亞洲傳統聲響之間的橋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