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99:努力不是錯,但太努力會被利用:莊子的職場智慧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當努力成了一種懲罰

那天晚上,小安坐在辦公桌前,手指在鍵盤上發出乾脆的聲音。
螢幕上最後一行報表剛完成,她的手機又「嗶」一聲跳出訊息。
「明早前要我看版本3.2。」

這是主管發來的簡短指令。沒有問候,沒有感謝。

小安看著時間,11點45分。
她環顧四周,整層辦公室只剩她一個人。
遠處的落地窗外,城市的霓虹閃爍——那些光,看起來比她的眼神更有生氣。

她心裡默默問自己:
「是不是我太認真了?」

那個總是準時下班、工作普普通通的同事,
最近竟被提拔當組長。她忍不住苦笑。
努力,本該是值得被讚賞的事,
但在這家公司,卻成了一種被懲罰的證明。

那一刻,小安開始懷疑——
是不是該藏起來一點?
也許,少做一點,才不會被壓榨得更慘。


莊子的故事:無用之用,才是大用

我常在課堂上講這個故事。

莊子帶著學生校外教學,走進森林,看到幾個樵夫坐在一棵巨大的老樹下休息。
學生問:「老師,這棵樹那麼大,為什麼不砍?」
樵夫笑著說:「這樹沒用,木紋太亂,做不了家具。」

莊子聽了,微微一笑:「你看,它能活下來,正是因為它沒用。無用之用,方為大用。」

後來,他們走進村莊,農家主人熱情接待,要宰鵝款待客人。
僕人問:「一隻會叫,一隻不會叫,要殺哪一隻?」
主人說:「殺那不會叫的吧。」

學生困惑:「老師,這不矛盾嗎?剛才說『無用者存』,現在卻『無用者亡』?」
莊子笑道:「與時俱化。」

這句話看似玄,其實是人生極深的智慧——
別執著於有用或無用,而要懂得隨時變化。
該藏時藏,該亮時亮。

太用力的人,往往最早折斷。
太無力的人,也最容易被忘記。
而懂得「與時俱化」的人,能靈活地在兩者之間遊走。


🔍三、現實的鏡子:被用光的「有用之人」

我曾認識一位工程師,叫阿杰。
他是那種公司最愛的人——能幹、配合度高、不挑任務。
幾年下來,任何棘手案子都交給他。

有一次我問他:「你這樣會不會太累?」
他笑笑說:「沒關係,我多學一些,總有回報的。」

三年後,升遷名單出爐。沒有他。
主管的理由是:「他太重要了,不能升,沒人能接手。」

那一刻,他才明白——
他不是被重用,而是被「用光」。

那天晚上他寫了一段話:

「當我以為努力能換來信任,卻發現那只是別人方便的理由。」

隔天開始,他改變做法。
他主動培養新人,寫下每個專案的交接筆記。
幾個月後,公司終於讓他升為主管。

他笑著說:「原來被取代,才是升級的開始。」

這讓我想起一個比喻:早餐裡的雞與豬。
雞每天生兩顆蛋就好,而豬得付出整個生命。
同樣的「有用」,代價卻完全不同。
聰明的人,要讓自己成為「可持續生蛋的雞」,而不是「一次性被榨乾的豬」。


👧四、藏與現的藝術:從藥師少女學到的智慧

在動畫《藥師少女的獨白》中,主角貓貓是一位天才藥師。
她從小在煙花巷長大,為了不被逼迫成娼妓,
每天在臉上畫滿雀斑,讓自己看起來平凡無奇。
她明白,在那個世界,美貌是災難。

但當她後來被帶進皇宮後,
憑藉醫術與推理救人、破案,成為人人敬重的存在。
那時,她不再藏,而是光明正大地「亮」出自己的才能。

這讓我想到一句話:
藏,不是懦弱,而是保護;亮,不是炫耀,而是時機。

我有一位朋友是設計師。她天份極高,但主管總愛搶她的功勞。
後來她學貓貓的做法——不提前交稿,而是在提案會現場展示。
主管搶不走,她反而被高層看見。
她笑著說:「藏起來,不是躲,而是換一種方式被看見。」


🧭五、看懂「局」:先問自己在交換什麼

有學生問我:「老師,我到底該繼續拼,還是該裝笨?」
我問他:「你的公司要的是你的能力,還是你的靈魂?」
他愣住了。

我接著說:「先看大局——這環境在獎勵什麼?
再看小局——你想留下什麼?錢、名聲、經驗、還是自由?」

很多人不是輸在不努力,而是輸在看不懂局。
在一個只獎勵服從、不重視創意的地方,
努力思考只會讓你更痛苦。
而在重視價值的地方,不展現能力,又等於自我消失。

當你開始明白自己在「交換什麼」——
你給出的努力,才能對應你要的成果。
否則,你只是在無止盡地被利用。


⚙️六、三種策略:藏鋒與亮劍的手冊

在職場上,我觀察到三種典型。

① 穩定派:漸進式隱藏
阿德選擇穩定輸出,不爭功、不搶表現。
他不想升官,只想健康下班。
他懂,職場不是戰場,他的勝利是「能活得久」。

② 成長派:主動亮劍
小芸勇於接新案、挑戰高壓任務。
她知道自己要累積資歷,哪怕被操,也是在投資未來。
三年後,她順利跳槽到外商公司,薪資翻倍。

③ 策略派:選擇性隱藏
Lily是高手中的高手。
她在會議中觀察氣氛,當別的部門想推爛攤子過來時,
她微笑回應:「這案子也許更適合行銷部,我願意提供技術支援。」
一句話,推回責任,同時保住關係。

藏,是節奏;亮,是節點。
職場的高手,不是永遠發光,而是懂得「切換頻道」。


💬七、談判與轉化:從被壓榨到主導

許多人抱怨:「老闆壓榨我。」
但很少人想過:「我能談嗎?」

我輔導過一位PM,他同時接三個專案快崩潰。
我教他一個關鍵:不要抱怨,用『公司受益』的語言去談。

他試著跟主管說:「如果我專注在A案,成果能提升三倍。
B、C案交給新人,我來帶他們,這樣效率更高。」

結果老闆不但答應,還讓他升為小主管。
他笑著說:「原來改變,不是靠拒絕,而是靠策略。」

從那天起,他明白:
被壓榨與被信任,往往只差一句你怎麼「說」。
當你學會用對語言,你就能從被動者變成主導者。


🌱八、最終選擇:你不是樹,也不是鵝

有位設計師朋友,在公司待了八年。
每次提離職,老闆都說:「再撐一下,我很需要你。」
她總心軟。直到有天,她在捷運上看到一句廣告:
「你不是樹,可以移動。」

她笑了,笑裡帶淚。
隔週,她真的離職了。
新公司重視她的創意,也給她時間。
她說:「離開,不是叛逃,而是最後的自我尊重。」

莊子筆下的大樹不能動,鵝不能飛,
但我們可以。
我們不是被圈養的鵝,也不是被砍的大樹。
人類最大的自由,就是能選擇自己的土壤。


💭九、結語:拔劍與歸鞘之間

職場,就像一場長跑。
你不可能永遠衝刺,也不能永遠停下。
有時要亮,讓人看見你的價值;
有時要藏,讓自己回復能量。

莊子說:「與時俱化。」
那不是消極,而是一種靈動的智慧。
懂得看局勢、順節奏、調心態,
才是職場真正的高明。

真正的成熟,不是永遠亮劍,
而是知道——
何時拔劍,何時歸鞘。

因為能藏者,終將亮;
能亮者,必懂藏。
raw-image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金句精選

  1. 「努力沒錯,錯在不懂節奏。」
  2. 「藏,不是怯懦,是保留自己;亮,不是炫耀,是選擇時機。」
  3. 「被取代,不是失敗,而是升級的開始。」
  4. 「別讓自己成為那隻被榨乾的豬,要學會當會下蛋的雞。」
  5. 「與其抱怨被利用,不如問自己:我在交換什麼?」
  6. 「看懂局的人,不會被局困住。」 
  7. 「藏,是節奏;亮,是節點。」
  8. 「真正的自由,不是無所畏懼,而是能選擇自己的土壤。」
  9. 「會亮的人要懂得藏,會藏的人終將亮。」
  10. 「何時拔劍、何時歸鞘——這就是人生的修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98會員
402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11/04
我們這一代人,都太焦慮於「變好」。 報了課、做了筆記、打了卡,卻仍覺得自己沒變厲害。 因為真正的成長,不在跳出舒適圈,而在擴大它; 不在學更多,而在創造更多。 停止假裝努力的那一刻,才是真正升級的開始。 這篇文章,寫給所有被「假成長」困住的你。
Thumbnail
2025/11/04
我們這一代人,都太焦慮於「變好」。 報了課、做了筆記、打了卡,卻仍覺得自己沒變厲害。 因為真正的成長,不在跳出舒適圈,而在擴大它; 不在學更多,而在創造更多。 停止假裝努力的那一刻,才是真正升級的開始。 這篇文章,寫給所有被「假成長」困住的你。
Thumbnail
2025/11/03
我們常以為「個人品牌」是行銷技巧,其實它是一場自我覺醒。 從認識自己開始,學會定位、給予、傳遞與堅持,讓價值與信念合一。 Cynthia老師以真實故事分享——如何在速度的時代,堅持誠實與溫度, 不為了被看見而發光,而是因為「發光本身,就足夠」。
Thumbnail
2025/11/03
我們常以為「個人品牌」是行銷技巧,其實它是一場自我覺醒。 從認識自己開始,學會定位、給予、傳遞與堅持,讓價值與信念合一。 Cynthia老師以真實故事分享——如何在速度的時代,堅持誠實與溫度, 不為了被看見而發光,而是因為「發光本身,就足夠」。
Thumbnail
2025/11/02
「幸福,不是沒有霧的天氣,而是你願不願意走進霧裡。」 我們在中年學到的,不是如何避免痛,而是如何與痛同行。 James Hollis 說:「閉嘴、整裝、現身。」 當我們停止抱怨、整理內在、勇敢出現,幸福會悄悄回來。 🌫️《穿越中年迷霧》書中提醒: 真正的幸福,是能在世界未變時,仍選擇去愛。
Thumbnail
2025/11/02
「幸福,不是沒有霧的天氣,而是你願不願意走進霧裡。」 我們在中年學到的,不是如何避免痛,而是如何與痛同行。 James Hollis 說:「閉嘴、整裝、現身。」 當我們停止抱怨、整理內在、勇敢出現,幸福會悄悄回來。 🌫️《穿越中年迷霧》書中提醒: 真正的幸福,是能在世界未變時,仍選擇去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面對情緒化主管,不需要忍氣吞聲,也不必正面對抗。 本篇文章透過3步驟心理練習,教你辨識情緒轉移、建立心理減震區, 以及以界線與復盤重建情緒安全感。 當你能穩住自己、不被主管的情緒拉著走, 你就真正開始在職場中培養情緒主導權。 本篇適合常被情緒影響、怕主管發飆的職場人閱讀。
Thumbnail
面對情緒化主管,不需要忍氣吞聲,也不必正面對抗。 本篇文章透過3步驟心理練習,教你辨識情緒轉移、建立心理減震區, 以及以界線與復盤重建情緒安全感。 當你能穩住自己、不被主管的情緒拉著走, 你就真正開始在職場中培養情緒主導權。 本篇適合常被情緒影響、怕主管發飆的職場人閱讀。
Thumbnail
從「被壓垮」到「駕馭壓力」,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個鍊魂過程。 你走過的每一階,都不是失敗,而是靈魂正在為下一階做準備。 當你開始定位自己,並選擇往上走,壓力就會不再是壓迫你的重量,而是推動你進化的力量。
Thumbnail
從「被壓垮」到「駕馭壓力」,不是一蹴可幾,而是一個鍊魂過程。 你走過的每一階,都不是失敗,而是靈魂正在為下一階做準備。 當你開始定位自己,並選擇往上走,壓力就會不再是壓迫你的重量,而是推動你進化的力量。
Thumbnail
有時你不是不夠努力,只是卡在「想照顧感受」與「被要求照規則」之間。你想被理解,卻被要求標準;你想自由發揮,卻被要求格式。人生沒有完美的規則,只有你願不願意為自己做出負責的選擇。
Thumbnail
有時你不是不夠努力,只是卡在「想照顧感受」與「被要求照規則」之間。你想被理解,卻被要求標準;你想自由發揮,卻被要求格式。人生沒有完美的規則,只有你願不願意為自己做出負責的選擇。
Thumbnail
「責任的分界,決定了你的自由; 當你不再被綁架於他人的期待,才能真正活出自己。」
Thumbnail
「責任的分界,決定了你的自由; 當你不再被綁架於他人的期待,才能真正活出自己。」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的旅程中,心理勵志書籍能幫助我們解開各種人際謎團。本篇介紹了10本值得閱讀的書籍,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人際關係,旨在提升讀者的人際技巧,增進與他人的關係。這些書籍不僅提供寶貴的見解,還能啟發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與他人,讓生活更充滿溫暖與光芒。
Thumbnail
在人際關係的旅程中,心理勵志書籍能幫助我們解開各種人際謎團。本篇介紹了10本值得閱讀的書籍,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人際關係,旨在提升讀者的人際技巧,增進與他人的關係。這些書籍不僅提供寶貴的見解,還能啟發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與他人,讓生活更充滿溫暖與光芒。
Thumbnail
在繁忙的都市中,一位年輕工程師因為公司老闆的冷酷管理和不公對待,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靈異真相。他面對精神壓力和神祕的聲音,不僅要揭露老闆的罪行,還要面對黑鍋的詛咒。這篇故事探討職場霸凌與勇敢面對恐懼的重要性,給予每位讀者深思。讓我們一起勇敢對抗不公平!
Thumbnail
在繁忙的都市中,一位年輕工程師因為公司老闆的冷酷管理和不公對待,發現了一個隱藏的靈異真相。他面對精神壓力和神祕的聲音,不僅要揭露老闆的罪行,還要面對黑鍋的詛咒。這篇故事探討職場霸凌與勇敢面對恐懼的重要性,給予每位讀者深思。讓我們一起勇敢對抗不公平!
Thumbnail
在一座老舊辦公大樓裡,新進員工張莉面對著冷酷的上司李志成的壓榨與職場霸凌。在一次夜班中,張莉聽到了低沉的聲音,鼓勵她反抗。隨著古老都市傳說的揭露,她找到了一本自殺員工的日記,在該日記的鼓舞下,張莉和同事們決定揭發李志成,最終成功結束了這一切不公。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艱難職場中尋求勇氣與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在一座老舊辦公大樓裡,新進員工張莉面對著冷酷的上司李志成的壓榨與職場霸凌。在一次夜班中,張莉聽到了低沉的聲音,鼓勵她反抗。隨著古老都市傳說的揭露,她找到了一本自殺員工的日記,在該日記的鼓舞下,張莉和同事們決定揭發李志成,最終成功結束了這一切不公。這篇文章探討了在艱難職場中尋求勇氣與支持的重要性。
Thumbnail
覺得應該很多朋友跟我一樣,被壓力壓久了,就算真的事情都告一段落,還是有一種心慌慌的感覺,像咒縛靈般陰魂不散。
Thumbnail
覺得應該很多朋友跟我一樣,被壓力壓久了,就算真的事情都告一段落,還是有一種心慌慌的感覺,像咒縛靈般陰魂不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