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團隊,大原則——《亞馬遜逆向工作法》|讀書心得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總結

Q:亞馬遜如何運用管理與工作原則,持續成長並跨越不同領域?
A:透過「顧客至上」的結果,從顧客視角回推工作流程,並重新設定投入指標與輸出指標。
How:建立14條領導原則、抬槓者招募流程、兩個披薩團隊與單一領導人組織架構等獨特企業文化。

📌適合對象

組織的主管,從初階到最高階都滿適合的。

📌架構

全書分成兩部,共十章,加上前言與結論。
前六章在敘述管理原則
後四章舉了四個成功的產品:Kindle、Prime、Prime Video、AWS。

✏️讀書心得

商管書往往讓人覺得與日常工作距離遙遠,我原本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情翻開這本書。但讀下來,對比自己身為初階主管能夠在崗位上實踐多少原則 ,仍不免佩服亞馬遜如何把原則落實在日常運作中。

書籍內容簡單明瞭,即便讀完後一陣子了,看著目錄還是能大概記得一二,也許是亞馬遜的文化真的太獨特了,尤其是抬槓者流程及兩個披薩團隊。

🎯 抬槓者流程

抬槓者流程是我最有收穫的內容,主要盡力消弭面試帶來的偏見,讓人才的能力真正能夠被看見,而不是讓主觀的感覺被放大,甚至在面試前影響其他面試官的預設心態。在最近需要設計面試題目的我深有同感,我們常依賴資深主管的「識人經驗」,這雖然有效,卻也隱含著招募到同質性過高人才的風險,長期可能導致團隊思維僵化,限制了發展的更多可能性。

🍕 兩個披薩團隊

可能是比喻真的很生動,也可能內容真的很說服我,這個管理原則一直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原則很簡單——一個團隊的規模應該小到兩個披薩就能餵飽所有成員。

在龐大的組織中,小團隊的自主性與責任制,既能獨立完成專案,又能為成果負責,避免部門間相互推諉。

這對我來說非常有啟發,我目前的崗位常常需要協調不同部門間的調度,緊盯各部門的時間軸,產品線。然而當我自己都會拖延時,我怎麼斗膽催促他人?

小團隊的敏捷特質讓我開始思考:是否能在不依賴其他部門的情況下,讓團隊自主運作? 但偌大的組織架構又該如何透過組織改造重新整理,顯然超出了我的權限。

但確實讓我重新思考我自己部門底下的職務部屬,該如何讓每個人都能獨立運作自己的任務,並且讓我的部門變成一個可以快速調整開發方向的披薩團隊。

💭 結論

這本書處處充滿看完會覺得「我們公司也應該這麼做!」的想法,作者毫不保留地分享亞馬遜的管理祕訣,讓讀者得以一窺這家企業持續創新的內在邏輯,更是一套可被拆解、應用的思維工具。

尤其是當我在看Prime Video的章節時,感覺像是在看什麼勵志故事,但它確實就是這麼發生在亞馬遜這間公司中。

雖然身在臺灣、對亞馬遜的消費經驗有限;但從電商、雲端、影音到人力管理,都能看到分析不同面向的亞馬遜書籍,由此可以感受到它的跨界影響力。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如何用簡潔的原則貫穿龐大的組織,成為日常運作的一部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T
5會員
36內容數
嗨!我是YT,嘗試將自己的閱讀心得、數位時代的探索心聲及更多內容放在這裡。
YT的其他內容
2025/10/16
《打造第二大腦》主張運用數位筆記軟體建立外部記憶系統,讓大腦專注於創造與思考。作者提出PARA架構與CODE原則,幫助讀者有效管理資訊與筆記內容。書中強調筆記的目的是「為己所用」,不是蒐集,而是萃取能轉化為行動與創意的知識。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工作流。
Thumbnail
2025/10/16
《打造第二大腦》主張運用數位筆記軟體建立外部記憶系統,讓大腦專注於創造與思考。作者提出PARA架構與CODE原則,幫助讀者有效管理資訊與筆記內容。書中強調筆記的目的是「為己所用」,不是蒐集,而是萃取能轉化為行動與創意的知識。在資訊過載的時代,建立屬於自己的知識工作流。
Thumbnail
2025/10/15
本書以「失能神學」顛覆教會對「失能」的理解,指出問題不在於身體失能,而是教會失去與失能者建立團契的功能。作者透過反諷章名與實際例子,引導讀者反思教會對「正常」的偏見,強調「彼此等待」的重要——當教會願意放下標籤、讓所有人都能共同參與敬拜,才真正體現多樣而完整的基督身體。
Thumbnail
2025/10/15
本書以「失能神學」顛覆教會對「失能」的理解,指出問題不在於身體失能,而是教會失去與失能者建立團契的功能。作者透過反諷章名與實際例子,引導讀者反思教會對「正常」的偏見,強調「彼此等待」的重要——當教會願意放下標籤、讓所有人都能共同參與敬拜,才真正體現多樣而完整的基督身體。
Thumbnail
2025/10/06
《神啊!祢到底要我做什麼?》指出,基督徒不需苦尋神旨意的明確指示,只要動機正確、遵循聖經原則,就自然行在祂的旨意中。作者主張「不要想太多」,批判信徒過度靈意化地等待「記號」或「感動」。透過查經、請益、禱告與決定四步驟,他鼓勵信徒為人生負責、勇敢行動,強調尋求神國與公義本身,即是走在神旨意裡。
Thumbnail
2025/10/06
《神啊!祢到底要我做什麼?》指出,基督徒不需苦尋神旨意的明確指示,只要動機正確、遵循聖經原則,就自然行在祂的旨意中。作者主張「不要想太多」,批判信徒過度靈意化地等待「記號」或「感動」。透過查經、請益、禱告與決定四步驟,他鼓勵信徒為人生負責、勇敢行動,強調尋求神國與公義本身,即是走在神旨意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在業務轉型過程中,面對團隊的挑戰是成功的關鍵。從適應新市場需求到改變供應鏈,團隊的支持至關重要。本文探討瞭如何在面對團隊成員利益驅動下,運用外部資源和內部創業,推動企業的ESG+AI轉型。透過勇敢投資未來業務,您將能夠提升個人與團隊的價值。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教練式領導的價值以及如何運用 GROW 模型幫助個人或團隊設定目標並制定行動計劃。通過引導成員覺察細節和提升負責感,激勵他們自動自發地做事。許多個人豐富的領導經驗在文章中提及,可供對領導技巧感興趣的人參考。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建立高效的工作團隊所需的要素,從激勵和溝通到目標設定和團隊文化。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通常是真誠且善於聆聽的人,而不一定是經理或領導者。透過激勵、測試、測試再測試和克服人為障礙的過程,可以建立一支高效的團隊文化,這對團隊的成功至關重要。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隨著疫情的變化,運用科技的連結,管理者能一目瞭然各員工的職責,團隊文化與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大於辦公室位置距離,書中有團隊架構和文化的設計,三C模型可以指明實現團隊和文化目標所需的發展方向,打造理想的工作團隊需要學會設定團隊期望值並進行溝通。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建立一個高效合作的團隊能夠促進創新,提升工作效率,並最終推動企業實現商業目標。因此,團隊協作課程成為了企業培訓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本文將深入探討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團隊協作的5大策略。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Thumbnail
不論處於什麼職位,總會需要帶領新人或團隊,到底該如何做,才能讓團隊一起茁壯成長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