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漫遊錄》讀後感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好好看!

不曉得在哪裡逛到這本書,瀏覽了一下介紹,內容是臺灣日治時期的日本人遊臺的遊記,類似自傳體的小說,通過食物認識當時臺灣的一篇故事。
想著年底即將第一次到日本出遊,這個跟我反過來的題材說不定會為我的旅程增添一些不同的視角來欣賞日本。

再加上以食物名為目錄的特色,讓我也想好好認識自己家鄉的味道,簡介內容也提到臺人王千鶴與主角日人青山千鶴子的文化差異,覺得會有一些關於臺灣的民族、文化及身分認同的議題在這本書裡面提及,便打開翻閱了。

果然好看的小說在讀的時候就會無法自拔,忍不住想一口氣讀到結局。 

---防雷分隔線---

看完後上網找相關的評論與深入介紹,才發現整本書都是虛構的,作者楊双子跟出版社也因此陷入相關的爭議。
讀完故事當下我真的很歡喜,在得知作者青山千鶴子乃至這本書的序跋都是作者楊双子虛構而成的故事之後卻相當錯愕。
但隨之而來的後勁是佩服與讚嘆,說是虛構小說嘛,但歷史考據的工夫卻又不馬虎;說是真實的歷史嘛,虛構的人物又怎麼帶出如此身歷其境的歷史呢?

編者代跋〈故人的約定〉吳正美

有評論建議讀完後,序跋可以再重新瀏覽一下,我特意看了王千鶴之女吳正美的跋,吳正美提到:「平時的母親奉行日本傳統教育底下的淑女作風,食衣住行簡樸而講究。」
之後的小千,顯然接受了命運的安排,嫁給了家族安排的對象,並且將本島人的身份隱藏起來,從此身為日本人的妻子,連自己的女兒形容自己時,都絲毫沒有半點臺人的元素。
那可不是我在故事中認識的小千,即便受到青山小姐的強烈推薦,仍舊堅持穿著本島人長衫而不是和服的那個小千。

本島人終究與內地人有所不同

故事安排在小千辭去通譯之後,藉由臨時頂替的美島先生,在臺生長的內地人,指出青山小姐從頭到尾的盲點所在:總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待本島的一切,自大地以為自己是在對本島人付出,卻無意中透漏殖民者的姿態,狂妄地對本島指指點點,憑藉主觀喜好妄下定論。

帝國在本島催生了美好事物——青山老師這番言論不啻是侮辱本島與本島人。您所謂的美好事物,不只是僅僅對內地人而言的,更是僅僅對青山老師本人而言的美好事物罷了

即便內地人願意放下包袱跟身份,與本島人互為知己,但在帝國殖民的時空背景之下,終究是不同身份。從一開始青山小姐就觀察到了小千的能面,到後面小千意識到兩人越界都是。

故事中穿插了女校學生的感情支線,同樣是本島人與內地人的友誼,甚至作者有意釋出「友達以上」的訊息,但同樣也因著本島人與內地人的身份,兩者之間始終有難以跨越的鴻溝。也許是學生的處境更單純、更無辜,所以這些身份認同、帝國殖民的大敘事下可以暫且拋開不談。但回到故事的主角上,即便穿上和服能保護自己不被車站人員輕視,卻同時在〈菜尾湯〉的故事中直接被阿盆師給拒絕了:「我不幫日本人做菜」。

就算想要吃遍臺島上的美食,也要先通過帝國殖民及身份認同這一關。

作者在這些敘述上輕描淡寫,但累積到最後由美島先生一一點出這些無奈與矛盾之處,所有的輕描淡寫一貫湧上心頭,作為讀者的我都得暫停一下的震懾。

儘管如此,青山小姐與我仍然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內地人與本島人,終究不可能存在平等的友誼。

故事並沒有如我期待地探討更多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卻透過食物呈現出,臺灣人在混雜的歷史洪流中,發展出臺灣複雜豐富的臺人料理。這道料理來自清國時代、那道料理隨著帝國殖民而來……還是本來就在臺島上存在了?

這些來自不同文化的料理在本島匯聚起來,成為了臺人的日常,何嘗不也是臺人的身份認同的日常呢?
由食物切進身份認同的視角實在是料想不到,就算是我也只能如青山小姐讚嘆:真不愧是臺人阿。
但天曉得,如果可以選擇,臺人會願意選擇這樣的料理嗎? 帝國催生了這個、清國傳來了什麼,對臺人來說,很重要嗎?

小千的身世在故事的末了終於揭曉

一位22歲的臺人妾室之女,為何如此知識淵博:精通臺灣文化、漢文化、日文甚至是一點點法文呢?
原來是在「咖啡屋」長大的孩子。母親離世後由舊友接續教養,這樣的場景讓我想到些我所看過的作品,像是動漫《藥師少女的獨語》中的主角貓貓、小說《天觀雙俠》中的主角趙觀,都是在複雜的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呀。

百合小說嗎?

除了殖民與被殖民的身份,評論更要讀者留意小千與青山小姐的感情線。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因為對劇情比食物更感興趣,常常速速瀏覽描述食物的細節,便順著主角青山老師的視角,一起欣賞小千的美麗與溫柔。

與我目光相對的時候,小千含笑的眼瞳裡彷彿有星辰放光。
纖細宛若羽毛般的眼睫毛上下輕觸,格外襯得眼底星光熠熠閃爍。
我掉進去了似的。
當小千微微頷首,我就不由自主地跟著上下點頭——我受到馴服,小千便加深了笑意,臉頰的酒窩深邃。原本就是甜美的笑容了,如今更像是勾人掉入蜂蜜罐子裡那樣的嬌豔之色。
這是第一次,我留意到小千的嘴唇是美麗的薔薇色。

後來查資料時發現作者楊双子本來就是寫百合小說的小說家(例《 撈月之人》 、《花開少女華麗島》 ),那麼這對CP我一定嗑爆!

在譯者代跋〈麵線〉中,更是間接透過青山小姐的養女青山洋子的口,用小千的口吻打發掉。

洋子小姐笑道:「千鶴女士果然也喜歡母親。」
是這樣嗎?或許是吧

好吃,百合很好吃。

小結

回到21世紀的現在,臺灣這座島上,身份認同一直爭吵不停。有人以身為中國人為榮(或相反);有人終身受著帝國皇民化運動的影響;更有原住民、外配二代等錯綜複雜的身份,「臺灣人」的定義仍舊會爭吵不休。即便是生長在這座島嶼上的我,也不敢妄下定論。

這部小說裡面提到的食物,不少仍是我現在常吃的食物:竹輪、潤餅、冬瓜茶……。
臺灣人的身份認同,卻也相當熟悉。

青山小姐說的沒錯,再也沒有人記得本島人的生活方式,那種日子是會到來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T
5會員
35內容數
嗨嗨!我是YT,是方格子的新手,嘗試將自己的閱讀心得、數位時代的探索心聲及更多內容放在這裡,希望能跟更多人互相交流學習!
YT的其他內容
2025/10/22
這篇文章以《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為核心,主張「死前財產歸零」的生活哲學。作者提醒讀者別讓金錢比自己活得久,應在健康與時間仍充裕時,把錢轉化為值得回憶的體驗。透過計算「個人利率」,學會衡量金錢與時間的價值;不論是為自己、孩子或慈善捐贈,最重要的原則是:問就是趁早,活在最值得的當下。
Thumbnail
2025/10/22
這篇文章以《別把你的錢留到死》為核心,主張「死前財產歸零」的生活哲學。作者提醒讀者別讓金錢比自己活得久,應在健康與時間仍充裕時,把錢轉化為值得回憶的體驗。透過計算「個人利率」,學會衡量金錢與時間的價值;不論是為自己、孩子或慈善捐贈,最重要的原則是:問就是趁早,活在最值得的當下。
Thumbnail
2025/10/21
《非虛構寫作指南》不談技巧,而是回歸基本功。作者強調先為自己而寫,保持好奇心。寫作要精簡有力,像木匠必須先釘牢鐵釘才能追求風格。別假設讀者什麼都知道,要逐步引導。當你真正與主題產生共鳴,順著喜好寫作,自然會吸引讀者。寫作是自我展示,也是自我對話。
Thumbnail
2025/10/21
《非虛構寫作指南》不談技巧,而是回歸基本功。作者強調先為自己而寫,保持好奇心。寫作要精簡有力,像木匠必須先釘牢鐵釘才能追求風格。別假設讀者什麼都知道,要逐步引導。當你真正與主題產生共鳴,順著喜好寫作,自然會吸引讀者。寫作是自我展示,也是自我對話。
Thumbnail
2025/10/18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揭示亞馬遜如何以「顧客至上」為核心,從結果回推流程,建立14條領導原則與「兩個披薩團隊」文化。作者以自身經驗反思,小團隊的自主與責任制能提升效率與創新,而「抬槓者流程」則避免用人偏見。這本書讓人看見原則如何成為文化,讓亞馬遜得以持續跨界成長,也啟發讀者思考如何在職場中落實類似精神
Thumbnail
2025/10/18
《亞馬遜逆向工作法》揭示亞馬遜如何以「顧客至上」為核心,從結果回推流程,建立14條領導原則與「兩個披薩團隊」文化。作者以自身經驗反思,小團隊的自主與責任制能提升效率與創新,而「抬槓者流程」則避免用人偏見。這本書讓人看見原則如何成為文化,讓亞馬遜得以持續跨界成長,也啟發讀者思考如何在職場中落實類似精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來自馬來西亞的水瓶男,分享在台灣的生活點滴,從文化衝擊到美食體驗,從台灣風景到人情味,並談及學業與工作的成長以及未來展望。充滿溫暖的故事希望將台灣美好傳遞給更多人。
Thumbnail
來自馬來西亞的水瓶男,分享在台灣的生活點滴,從文化衝擊到美食體驗,從台灣風景到人情味,並談及學業與工作的成長以及未來展望。充滿溫暖的故事希望將台灣美好傳遞給更多人。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除了聚焦在台灣的土地或對我們有著深遠影響的中國,曾經在大航海時代佔有一席之地的島嶼,是否能用更巨觀的視角來探究這塊島嶼的歷史?在更全面了解台灣史的同時,如今也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的台灣人們,能不能經由過去的經驗,來引導我們探索未來的方向?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第一次拿起厚重精美的《橫斷臺灣:追尋臺灣高山植物地理起源》時,腦海中不禁想,不管是書名還是主題,這本書對我來說似乎稍微嚴肅了點。但讀著有如推理解謎的植物親緣脈絡、搭配上優美的山景、姿態各異的植物彩繪,我逐漸發覺這本定位在科普的作品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硬斗」(ngē-táu)......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進入第四展廳,充滿氛圍感的打卡牆將我們拉進了臺灣燦爛海上貿易的最初年代...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葉石濤 從日常生活被文字包圍切入,帶領觀眾進入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文學發展史。由原住民的口傳文學開始,反應了島嶼及海帶來的自然生命經驗,再到殖民時代、反共時代的不屈意志,最後行至每個人都能放肆書寫的現代,共寫下一個文學盛世。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Thumbnail
黃土水〈出生於台灣〉:「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一土地便愛此一土地,這是人之常情。⋯⋯由於我們的台灣是美麗之島,特別令人懷念。」 台灣歷史總有它迷人的地方,就由我這個不專業美術生來用一點零碎的時間認識這本書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