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叩問——約伯的心路歷程04】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祈求的信仰


故事文本:

又有一天,天主的眾子都前來侍立在上主面前,撒殫也夾在他們當中,侍立在上主面前。上主向撒殫說:「你從那裏來?」撒殫回答上主說:「我走遍了世界,周遊了各地回來。」上主對撒殫說:「你曾留心注意到我的僕人約伯嗎?世上沒有一個像他那樣十全十美,生性正直,敬畏天主,遠避邪惡的人。你雖然激動我加害他,無端叫他傾家蕩產,但他依然保持自己的完善。」撒殫回答上主說:「那只不過是以皮換皮罷了!人都肯拾棄所有,去保全自己的牲命。但是你若伸手打擊他的骨和肉,他必定當面詛咒你。」上主向撒殫說:「看,任你處置他,但要保留他的性命。」撒殫從上主那裏出來,就使約伯從足踵到頭頂都長了毒瘡。約伯坐在灰土堆中,用瓦片刮身。他的妻子向他說:「你還保持你的完善嗎?你倒不如詛咒天主,死了算了!」約伯向她說:「你說話,真像一個糊塗女人!難道我們只由天主那裏接受恩惠,而不接受災禍嗎?」就這一切事而論,約伯沒有犯失言的過錯。

(引用思高聖經約伯傳第二章)


從文學敘事的角度,這段故事的開始,重複前一個天廷對話,找人碴的撒殫又來到上主面前,而上主又主動詢問。這麼看來,真正找碴的是誰呢?似乎是上主在尋釁。作為相信上主的人,這是個危險且叛逆的說法;但另一面,這也是宣告全能上主的理念。「又有一天」是人所能理解的表達,在上主那裡,「時間」是一個整體而非一條軸線。又有一天,意為「又發生了一件事」,這事情就是:上主要人明瞭人生在世的意義。藉著極端(異端)的事件,讓人反思上主賜予展現的人生善惡境遇,從而認識相信上主,但這已是後話(後設)。

 

撒殫與上主辯證,約伯在遭遇生命(兒女、僕人)和財產(牛羊、帳篷)全部灰滅後,仍信上主,是因「死道友不死貧道」,自己的命還在、身體健康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其他的損失傷心一天就好,日子還是要繼續過下去。若叫約伯死亡,上主也沒什麼可向人被見證的,因此上主向撒殫說:「看,任你處置他,但要保留他的性命。」而撒殫就使約伯從足踵到頭頂都長了毒瘡,痛苦至極,生不如死。在人來說,求死不能,就會咒詛生命和神明,誠如後來約伯說:「我為何一出母胎沒有立即死去?為何我一離母腹沒有斷氣?」又如聖經新約啟示錄所言:「人因疼痛就咬自己的舌頭;又因所受的疼痛,和生的瘡,就褻瀆天上的神。」這就是撒殫的策略與目標,要人表達向神的憤怒與敵擋,其他人看到就不會相信上主了。如此說來,撒殫不只是人的敵對者,也是上主的敵對者才是,那麼上主怎能任撒殫在祂天廷撒野呢?實在不是人所能理解的。

 

但作者的關心不是撒殫而是約伯,天上的事先別管,人生的問題才是接地氣的重要。在約伯生不如死的狀態下,他的妻子補了一刀:「你還保持你的完善嗎?你倒不如詛咒天主,死了算了!」很好的建議!自殺?安樂死?這是現今世界的倫理議題。誰有權力奪人生命?連人自己都無權力剝奪自己生命,這是正統信仰;只有邪惡的信仰才會奪人生命,這正是撒殫躍躍欲試的。約伯會求死,但要由上主發動,而不是自殺。因此,他要一直呼吸,直到「決定的時刻」。他沒用嗎啡,真的身體很疼痛,但人活著不單靠一口氣,還要靠心靈意志,此時約伯在絕望中仍呼喊信條:「難道我們只由天主那裏接受恩惠,而不接受災禍嗎?」這樣說是沒錯啦——彰顯上主的全能攝理!但一般人可不希望如此,人只要神的恩惠啊!誰願意承受災禍呢?可是這也由不得人,人只能向上主祈求憐憫:「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聖經新約馬太福音第六章)我也是這樣禱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命之間的種種
67會員
641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生命之間的種種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2025/04/16
2025/04/02
2025/04/02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聖經《歷代志下》中亞撒王的故事,反映出信仰在面臨挑戰時的重要性。亞撒王依賴外在力量而忽略上主的指引,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與懲罰。通過這段經文,我們能反思信仰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在高峰時期如何保持謙卑與對上主的依賴。從中吸取教訓,以應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並警惕信仰的脆弱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聖經《歷代志下》中亞撒王的故事,反映出信仰在面臨挑戰時的重要性。亞撒王依賴外在力量而忽略上主的指引,最終導致了他的失敗與懲罰。通過這段經文,我們能反思信仰與生活的連結,以及在高峰時期如何保持謙卑與對上主的依賴。從中吸取教訓,以應對生活中的誘惑和挑戰,並警惕信仰的脆弱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阿摩司是一個南國的平凡牧羊人、農夫,神的話向祂啟示,祂就成了先知,神話語的出口,向以色列緊鄰的七個國家宣告滅亡,其中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也不例外。此文談到了律法的超越,因應的懲罰和對耶和華的敬拜。
Thumbnail
約瑟與耶穌有很多共同點;兩人都如同當時的奴隸價被出賣;兩人都被罪引誘,但都擊退了;兩人都被謊言陷害被誣告,但受苦後被高舉。最重要的共同點是他們都 [饒恕了得罪他們的人],約瑟饒恕了背叛他的兄弟,耶穌也饒恕了將他釘十字架的猶太人,也就是全人類。因此約瑟在聖經的脈絡-救贖史當中,預表了聖經的核心-耶穌基
Thumbnail
約瑟與耶穌有很多共同點;兩人都如同當時的奴隸價被出賣;兩人都被罪引誘,但都擊退了;兩人都被謊言陷害被誣告,但受苦後被高舉。最重要的共同點是他們都 [饒恕了得罪他們的人],約瑟饒恕了背叛他的兄弟,耶穌也饒恕了將他釘十字架的猶太人,也就是全人類。因此約瑟在聖經的脈絡-救贖史當中,預表了聖經的核心-耶穌基
Thumbnail
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Thumbnail
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